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证实传播事实。人类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大多是通过耳听、眼见、身临其境这三类接触的。这三种接触等级一级比一级真实,一级比一级可靠。在电视语境中,耳听主要靠语言符号,眼见主要靠非语言符号,但二者的结合就形成了身临其境的第三类接触,这种接触能够获得受众对传播事实的信任度。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观众眼见的非语言符号的传播证实了耳听到的语言符号的传播。其实大众传播学一直有一个观点,认为非语言符号的传播比语言符号的传播更为真实可靠,因为人们往往能通过意识控制语言的表达,但却控制不了非语言信息的传播。所以在电视语境中,要想强化信息传播的真实性,非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的结合必不可少。
(三)互为补充。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在传播过程中都有一些弱势,需要对方的补充。非语言符号不擅长表述逻辑关系,不擅长阐述复杂的前因后果,但在具象信息的传递上更具优势;而语言符号恰好对非语言符号所不擅长表现的内容更有表达力度。二者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需要彼此的配合。
但是符号表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意义表达一致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结合表述会提高受众的接受度,而当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相背离或者联系不紧密时,也同样会削弱信息的有效性,并让受众产生不适感。
四、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在电视语境中的改变
客观而言,这种改变,更多地发生在语言符号身上。语言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传播符号,对于大部分的大众传播媒介而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语言符号占据传播与表达的主导地位。
在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之前,人类在使用语言符号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就已经注意到了非语言符号在其中产生的作用。“百闻不如一见”,虽然传播的主要符号是语言符号,但是人们更愿意相信眼见的非语言符号所传递出的信息的可信度。同样,在人们的生活中,人际传播语言符号的使用也明显考虑到了非语言符号对其产生的补充作用,出现了省略指代的语言符号使用规律。
大众传播媒介出现之后,见于报纸、杂志、广播等媒介中的语言符号的运用往往只涉及一种接收通道,即纯粹的看或者纯粹的听。这就使语言符号的使用非常完整并且规范,它需要独自承担起全部的表述意义的任务。
电视的出现,让语言符号的使用再次出现了一个新的语境,既有人际传播语言符号使用中的不完整性特点,又有大众传播媒介语言符号使用中的规范性特点。语言符号的表达在电视语境中和非语言符号发生了碰撞,从而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一)语言符号的使用往往更注重考虑引导受众对非语言符号的关注。在电视传播过程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内,业内都在争论信息传播过程中到底是画面为主还是声音为主。不论争论的结果如何,都证实了一点,就是电视的传播需要考虑两者之间的叙述比重。中国传媒大学的徐舫州教授在讲述电视解说词写作时,曾经指出这样一条规律:概括而言就是在电视语言符号使用中,需要有一个潜台词,那便是“请看画面”。在电视这种视听语境中,语言符号叙述中的一些有效成分被非语言符号给替代了,如果再用语言符号来重复叙述,就会产生符号的无意义叠加。所以,在电视语境中,语言符号变得不那么细致和具体。
例如:“大批民众围在警戒线外,打出‘欢迎连战回家’横幅,期待着连战的到来。”
“不少北京民众早早就守候在老舍茶馆外,甚至有人还拉起横幅,表达心情。”
上面两种表达方式中,第一句是报纸的表达,第二句是电视的表达。在电视新闻中,横幅的具体内容被非语言符号替代了,这就是语言符号在电视语境中对非语言符号的尊重,让非语言符号承担了具体而细致的描写。
(二)代词被大量使用。这其实也是语言符号在引发观众对非语言符号关注度过程中的一种具体体现。语言符号中的代词和非语言符号中的画面传递的是相同的信息和意义。语言符号中的大量代词其实也和电视语境的出现密切相关,因为电视语境满足了受众看的通道和听的通道同时作用的需求。代词的使用频率在电视语言符号表达中非常常见,并成为不可替代的一个特色。
例如:“这是以中国传统功夫闻名天下的嵩山少林寺。”
“这就是小武僧。”
“别人都叫他小黑。”(选自电视片《少林小武僧》)
上面三句话是在电视表达中经常出现的方式,用代词来关联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既省略了信息传递的重复性,又明确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三)语言符号的叙述特点和叙述模式发生了改变,具体表现为思维的跳跃性和语言符号的省略性。在传统的语言符号使用过程中,它自身会组织整个叙述结构,语言符号的运用有严格的起承转合,有严谨的逻辑关系。而在电视中,语言符号的表达似乎变得不太连贯和不太具有逻辑性。
例如:“丁村,这个中原最古老的村落,谷物加工的历史已有上万年。附近曾经出土过中国最古老的石磨,证实了这一点。擀面,是中原女孩子在成为女人的成长中,必须要掌握的生活技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主食的故事)
从丁村到擀面,具有语言逻辑上的跳跃性,但二者的结合是通过画面等非语言符号连接的,它们中间的段落停顿并没有体现在语言符号表达体系中,而是通过非语言符号完成的语句和段落的起承转合。
(四)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在电视表达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意义的指向性差异,但却能给予受众新的理解。这指的是在电视语境中,语言符号的传递信息是A,非语言符号的传递信息是B,但它们同时出现在相同的时间段,虽然各自意义不同,但却矛盾统一在两者的结合中,传递给受众新的意义。
比如在电视纪录片《筑梦2008》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让人印象深刻:小运动员乃若愚因为伤病不得不卧床休息,暂停一切训练与比赛,而她的室友们却在打包行李准备参赛。编导在表达过程中采取了这样的编码模式:
A语言符号信息是:记者问:“你喜欢体操吗?”江钰源答:“哎呀,也不是喜欢,体操有的时候太累了。但是可以先有苦,再有甜。”
B非语言符号信息是:运动员乃若愚在床上看一本书,听到对话,烦躁地将书合了起来。
从表面看,A和B的信息是差异性的、不对等的,但是这种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组合却能够使意义的传递更有深度,它已经不是简单地在强化A或者B的信息,也不是在配合语言表达中的跳跃性,而是产生了新的意义指向,而且这种意义指向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配合下更有内涵,更易打动观众产生新的思考,能够满足观众想到却表达不出来的情感理解。
五、结 语
传播学者梅洛维茨提出的“媒介本身就是一种环境”的观点在电视这种媒介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视在它的传播过程中对人际传播特点的引入与深化,使它所使用的传播符号紧密联系并互相影响。电视的语言符号表达必须考虑电视语境下电视修辞的特点,它不是以电视的单位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它研究的是电视语言的整体意义和表达效果。[6]正因为此,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在电视语境中才有了上述特点,并深刻影响着信息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毕一鸣.广播电视语境和适应性语体[J].新闻知识,2004(7).
[2](法)约瑟夫?房德里耶斯.语言[M].岑麟祥,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0.
[3]朱阿强.电视新闻节目也要讲故事[J].新闻爱好者,2012(6).
[4]黄匡宇.当代电视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06.
[5]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M].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0.
[6]王晴川.电视新闻作品的语言艺术和修辞[J].新闻爱好者,2012(9).
(作者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