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5年第1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范圍經濟視角下的媒體融合

——無錫廣電新聞中心的實踐探索

華琦

2015年03月09日13:40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摘要】 本文以無錫廣電新聞中心幾年來在媒體融合方面的實踐探索為例,從傳媒經濟學的角度,剖析范圍經濟視角下媒體融合的競爭優勢與面臨難題,並給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以期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啟示和借鑒。

【關鍵詞】 范圍經濟﹔媒體融合﹔無錫廣電新聞中心﹔實踐探索

新技術的不斷革新,逐漸打通了不同媒體間的技術壁壘,以互聯網、移動終端為代表的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沖擊日漸深遠。出於生存和發展需要,傳統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融合漸成潮流。

去年以來,媒體融合得到了國家高層的鼓勵和引導,不同傳媒機構之間或者傳媒機構內部的交叉、跨界、滲透和融合將全面加速。

無錫廣電集團幾年前就進行謀劃部署,辟新聞中心為試驗田,進行“前端一體,終端多元”媒體融合的探索實踐。本文試從傳媒經濟學的角度對此進行剖析,為其今后的健康發展及其他媒體的融合發展提供啟示和借鑒。

一、從規模經濟走向范圍經濟

作為一種客觀的經濟現象,產業融合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出現,從最初的3C融合,計算機(Computer)產業、通信(Communication)產業和消費電子(Consume Electronic)產業的融合,擴展到電信、廣播電視、互聯網以及其他信息通信業方面的融合,如今在金融、物流、能源乃至制造業等領域也初步展現。

與其他產業融合相一致的是,媒體融合的經濟動因,說到底是對獲得范圍經濟的現實期待。何謂范圍經濟?它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規模經濟。因為規模經濟隻產生於單一產品生產和經營規模的擴大,而范圍經濟表現在,單個企業生產兩種或兩種以上產品的生產成本,低於這些產品分別由多個企業生產的成本總和,它是建立在多樣化經營基礎上的規模經濟,體現的是多元化的思路。如果說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各傳媒機構做強做大,追求的是規模經濟,如今全媒體多元化運作,則是向范圍經濟要競爭力,以此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無錫廣電集團新聞中心的媒體融合採取的是有節奏、漸進式的步驟,改革分三步走:2009年,新聞中心從總編室剝離﹔2012年,新聞中心對新聞頻率、新聞綜合頻道、太湖明珠網的時政報道資源進行整合﹔2013年,新聞中心全面整合頻率、頻道資源,開始實體化運作。通過資源重整,部門重組,流程重塑,告別以往單門獨戶手工作坊式的生產和管理方式,形成“前端採集一體、終端發布多元”的現代傳播流程,以編輯部為核心,以全媒體節目部門為主體,依托“智慧無錫”、“@無錫博報”等新媒體群多點布局的融合型新聞傳播架構日漸成熟。

二、范圍經濟的競爭優勢

范圍經濟的競爭力有以下幾個來源:一是能夠獲得生產協同效應,如提高人員和設備的利用率,通過分攤間接費用和批量採購原材料等降低生產成本﹔二是可以獲得銷售協同效應,通過各個業務部門共享倉庫、廣告和商譽等,降低流通費用﹔三是可以獲得投資協同效應、管理協同效應等。具體來講,其競爭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生產成本優勢

主要表現為分攤固定成本、降低變動成本。分攤固定成本主要表現為分攤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從而降低單位產品的固定成本﹔降低變動成本,主要表現在降低採購成本、提高資源利用率等方面。

(二)差異化優勢

差異化是指企業提供產品的多樣性,包括質量、功能、外觀、品種、規格及提供的服務等,這種多樣性能使消費者認同該產品並區別於其他企業提供的類似產品。范圍經濟形成的差異化優勢特別明顯,差異化滿足了顧客多樣化、個性化、差別化的需求,也是企業尋求范圍經濟的出發點和追求的目標。

(三)市場營銷優勢

在內部建立的營銷平台上,利用原有的渠道銷售多種產品,還能更好地利用企業已經形成的品牌優勢,為新產品開拓市場,使消費者更容易接受,也對跟進者形成巨大的進入障礙。

(四)技術創新優勢

首先,對范圍經濟的理解和受益,使企業管理層對新產品、新工藝的開發更加重視﹔其次,范圍經濟利益的驅動可以導致科技創新的良性循環,持續的創新活動將使企業在應用新材料、採用新工藝、培養創新團隊、加強市場調研等方面獲得突破,最終將形成企業強大的核心競爭優勢。

(五)抵御風險的優勢

范圍經濟在成本、差異化、市場營銷和技術創新等方面獲得競爭優勢,增加了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強化了企業的新陳代謝和互補性,尤其是對於受季節性影響較大的企業。

下一頁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