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4年第8期

微电影的传播价值解析

陈晓伟

2014年08月26日08:54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摘要】微电影作为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兴媒介,有三个方面的传播价值不容忽视:第一,微电影的艺术价值——对电影创作的实验性探索;第二,微电影的社会价值——对哲学命题、社会话题、人生问题的深刻表达;第三,微电影的经济价值——对广告产品价值认同感的建构。

【关键词】微电影;电影;传播价值

微电影,从真正意义上的诞生,至今不过4年的时间,在人们还没厘清它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时,它已经以迅猛之势占领了各大网络媒体及电视媒体,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不断创新着它的制作理念和表现方式。有人认为,微电影仅是新媒体时代昙花一现的媒介现象,也有人认为,微电影最终会像电影、电视一样成为成熟的传播媒介或者产业而得以永存。但无论怎样,微电影的发展势头没有因为任何争论而减弱,各营销公司、视频网站、学生团队、民间团体力量的加入和不断出现的新作品一起丰富并拓展着它的内涵和外延。

那么,微电影热潮的背后凸显的是什么样的传播价值呢?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中,微电影三个层面的价值颇值得一提。第一,微电影的艺术价值——对电影创作的实验性探索;第二,微电影的社会价值——对哲学命题、社会话题、人生问题的深刻表达;第三,微电影的经济价值——对广告产品价值认同感的建构。本文从这三个层面对微电影做深入解析。

一、微电影的艺术价值:实验性

在当前错综纷繁的微电影创作形态中,我们大致可将其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广告为核心的定制类微电影,另一类是以表情达意为主的叙事(或非叙事)类微电影,而后者更接近于电影的内核。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常规电影的“微”形态。与常规电影规定性强、意义相对固定的特点相比,微电影在选择题材、建构文本、建构意义方面,都有着相当的开放性,因此,与常规电影相比,它具有更强的创造力和实验性。这种实验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作观念的实验性;二是表现手法的创新性。

(一)创作观念的实验性。在世界电影历史变迁中,从卢米埃尔兄弟的纪录短片到蒙太奇学派,从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到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创作观念始终是变动不居的。尽管如此,常规电影尤其是商业电影的创作依然有共性的规律可循。比如,注重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线性叙事结构;塑造鲜活生动的人物角色;讲述流畅、易懂、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故事等。微电影的实验性在于它可以打破常规。

以微电影《After Ego》为例。这部被称为“国外心理短片”的微电影并没有讲述任何完整的故事,片中出现的一切都仿佛是具备多重含义的隐喻符号。一个穿着褴褛白色衣裙的女人,浑身涂满了斑驳的鳞片似的白色涂料,像生物一样爬行在空洞、同样具有斑驳墙壁的房间里。另一个穿着红色裙子的女人,妖娆而浓艳地在同样的房间里昂扬行进。白衣女子从一个房间爬行到另一个房间,仿佛在寻找什么,表情警觉,充满好奇;红衣女子翩跹起舞,舞动着一段一段的红色布条。白衣女子发现了一段红色布条,红色布条将她围成一圈,她将脸庞埋在揉搓的红布里,痛苦而犹疑,最终她猛地将布条撕成两半,发出一声吼叫,随着这声吼叫,红衣女子倒地身亡,飞舞的红布埋在她的身上,只露出她的脸。画面淡出,影片结束。

这部4分10秒的电影短片,充满了多种解读的可能性,它可以是现实与梦想之间关系的一种隐喻,也可以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本我与自我之间关系的一种隐喻。当观众没有从中得到一个完整的故事的时候,却在抽象的影像符号中感受到一种情绪,这就是这部作品的价值所在。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张惠丹(实习)、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