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普法欄目劇作為近幾年電視熒屏上炙手可熱的一種節目類型,吸引了法律專業人士和大量普通民眾的高度關注。以中央十二台《普法欄目劇》為代表的法制欄目劇在公眾的普遍稱譽中收視率不斷刷新,不僅在電視業界開辟了一種新的成功案例,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社會普法的效果。然而以傳播法律知識為宗旨的普法欄目劇由於沒有學理上的指導與支撐,其普法效果究竟如何鮮有人知。本文通過對相關概念的釋析以及對典型節目的文本分析,客觀的呈現普法欄目劇的發展現狀,並著重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
關鍵詞:欄目劇﹔普法欄目劇﹔內容分析
一、理論研究背景
欄目劇是普法欄目劇的母體,普法欄目劇是欄目劇的一種特殊形式,因此要想全面理解和把握普法欄目劇的概念就要先從欄目劇入手。
我國最早的欄目劇是1994年重慶衛視的《霧都夜話》欄目,但是學界關於欄目劇是從何而來這一問題卻說法不一,以郭慶為代表的學者認為欄目劇脫胎於電視單本劇,而以項仲平為代表的學者認為欄目劇的前身是情景喜劇,由英達最早引入[1]。
二、研究框架
(一)研究樣本選擇
通過對全國各大衛視以及地方電視台節目單的梳理、實時收看、反復甄別,我們篩選出在播的電視普法欄目劇節目表(如表1所示):
(二)研究對象及其過程
綜合考慮各節目播出的質量、播出平台、業界的美譽度和獲獎情況等因素,最終選擇央視的《普法欄目劇》《經濟與法周末版》《法治編輯部》、廣西衛視《警戒線》以及山東衛視《道德與法制》為研究的節目樣本。
根據人類的記憶曲線在考慮我們研究的時間,我們將節目的樣本選擇范圍規定為2013年7∼10月之間,任選其中兩個月的節目(視具體欄目播出情況而定)作為節目樣本,進行定量分析,得出法制節目編碼表。根據編碼表中的各個變量,主要就題材以及節目涉及的法律知識點進行再次分類。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