三、媒介融合時代廣播電視提升輿論引導能力的途徑
(一)宏觀提升策略分析
首先,在媒介融合的語境環境之下,要建立、完善法律法規,從法律的角度為廣播電視媒介機制的發展提供依據,為輿論引導能力提供根本保障。具體來說,就是要強調政府和市場兩方面共同作用,以《廣播電視法》為核心,補充地方政府的規范性文件,形成類別齊全、和諧一體的法律體系,實現政治性引導和經濟性調節的高度融合。
其次,在保証節目品位層次和內容多元化以及符合道德標准的基礎上,對廣播電視的節目類型適當放寬,充分借鑒新媒體報道形態的多樣化,鼓勵不同聲音之間的交流和討論﹔並且在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實現廣播電視的產業化發展,轉變傳統觀念,構建並實施全媒體戰略。
再次,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廣播電視要堅持以“內容為王”為發展宗旨,進一步實現制播分離,將市場力量引入到內容生產的制作環節當中,將廣播電視節目放置在互聯網的產業鏈當中,提升節目的創意水平﹔並且積極構建品牌化的經營戰略,以核心特色節目內容為依撐,實現盈利模式的創新。
(二)中觀提升策略分析
首先,在媒介融合時代背景當中,要想提高廣播電視的輿論引導能力,應該從完善區域化傳播和實現跨區域整合傳播兩個方面作出努力。一方面,可以以社會的物質性和文化特色為基礎,設計出符合受眾需求的傳播內容﹔另一方面,全面把握制度壁壘和產權不清兩方面的實質矛盾,成為區域范圍內的輿論引導者。
其次,要認清廣播電視技術落后與新媒體科技領先的現狀,積極構建在大數據和雲計算等技術支持下的新媒體聯動,實現內容設置的社交化、移動化和視頻化。一方面要建設自身的廣播電視網,為“台網互動”的實現提供可能﹔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移動設備客戶端,爭取到網絡競爭中的話語權和主動權。
再次,在媒介融合的條件之下,提升廣播電視的輿論引導能力,也要保証受眾的媒介素養得到提高。從國家和社會的層面來看,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對受眾進行媒介素養的教育,將其納入到學校教育課程當中,實現社會、學校、家庭教育結合的體系﹔從受眾自身來看,在接受信息、發布信息以及傳播信息的過程中要堅持獨立思考和真實性的原則。
(三)微觀提升策略分析
首先,廣播電視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就必須對自身的節目進行創新,不斷提升節目的內容質量,充分利用平台整合的優勢特點,通過發展融合新聞、數據新聞,打破媒體組織之間的行業壁壘,增強自身的實際競爭力,最終實現輿論引導能力的提升。
其次,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之下,廣播電視要想實現輿論引導能力的提升,就必須對自身的傳播技巧進行積極的改進。一方面,把握廣播電視自身發展的實際特點,堅持“新聞立台”的傳統原則﹔另一方面,要加強屬性議程設置,轉變話語方式,重視培養適應媒介融合環境的復合型人才,不僅要具有堅實的專業基礎,同時還要具有採、編、制技能,充分發揮廣播電視中名記者和主持人的意見領袖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各階層利益難以協調的當下,新媒體終端在社會大眾中的普及為大眾話語權的實現提供了傳播的渠道和平台﹔但是,傳播內容在不同傳媒話語場中進行擴散的過程中,由於群體之間的利益摩擦難以有效地協調,導致出現利益沖突,甚至背離等問題,迫使輿論引導必須要從廣度和深度兩方面實現變革。在新媒體環境的影響下,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必須要轉變戰略觀念,在技術上實現突破,充分利用優勢資源和固有地位,建立多元化媒介融合的輿論引導模式,在實現自身穩定發展的同時,積極應對全媒體時代的到來。
參考文獻:
1.喬保平,冼致遠,鄒細林.再論媒介融合時代廣播電視輿論引導能力的提升[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4(1):35-39
2.張晉華.媒介融合條件下廣播電視輿論提升策略[J].中國報業,2015(2):66-67
3.段鵬.媒介融合背景下提升我國廣播電視輿論引導能力的策略分析[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5(4):33-36,84
(作者單位:山東省沂南縣廣播電視台 來源:《視聽》2015年第12期)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