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物塑造:散点式人物形象与青春群像
“青春片散文式的结构、冲突缓和的叙事节奏、感伤浪漫的情节设置在使人物具有群像色彩性,青春往往离不开几个元素,公敌、异性、懵懂、遗憾等等。但是影片不能依赖一个人来完成所有的元素,青春片不会像《阿甘正传》一样用一个人的命运来阐释主题,它往往依赖于青春群像。[4]”群像式的人物形象塑造的途径有两种,第一种是“公敌”的出现,来自外界的压力把人物凝结在一起,这种“公敌”也可以是象征性不可抗力的存在。第二种情况是给角色一个本身具有价值的“身份概念”,成功的青春成长类型影片中,主角所经历的与它们本身的身份,是和电影的整个情怀上融为一体的。很多关键的情节,都是在抒情、叙事、塑造人物三者的交汇点。《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有许多这种触人心弦的交汇点,例如柯景腾对沈佳宜故作老派的姿态不屑一顾,却在沈佳宜没有带英语课本的时候,伸出援手把自己的英语课本给沈佳宜,解除了沈佳宜的困境,自己被英语老师罚举凳跳。这是两个人关系转好的一个结点,沈佳宜开始对柯景腾有好感并帮助他学习,同时影片也将柯景腾外表不羁内心细腻的人物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处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塑造人物性格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较《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的人物群像凝聚力较弱,人物形象相对脸谱化,人物形象鲜明却不深刻,如木偶一般被导演提溜到荧幕前,演完一场戏再放在一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影片叙事角度问题,《致青春》不似《那些年》由主角柯景腾的视角来统领整个叙事,时而是全知视角,时而是女主角视角,时而是阮莞视角,时而是黎维娟视角,人物境遇在人物对话中展现或借助闪回等电影技法。这种混乱的叙事视角消解了角色性格与电影情节、电影情怀之间的关联。
四、导演风格:新晋女导演与文化嬉皮士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赵薇的处女导演作,《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九把刀的真实故事改编,也是自己导演的第一部长片。两部电影都是处女作,但是他们各自独特的视角一定会让影片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郑微的性格古灵精怪、活泼任性,郑微在确定对陈孝正的感情后纠缠不休,在图书馆郑微调皮乖张的向陈孝正宣布,“从今以后,你要是说不喜欢我,意思就是说,我喜欢你喜欢的不得了;你要是说,你烦不烦呀,意思就是说,你真漂亮……”很多观众看到的是“小燕子”的复活,或多或少都存在赵薇自身对郑微这个角色的投射。赵薇作为女导演,会在影片中体现更多温情和浪漫主义的元素。郑微与陈孝正的感情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时,观众从郑微的主观视角看到了脚上的一双水晶鞋,隐喻郑微终于如童话故事里面的灰姑娘一般得到了来之不易的爱情,郑微心中满心欢喜,雀跃不已。郑微与陈孝正接吻时背倚大树,周围萤火虫漫天飞舞,营造出一种唯美浪漫的童话世界。但是,唯美浪漫是女性导演呈现的一面,她的另一面就是多愁善感、缱绻柔情。电影突破青春电影固有的路线,把影片的结局推向幻灭的情结。整部电影主要是叙事各个主人公的爱情,但是每个主人公几乎都经历了忽视、背叛、抛弃,陈孝正自私自利为前程背弃单纯的校园爱情;郑微被陈孝正抛弃却也没有回应林静的感情;阮莞为爱赴约,生命和爱情却戛然而止;林静自私狭隘将父辈的错误投射到无辜的郑微上,又辜负施洁的一往情深;张开甘做配角懦弱地沉静在自恋的自我牺牲中……这种包含悲情主义色彩的结局绝不是九把刀会描绘的青春。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一个掺杂了很多元素的混合体——寄托了20世纪70年代末的这代生人的独特思维方式和人生观,同时又在爱情理解的层面,做出了和以往截然不同的阐释。从笔者的角度看,一方面,九把刀无论在原著小说里还是电影作品里,都流露出了浓重的自恋意味,例如沈佳宜问“你有没有听说最近的传说”,柯景腾会回答“我很帅这件事情已经变成传说了噢”,让人忍俊不禁。另一方面,他对于青涩的浓厚的学生时代暧昧情感的细腻讲述,又直指人心,就像是对我们往日岁月的真实还原。纯粹而炽热的青春回忆、极会讲故事的丰富想象力,并不算丰满的人生阅历、加之相对平白朴实的电影技巧,四者矛盾地结合在一起。
从以上四个角度分析,这两部青春片风格鲜明,具有各自的特点,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争论,无论是青春将至还是翩然而去的观众,都不大愿意用“好”或者“不好”等评价性词汇来形容青春纪实电影,只会用“喜欢”或者“不喜欢”等情感词汇来描述,因为这种群像式的电影会让观众或多或少找寻到自己的影子。内地和台湾的青春片或许可以相互借鉴,各取所长,促进青春类型片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蕾.台湾电影已死[N].21世纪环球报道·明星周刊,2002-11-22.
[2] 宗俊伟.青春电影的青春化叙述时态——以近期三部青春电影为例[J].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3(9).
[3] 孙慰川.写实主义影音风格:从缺失到建构和发展——论1950年代至今台湾电影影音风格的递嬗[J].艺术百家,2008(9).
[4] 孙慰川.当代台湾电影[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