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6期

以“成见”解析英剧《神探夏洛克》

陈雪薇

2014年06月10日14:05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神探夏洛克》是由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在2010年出品的系列迷你电视剧,是在忠于阿瑟?柯南?道尔爵士所著的《福尔摩斯探案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定改编,将故事从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顺利转换到21世纪现代大都市的伦敦。BBC版的《神探夏洛克》成功的地方就是以“成见”作为“诱饵”和“伏笔”,从前期到中期再到后期,从制造“成见”到积攒“成见”,最后到利用“成见”,步步为营,顺利提高了该剧的收视率以及在观众中的影响力。

关键词:英剧;成见;BBC;《神探夏洛克》

2010年7月25日由英国BBC电视台拍摄的迷你电视剧《神探夏洛克》在BBC1台及BBC高清台首播,该剧又于2012年1月1日推出第二季,如今万众期待的第三季将于2014年新年期间回归BBC1台。该剧讲述了在21世纪繁华热闹的伦敦大都市中,大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和他的得力助手约翰?华生所经历的一系列历险经历。

据BBC官方统计,在《神探夏洛克》第一季播出的时候,就创造了平均每集700万的收视率,而在第二季第一集首播的当晚,其收视率,不包括BBC iplayer的网络直播就有875万,最高收视点更是达到了952万,占总收视率的30.9%,当第二季的第三集全部结束之后,《神探夏洛克》隐居BBC收视率第一的位置,并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海外播放权。而英国《每日电讯》更是把“历史上最伟大的20位福尔摩斯”的榜首荣誉送给了该剧的主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这样傲人的收视记录让中国电视剧望尘莫及,但是仔细分析这样高收视率的背后并不是偶然造为之,而是通过若干的“成见”所造就的辉煌。笔者将用传播理论中的“成见”来解析该剧的成功和对我们国内电视剧的启示。

一、关于“成见”

“成见”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在美国著名的记者、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当中提出来的。李普曼认为,人们在认识公共事务的过程之中,往往会依据“自身所处的地位和观察习惯”“按照我们的文化所给定的我们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1]”换句话说,在接触一个新的事物的时候,我们会对其进行一个评估和预期,将一个未知的事物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具象化和简单化。

“成见”的产生在于,我们身处在社会大环境之中,会受着周围的环境以及自身背景的影响,在各种文化环境的熏陶之下,我们产生了一些固定的认知方式和理解模式。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成见”,而“成见”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并且无法被摒弃和消除的。在一定程度上“成见”所代表的是我们自身的意识以及价值观。再者,“成见”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植根于我们的意识和想象的,也就是说带有一定的模糊性或者有时候会与真实的世界相偏离,甚至有些时候会变成偏执。但是,“成见”对于我们认知我们所不熟悉和未知的事物之时,它是能够起到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到简单的作用,更有利的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可以说它是一条捷径。

“成见”的表现形式并不是中立的[2]。有好、有坏,也可以被植入,被改变甚至是被利用的。“成见”就像是一块有色玻璃,由于人们身处的环境和各自的素养以及文化背景都不相同,每个人透过这块玻璃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景象和结果,对未知事物产生出的看法也是不一样。当“成见”与外来现实情况相遇之时,如果现实情况优于“成见”,则旧的“成见”被新的“成见”所替代和改变;如果现实情况劣于“成见”,则原有的“成见”在认清现实以后,将自我修订并且进一步完善,作为下一次的经验。

李普曼是站在传播学角度并在1922年提出和阐释“成见”的概念,并且之后的传播学家们一直沿用这个理论解释关于媒介、受众、环境等传播学问题。在如今,这个理论依旧适用。甚至在某些时候,利用“成见”还能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二、《神探夏洛克》和“成见”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经验与成见发生矛盾,则两者之一就有了麻烦。[2]”而《神探夏洛克》不仅利用了人们的经验,还利用了人们的“成见”,并且成功植入有利的“成见”,使自身赢得最大的收视胜利。

(一)福尔摩斯制造“成见”

《神探夏洛克》改编自英国侦探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爵士所著的《福尔摩斯探案集》《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共有四部长篇及众多短篇:第一部长篇《血字的研究》完成于1886年,隔年与其它作品合集出版于《比顿圣诞年刊》。这部小说集跨越一个多世纪,销量和读者的数量与日俱增。

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2]。道尔最开始发表的《血字的研究》的时候,福尔摩斯这一形象并没深入人心,道尔在该篇小说中借助华生之笔对于福尔摩斯有如下的描写:“他身高六英尺多,身体又非常单薄,因此就显得格外颀长,他的目光深邃;他那细长的鹰钩鼻更给他的面部表情增添了不少机敏果断;他的下巴宽大突出,更显示出他是个非常有毅力的人。尽管他的双手总是沾满了墨水和化学药品,但动作却是灵巧机敏得超过常人。[3]”这是福尔摩斯第一次给读者的印象,也是第一次给读者制造和植入的“成见”。

在最开始的时候,福尔摩斯的形象在大多数人们预初的“成见”之中就是一个类似于警察的角色,但是在书中的描述以及读者们进一步的理解和了解中,不同的人们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在这期间各种不同的“成见”得以完善,甚至是改变,而这种种的结论就是福尔摩斯最初制造的“成见”所起的作用。随后道尔的第二部长篇《四签名》发表之后,大家开始对这位侦探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最终发展到狂热的追逐。这之中除了“成见”所起到的作用以外,充分引发读者的“兴趣”也是小说得以受追捧的原因之一。

在道尔接下来的创作之中,大侦探不断的从访问者中找寻有趣的案子进行调查和侦破,福尔摩斯的形象逐步深入人心。就在《最后一案》中,道尔让福尔摩斯和他的最大劲敌莫里亚蒂教授在莱辛巴赫瀑布上进行对决,从而双双坠崖一起葬身瀑布之底。但是,小说的读者们对这样的结局非常不满,当时有超过两万人取消订阅连载故事的《海滨杂志》,就连道尔的母亲也提出了抗议。而这点,便是福尔摩斯在人们心中制造和植入的“成见”所起的巨大作用。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好人,或者说是一个伟人,他的结局就应该是美好的。所以,在1903年,44岁的柯南?道尔终于在《空屋》中安排福尔摩斯归来,同时并完成12个短篇。这次回归将整个福尔摩斯的探案历险推向了一个高潮。 1917年结集的《最后致意》收录了8个短篇;1927年发表的《新探案》是道尔晚年最后一部作品,共12个短篇。此后柯南?道尔“安排”福尔摩斯到“英国南部乡间隐居,专心研究养蜂事业了。”到此,整个福尔摩斯的探案冒险结束了。但是,福尔摩斯制造和植入的“成见”并没有因此停止对人们的影响。

由于小说的故事背景充分结合了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背景,福尔摩斯的形象生动鲜明,真实可见:聪明、睿智、孤傲、自大、嘲讽人的时候让人想杀了他,思考时拉小提琴的样子又让人入迷等等的特点,让许多人都以为福尔摩斯是真有其人其事。就算是到现在,也有很多的“福迷”飞过大洋,不远万里来到伦敦的贝克街221B来找寻心目中大侦探所留下的痕迹。

小说中福尔摩斯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以至于之后众多的侦探小说和侦探剧都是以他为原型进行模仿和借鉴。至此,福尔摩斯不仅带来和制造了“成见”,而且将这个“成见”的影响力继续的不断扩大。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