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6期

周報的生存之道:借圖片專題抓新聞第二落點【2】

——《泉州廣播電視報》新聞圖片採編工作的幾點思考

陳紫玄

2014年06月11日10:10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二、精雕細琢,老照片也能派上大用場

當前的新聞競爭,已經從過去的以拼搶時效為主的“第一落點”的競爭,開始向新聞資源深度開發為主的“第二落點”轉化[3]。泉州獲評“東亞文化之都”后本報的一個相關圖片版面,就較好地闡釋了這種變化。

2013年8月26日從北京傳來消息,泉州市從我國蘇州、杭州、黃山、青島、濟寧、武漢、桂林、西安和咸陽等十個入圍城市中脫穎而出,與韓國光州和日本橫濱共同成為首屆“東亞文化之都”,“東亞文化之都”評選是中日韓三國共同發起的多邊性文化活動,泉州的當選自然成為本地媒體報道的頭等大事。然而,由於種種原因,現場的文字、圖片資料極為有限,怎樣報道這一重大事件成為擺在本地媒體面前的一個緊迫課題。很快,本地媒體紛紛推出專題介紹泉州的各種文化遺存——南音、梨園戲、提線木偶••••••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

新聞時效上沒辦法和日報比,能否用圖片做個專題?在報社領導的建議下,我陷入沉思:再用反映泉州古老文化的照片誠然是最安全、穩妥的方式,但這樣做豈不是和本地的日報雷同?“東亞文化之都”的評選具有國際意義,是否該脫離“一定要反映泉州古老文化”的藩籬而多點國際化的眼光?“眼光”,對啊,這幾年有不少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名人來過泉州,我有他們的特寫照片,突出他們的眼神,因為他們看到的就是泉州••••••眼前豁然開朗!經過一個通宵的圖片庫搜索,我找出了19位在國際上頗具影響力的名人在泉州的特寫照片,最后舍棄“同類項”,精選了在各個領域最有建樹、與泉州最有淵源的代表,如祖籍泉州永春的著名詩人余光中,祖籍泉州的國際知名藝術家蔡國強,德國知名學者、《走近泉州》作者恩勒特,NBA“夢一隊”著名球星德雷克斯勒,國際影星章子怡,以及泉州國立華僑大學客座教授、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戴維?格羅斯等,涵蓋了文化、藝術、體育、科學、娛樂界。

想法是有了,可版面出來后卻總覺得缺了點什麼。細想,國際名人關注泉州,泉州呢?雖然拍攝者知道這些照片是他們在泉州的留影,但讀者不知道,在畫面中心加入泉州元素,讀者立馬就明白了。經過與報社總編、副總編、美編的討論,最終,版面中心我們挑選了一張泉州標志建筑東西塔下民間高甲戲藝人進行表演的照片,沒有搭建戲台的平民高甲戲,不正說明泉州的文化之根早已深入每個人的內心嗎!為了不喧賓奪主,突出人物臉部特寫,美編對這張貫穿版面內容的圖片進行了虛化。好事多磨,就在大家以為這樣就可以的時候,有人提出,既然有視覺中心,可否讓每個人的眼神都指向這個視覺中心?此時已是晚上10點多,距離傳版到印刷廠的時間隻剩2個小時,但好的創意如果沒有完美展現豈不可惜,於是,大家趕緊從前一天初選的照片中進行重新選擇,替換掉一些雖構圖完美卻不符合版面預期的照片••••••事情到這裡還沒結束,最后,在總編建議下,我們又加入了這些名人對泉州的評價,圖片專題終於大功告成。最終,這個圖片版被從內頁移至封底,成了當期報紙的“門面”。

當期報紙出來后,這個版面得到了很高的評價,而通過這一次的磨合,也讓大家明白了一個道理:用圖片專題抓新聞第二落點,不僅需要有好的創意,也需要整個採編團隊群策群力,更需要精益求精的雕琢,符合這些,即使老照片也能煥發生機。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