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8期

探析《爸爸回来了》节目的受众心理

王一星

2014年08月05日08:04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2014年4月浙江卫视推出了大型明星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回来了》,此节目一经播出就有了较高的收视率,同时也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这档节目取得不俗成绩的背后,是对电视受众心理准确的把握。本文主要是对该节目的受众心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爸爸回来了;真人秀;受众心理

2013年,湖南卫视推出了首档明星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而大获成功。这一成功直接引领荧屏的亲子热潮,紧接着各大卫推出了多档亲子互动节目如《人生第一次》《好爸爸坏爸爸》《爸爸你好吗》《改造熊孩子》等,据统计2014年将有二十余档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凸显荧屏,2014年被称为“亲子年”。在这么多档亲子类真人秀节目扎推的环境下,浙江卫视推出的《爸爸回来了》突围成功,收视率一路飙升,收视份额也是越占越多。在节目好评如潮,引起广泛关注的背后是对受众心理的准确把握和分析。

1974 年,美国社会学家卡茨首次提出“使用与满足”理论。该理论认为,受众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体,他们基于某种心理需求的驱动来接触媒介和信息,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逐步使其心理需求得到满足[1]。《爸爸回来了》正是满足了某些受众心理才有这样不俗的收视表现。

一、求新心理

纵观这几年的电视荧屏,必然会发现当下的电视节目已经进入了泛娱乐化的时代,在娱乐化时代里,真人秀是一个重要因素。当今各大卫视的综艺节目进入竞争的白热化阶段后,这些节目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情感访谈类(《非常静距离》)、游戏娱乐类(《快乐大本营》)、相亲服务类(《我们约会吧》)、益智博彩类(《开门大吉》)等。明星亲子类真人秀的横空出世,给疲软的电视荧屏带了温暖与快乐。虽然《爸爸去哪儿》作为这类节目的先行者,但是侧重点是在旅行中孩子和爸爸通过各种各样的互动游戏来展现星爸萌娃的特点。而《爸爸回来了》是真实记录爸爸独自在家里带孩子的全过程。该节目的宣传统筹王征宇表示,该节目的唯一拍摄准则就是“妈妈不在家”。《爸爸回来了》通过展现爸爸在家独自带孩子的48小时经历,以星爸为卖点,以萌娃为亮点,以两者之间发生的碰撞为看点,开播之后的收视飘红,吸引了庞大的受众群,主要原因还是“新”。

1.新的节目主题内容。《爸爸回来了》是以妈妈不在家,真实记录48小时内,四对远离油盐酱醋茶的明星父亲在家独自带孩子的过程为主题,平时事业繁忙的老爸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也是频频出现趣事囧态。纪录片式的拍摄和剪辑在不断提醒观众进而弘扬那曾经被我们忽视的父爱。不同家庭的拍摄环境、全新的且风格各异的明星父子情、真实记录的录制方式等这些都无疑给节目的观众带来温暖有趣的视听享受。

2.新的节目制作包装。电视技术的进步使制作节目的手段日新月异,也不断促使新的节目的形态的出现,日韩节目里动漫卡通元素的应用也进一步影响了我国的电视节目。动漫卡通作为一项朝阳产业,凭借其独有的风趣幽默、浮夸搞笑、时尚动感等品质使节目的表现力更上一层楼。无疑也吸引了一大批儿童和青少年的视线。在《爸爸回来了》节目中大量运用了生动活泼、风格夸张、内容搞笑的动漫卡通元素,这些元素在节目的后期制作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如节目片头、片尾、字幕、配音、插图等。对于观众来说很新鲜,使他们能够在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享受节目带来的快感。

二、求真心理

最近几年电视荧屏上最不缺的就是真人秀节目,真人秀节目的热播让观众不得不怀疑该类节目的“真”,往往我们看到的电视节目都是经过编辑制作、精心筛选、修复美化后而出炉的,尤其对于一些有游戏元素的节目,提前布置和演练是必不可少的。观众在这样并不真实的电视环境下呆的时间长了,内心也越来越需要真实记录的节目的出现。那么点滴记录原汁原味生活的,以“人”为核心的电视节目呼之欲出。《爸爸回来了》作为一面镜子,在里面我们看到的是生活的真实,细节的真实、情节的真实、场景的真实,这些都极大满足了受众渴望看到真实感的诉求。

1.节目录制。首先《爸爸回来了》的摄制组在拍摄时采用的是无缝跟拍,贴身拍摄模式,在按下录制按钮的那一刻,节目组就已经做好了发生各种情况的预案,绝对不入境不干扰,一直不NG。其次,在拍摄四组家庭的拍摄团队、设备上也是体现了人力物力的高投入,每个家庭都有充足的工作人员在跟进拍摄,摄像机也是360度无死角的隐藏于家里的各个角落,“无角度的贴身拍摄”让很多摄像师不是伪装在客厅搭的帐篷里,就是用物体遮盖住自己的身体只露出镜头,这些都是为了保证小孩子不会在看到摄像机后表现不自然、不真实。最后,海量素材的后期剪辑是一件工程量巨大的任务,呈现在观众面前的那90分钟节目真的在上万分钟的素材里精剪形成的,同期声和实况记录让整个节目更加真实动人。

2.细节内容。在节目里,我们可以很随意的发现这些星爸萌娃真实情感的流露。在节目刚开始时,妈妈都要离开家,在看到妈妈装行李的时候,“萌神”奥莉和“女汉子”小甜心都表现得很贴心,帮助妈妈收拾东西,奥莉还帮妈妈把行李箱拖到门口,她们单纯的内心没想过妈妈会离开。她们的所有举动都是为了帮助妈妈,在妈妈走出家门的时候都异口同哭起来。星爸们的表现也是流露的太真实,甚至有点让受众难以想象,比如贾乃亮在带着小甜心逛超市的时候,突然便便的女儿,让“乃爸”束手无策几秒后,随机抄起身旁的鞋盒充当“临时厕所”。日常生活上也会突发这样的事情,身为时尚明星的贾乃亮这急中生智不是谁都能想到的。老爸们的囧态百出,萌娃们的搞怪可人,每一个表情和动作都是他们内心真情实感的体现。

三、参与心理

参与心理是观众观看节目的时候都会有的一种特殊而隐秘的心理状态。任何一档受欢迎的、好看的电视节目都可以激发潜伏在观众内心深处的参与意识,让观众在这个过程中情感得到释放和宣泄,进而获得感情上的释放和精神上的满足。现在的电视观众已经不满足于被动的传播接受,他们要求积极参与节目、享受其中乐趣。《爸爸回来了》就是通过多屏的互动来满足观众这一需求的。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等开启同步直播互动,观众通过这些屏幕观看节目、跟进节目动态,同时可以在视频网上发帖留言、通过微博微信、短信、新闻客户端、贴吧论坛参与节目讨论,如吴尊在节目中直播了微博访谈,认真的回答了微友们的每一个问题;节目中会在屏幕下方滚动播出观众留言,让大家一起享受参与节目的快乐。

四、怀旧心理

在西方,怀旧(nostalgia)是一个复合词,源自希腊文中nostos(返乡)和algos(痛苦)的组合,字面意思是因为思慕家乡而引起的痛苦[2]。20世纪西方学者对怀旧有了重新的认识,即对过去的情感体验,多与快乐的童年时光、温暖的过去相联系,作为一种正面的情绪被人们广泛认可。

《爸爸回来了》正是抓住了受众的怀旧心理和对过去的情感体验,通过明星父亲给孩子做饭、洗澡、带孩子玩耍等,父亲独自照看孩子的饮食起居这一系列的日常活动来感召观众内心里那叫做童年的小宇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节目中的内容或多或少都会跟自己的童年有重合的地方,比如王中磊发现威廉面对小狮子有些胆怯时,鼓励他说:“勇敢过去摸摸它,我给你们拍照,回去就可以跟大家炫耀说你跟狮子合过影啦”这样的一句话我们小的时候去动物园也曾经被父母这样鼓励过。看到奥莉、小甜心、neinei、威廉他们的无忧无虑、天真活泼被无微不至的被关爱,观众情不自禁的就会回忆起自己小时候,这是几乎所有人对于童年的认可。这样具有普遍根基的怀旧式情感体验,无疑是扩大了收视群体,增加了节目的收视率。

五、好奇和窥私心理

好奇心理是人们自然地对某一对象关注和感兴趣的一种心理指向。他们对四周的环境充满好奇心,对神秘的、未知的、不可测的事物心驰神往[3]。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都暴露在镜头之下,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人的好奇心和“窥视欲”是性本能的体现,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尤其对于那些明星来说,我们偷窥的集体更多的是明星们,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公众影响力,观众对他们的私生活,也就是荧幕背后的真实的那个人更感兴趣,更有好奇心。

《爸爸回来了》是华谊兄弟执行总裁王中磊第一次参加综艺节目,他也说这也是最后一次,儿子暴露在荧幕上,家庭和日常生活暴露在镜头下,充分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刚承认不久已结婚并已为人父的男神“吴尊”就带着自己已经快四岁的女儿neinei参加了节目,毫无疑问这极大的满足了大批女粉丝的好奇心和窥私心理;还有贾乃亮和李小璐爱情的结晶小甜心;体育明星李小鹏和自己的女儿奥莉;这些星爸带着萌娃首次暴露在公众面前,满足了受众对明星家庭的好奇和窥私心理。

六、偶像崇拜心理

偶像崇拜由来已久,意思就是希望自己能羽化成自己崇拜的对象,获得和对方一样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实质就是对自我的心理寄托和行为替代裁体的迷信。

《爸爸回来了》的明星资源这一大优势很好的吸引了受众的眼球,“全民男神”吴尊、“温柔男神”贾乃亮、体操王子李小鹏、总裁老爷王中磊,同时,在节目中还有各种大咖“乱入”,如刘德华、林依轮、孙杨等,这样的明星配置兼顾到了各个层次的观众需求。通过明星老爸们挑战“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真实记录他们带孩子的日常生活过程,这鲜为人知的一面让受众在电视机前看到,或为他们出色的表现高兴喝彩、或为他们的囧态尴尬着急。电视机前观众的感同身受更加巩固了自己的偶像情结,从而增加了节目对受众的黏合度。

七、结 语

电视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对观众的生活影响深远。电视节目的不断发展一定要以受众为本位,全方位、多角度的去研究受众,看看观众现在需要什么,从而做出满足受众情感需求和视听需求的好品质、高质量、易接受的电视节目。受众的心理需求在直接关系到收视率,在节目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占了极其重要的分量,根据电视节目制作原则中的效益原则,受众紧握着电视节目的生命线[4]。《爸爸回来了》的成功播出无疑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也为以后这样类型的节目发展提供好的借鉴。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薛婧,黄希庭.怀旧心理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4).

[3] 李楠楠.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J].东南传播,2007(8).

[4] 向碧霞.真人秀节目长盛不衰的奥秘—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及发展对策[J].青年文学家,2013(8).

分享到:
(责编:董慧(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