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奇妙的朋友"被指傷害動物 芒果台回應已培訓藝人

吳立湘

2015年03月02日07:03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喂食長頸鹿比較危險微笑的猩猩是在恐懼?

  節目已經從草原上的動物轉為海洋動物,而明星們與動物的互動究竟會為動物帶來何種影響呢?

  萌萌噠的小猩猩,會倒立的大象,離別時充滿淚水的海獅……湖南衛視熱播的動物真人秀節目《奇妙的朋友》自開播以來,收視飆升的同時,既引發了“動物愛好者”的追捧,也被“動物保護者”質疑“傷害動物、錯誤示范”。對於網友抵制呼吁,國家林業局官方微博此前進行了轉載(截至發稿時抵制微博已被刪除),國家林業局新聞處的一名工作人員証實,轉載是為網友的觀點“點贊”,但並不意味著馬上會對節目採取措施,國家林業局會一直關注。對此,湖南衛視工作人員表示:“拍攝前我們已經對藝人進行了嚴格培訓,始終在資深飼養員的指導陪同下工作,只是由於節目播出的時間限制,大量前期培訓鏡頭未能呈現在觀眾面前。”不過對於這種說法,聚集了大量動物學者、動物保護者的果殼網主編徐來認為:“無論明星和動物的接觸多麼小心謹慎,這種拍攝肯定會影響動物。”

  為此,記者也查閱了進化人類學博士生、鳥類生態學博士生等專家給予的資料,節目中的動物行為,在普通觀眾和專家眼中究竟有何不同呢?且看分析。

  1 猩猩的“認親”

    普通觀眾:揪心

  動物專家:殺兒

  在某期節目中,李宇春的任務是帶著從未見過爸爸的小黑猩猩Coco“認親”。但在相認中,Coco爸爸大發脾氣,向人丟水果、丟石頭,最終Coco被嚇得又抓又咬,春春忍著疼痛不停安撫著他,讓粉絲揪心不已。

  對此,進化人類學博士生“河馬叔叔”認為,這一段其實是“最不科學的”。雄性黑猩猩有兩個黑暗本能——懼外和殺嬰,“在黑猩猩群體裡,雄性很難知道哪個孩子是他的,他們會把不是自己生的小黑猩猩殺死(偶爾還吃掉),迫使沒有小猩猩的雌性和自己生育后代。”節目中,Coco爸爸並不認識自己的孩子,因此它的發狂實際上是:“想把這隻陌生的猩猩殺掉”。

  同時,節目中也多次展現了明星飼養員為了小猩猩操碎了心,不是外出去買衣服就是給它們撓痒痒,但“河馬叔叔”認為這兩個行為都是錯的:第一種行為純屬多余,“小猩猩在自然狀態下不需要衣服”,而且小猩猩還容易和無辜游客交叉感染疾病,流感肺結核埃博拉都可以相互感染﹔第二種行為則是誤解,“黑猩猩在自己身上抓撓,並不是真的痒,而是焦慮。這是學界用來判斷黑猩猩是否不安的公認指標,但節目組對這些信號無動於衷。”而在徐來看來,人類特別喜歡小猩猩的微笑,實際上,這也是錯誤的:“猩猩的表情系統和人類是不一樣的,“微笑”在猩猩眼中代表了恐懼,所以很多時候游客看到的微笑,其實是他們在擔驚受怕。”

  2 海獅的“離別”

  普通觀眾:感人

  動物專家:應激

  就在上周海洋王國的“匯報演出”中,胡杏兒離開海獅Susan時已經哭成淚人,此時Susan“貼心”去親吻胡杏兒,在拉近的鏡頭中,攝像機還清晰地捕捉到了Susan眼中的淚光,再配上煽情的音樂和“神字幕”。那一刻,觀眾很容易被“海獅的通人性”感動。

  不過這種情節徐來卻不認同:“不能站在擬人化的角度去看待和對待動物”。比如說眼淚,在徐來看來這不過是正常的眼部分泌物:“海獅的眼淚是一層在眼球表面形成的膜,這層膜起到隔絕海水保護眼睛的作用”。另一方面,海洋動物親吻、擁抱等在海洋館表演中常見的行為,在徐來看來也“主要是一種受訓后的應激動作,如果觀眾用人類的方式解讀它,十之八九就是錯的。”

  節目中曾經出現過倪妮訓練大象倒立的鏡頭,雖然這些訓練都是按照動物園訓練師的要求而做的,不過動物保護者非常反感,“很多動作是從小象開始,利用象鉤、繩索強制訓練出來的。”根據維基百科內容,“大象通過四條腿承重”,而小象從小訓練倒立時,是違背其自身的身體構造。

  3 給動物“送溫暖”

  普通觀眾:稱職

  動物專家:危險

  《奇妙的朋友》主打為“明星化身動物飼養員”真人秀,因此節目中有不少明星給老虎送肉、給長頸鹿喂草的鏡頭,在下期預告中,還有明星要去給大蟒蛇治病送藥。對此,節目組表示“藝人們在節目中做服務性工作,與動物的接觸都有飼養員進行專業指導和幫助。”不過徐來認為,雖然有著專業飼養員的保護,安全系數升高不少,但哪怕是看起來溫順的動物都有一定的危險:“長頸鹿其實是非常凶猛的動物,后腿是非常有力的,直接能把獅子踢飛。”

  有資料顯示,在美國每年斑馬咬傷的動物園管理員比被老虎咬傷的還要多。同時,各種鹿、羚羊都是“神經質動物”,它們膽子小,很容易受到驚嚇,蹄子和角也是很危險的。

  ■ 觀點

  保護不停關愛無罪

  對於徐來以及眾多動物保護者而言,《奇妙的朋友》這類節目最大弊端是擴大了“動物表演”可能性:“大眾很容易產生私養寵物的欲望,成了推動野生動物貿易的助手。”同時有研究指出,從小就被用於表演,而被剝奪和同類交往機會的猩猩,長大之后存在明顯的社交障礙。河馬叔叔就認為:“正常的猩猩會彼此理毛來建立友誼,也會交配來繁殖后代。但Coco和六毛這樣的猩猩演員,在長大(退役)之后很可能會變的孤僻和性冷淡。”

  據徐來介紹,國家住建部已於2013年7月出台《全國動物園發展綱要》,明確指出要“杜絕各類動物表演”。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則表示:“野生動物園建立的目的是科普,而不是傷害野生動物及娛樂。”常紀文強調,娛樂明星在滿足觀眾好奇心的同時,破壞了野生動物的棲息環境,不符合野生動物保護法目的。

  不過動物專家鄧學建認為:“任何正面宣傳都是有作用的,特別是明星作為公眾人物,參與關愛野生動物,加入保護動物的公益組織,無疑將影響更多的人。”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