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中的问题与反思
1.实务课程重案例轻理论的理解误区
我国新闻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为:理论课程与实务课程分开,这和西方理论与实务相互交融的课程设置方式有所不同。
目前,国内的这种课程设置有其合理性,但也难免会导致教师产生理解上的误区。在新闻实务课程中,任课教师会有意识地忽视对理论本身的持续学习与关注,仅满足于从实务到实务,以介绍方法和结合案例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来的问题就是,实务课程渐渐忽视了理论视野的深度与广度。
就好比在“新闻写作”类课程中,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依然是以简讯、消息、通讯、深度报道等体裁分类方式来介绍新闻的写作,但是在业界广泛出现的“小说化新闻”“散文化新闻”,已经引发了学界对“叙事新闻学”的思考,以及对西方“新新闻”理论的研究。在写作上,这类偏重于“以小说化呈现非小说化细节”的新闻作品,通过呈现尽可能多的事物名称、细节、场景等要素“重构了一种更为真实的叙事景观”,然而,这种完全不同于传统体裁分类标准的“新新闻”写作,自然难以按“规则”置入课堂教学中。
再如,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强调用精确的数据、概念来分析新闻事件的“精确新闻学”与“计算机辅助报道”(Computer Aided Reporting,简称CAR)共同完善了这种强调数据的新闻报道形式。但是,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本世纪初大数据这种信息技术的勃兴,依托庞大数据分析形成的新闻报道写作模式一改“精确新闻学”中计算机的“辅助”地位和媒体可利用数据资源的有限性,而是将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中的所有数据都囊括在内。例如,一家美国公司Narrative,运用Narrative Science算法,约30秒就能够撰写出一篇新闻报道。“2011年该软件通过收集相关信息写出了大约40万则关于少年棒球联盟的新闻报道。”[7] Narrativ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CTO)克里斯蒂安?哈蒙德(Kristian Hammond)认为,“未来机器生成的新闻将占到媒体新闻的90%,并且在未来5年之内,这样的新闻有可能获得普利策新闻奖”[8]。由此可见,以数字或图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计算机辅助报道”模式显然已经过时,计算机之于新闻传媒的关系已经从“辅助”变成了“基础”。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新闻教师选择当下的新闻文本作为案例来佐证传统写作方法时,其吻合程度必然有所降低,各种矛盾现象也难以自圆其说,20世纪80年代甚至60年代的所谓“经典”新闻案例依然活跃于新闻实务课堂中的尴尬现状,事实上,是忽视自身理论素养提升的教师为了规避现实矛盾的一种无奈之举。当然,传统经典新闻作品固然具有被传承的价值和生命力,但如果一味回避当下,既难以调动这一代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新闻研究的提升。这个问题对教学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一方面,作为教师,如果认为教授学生传统的新闻采、写、编、评,就能够帮助他们尽早进入行业,尽快上手工作,那么这无异于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所培养的专业人才也只能被称为新闻“工匠”,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人”,并且这种技能型的“人才”由于缺乏后劲,很快就会被行业淘汰。另一方面,理论本身也是变化的,对理论发展关注有限的教师,自身也无法对变化万千的社会现象做出理性的分析判断,直接的恶果就是导致学生认为新闻实务课程肤浅机械,乃至学生难以将理论与实务有效结合,最终,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在无形间被进一步曲解和放大了。
新闻学的传播本质告诉我们,在信息成为新闻被传播的全过程中,实务与理论,根本上就是交融的。脱离理论讲实务,就好比只教技能,不教原因;只知其事,不晓其理。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