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5年第1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全媒體記者的能力要求【2】

趙亞光

2015年03月09日13:45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二、以全媒體思維處理信息的能力

全媒體記者必須具備全媒體思維,突破過去“我發布你接受”的傳統思維模式和媒體界限意識,變單向傳播為綜合服務,變受眾為用戶,樹立用戶至上的理念。在這一理念下,一條信息絕非在不同的傳播終端簡單發布一遍就算完事,而必須根據各傳播終端用戶接收信息時的不同喜好和特點,為其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服務。它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層面:

(一)同一信息以怎樣的流程在不同終端發布必須通盤考慮

全媒體“一雲多屏”的內容分發是按照一定規律有序推進的。西方傳播界有個“水波紋”理論,認為在全媒體背景下,一個事件的發生猶如投石入潭,媒體報道應像潭中的水波紋一樣,一圈一圈蕩漾開去,形成一個完整的報道體系。因此,新聞事件發生后,以怎樣的“水波紋”完成對信息的立體傳播需要由記者作出判斷,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但總體而言是按照由快到慢、由淺而深的順序進行。在美國道瓊斯公司,他們對重要財經消息,通常由道瓊斯通訊社首發,提供第一次報道服務,隨后,旗下的網站、CNBC電視台、道瓊斯廣播電台、《華爾街日報》等相繼出場,進行符合不同傳播終端特點的報道,以后,《財智月刊》進行深度解讀,最后所有報道進入自己的商業數據庫,提供有償檢索。這樣,同一新聞事件就以不同的樣式,在不同的媒體介質和終端反復使用,滿足了用戶不同層次的需求。[1]

(二)對某一信息以何種手段展示最能滿足用戶需求,須有准確判斷

全媒體傳播的主要特征是綜合運用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手段對新聞事件進行立體化展示。但即使在同一傳播載體,不同的新聞適於展示的方式和用戶的接受偏好也是各不相同的。以網絡傳播平台為例,突發性事件,圖片和視頻的視覺沖擊力更強﹔分析性報道則以文字的條分縷析配以影像資料為最佳﹔而財經類新聞往往需要借助圖表等進行理性分析。因此,某個新聞事件發生后,是以文字報道為主,還是以圖片影像取勝,是否需要圖表或三維動畫支持,如何與用戶進行實時互動等等,都需要記者迅速作出判斷。

(三)多渠道分發內容時必須考慮不同終端用戶的接受習慣

全媒體時代,人們接受信息的渠道呈現多元化、伴隨式的新特點,但即使同一受眾,在不同的傳播終端面前接受信息時的情緒、心理、狀態也是不同的。以電視、電腦、手機這“三屏”為例,有學者曾將人們看電視與看網頁、手機時不同的狀態形象地稱為“后仰體驗”與“前傾體驗”:人們在看電視時是放鬆、休閑的,后仰式倚在沙發上,而且往往是家庭群聚式的,可以接受時間較長的故事講述、專題報道﹔瀏覽網頁時則處於較為專注的狀態,前傾式盯著屏幕,適於深度閱讀,最好能有圖片、視頻等輔助信息,以及關聯資料的鏈接﹔而在閱讀手機客戶端時,人們大多處在碎片化的時間段,同樣是前傾觀看,神情專注,但對某一事件停留時間較短,隻希望了解概要。顯然,記者就同一新聞向“三屏”推送稿件、發布內容時,必須針對用戶面對不同屏幕時的接受習慣,採取不同的報道方式,並在內容選擇上有所側重。例如,同樣的視頻信息,電視上或許能播3分鐘,手機客戶端更適合選擇最生動、最精彩的30秒,並輔以精當的文字介紹。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