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北方傳媒研究》>>2014年·第6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新媒體形勢下電視讀書節目的發展之路【2】

李佩佩

2015年03月13日11:34  來源:北方傳媒研究  手機看新聞

(一)突出“差異化”,亮出特色

為了讓人們能在過剩的媒體信息中關注到電視讀書節目,就需要讀書節目有著一些鮮明的特色能夠吸引觀眾,在具體操作中可嘗試以下幾點:

1、精選新穎內容。電視讀書節目應常做常新,在制作節目時應注意兩點:一是以新推新。熱門書籍處於不斷地變化,如新作品、新作家的推出等,應在這些“新事物”上做文章,不斷帶給觀眾新的驚喜﹔二是推陳出新。部分經典還有很多可挖掘的潛力,隻要節目組稍微改變一下思考與觀察的角度,在同中求異、常做類比歸納,就很容易發現全新的宣傳、報道題材。

2、靈活的表現形式。對電視讀書專題節目來說,常規的表現形式是:談話型、主持人+演播室講評+短片、情景再現式等多種多樣的類型,不管採用哪種形式,都必須足夠靈活與豐富,形成和諧統一又靈活變化的完整風格。在表現形式上,可以結合多媒體的特征,增加不同的表現形式,強化演播室內外場效應的表現,體現出豐富視覺變化。浙江衛視近期推出由華少擔綱主持的節目深夜讀書類訪談節目《華少愛讀書》,就是一檔醞釀已久的讀書類節目。其中一期的主題是《手機是人體“器官”》,這一期在節目環節的設置上就取得了明顯的效應。開場用Flash動畫導入旅行的火車這一情境,火車上人人埋頭看手機,由此提出了這一疑問:手機是人體“器官”嗎?接著華少導入介紹了《手機》一書,並聯想到了葛優先生在電影中的那一段經典對白,接著進行了電影回放,這樣的形式無疑欣賞性和趣味性十足,對於激起觀眾由此而產生的讀書欲是很強烈的。這種編排形式,將以往過於呆板的電視讀書欄目變得立體活潑,受眾人數不斷增加,收視率也一度飆升。

在話題選擇上,不僅要設置有刺激性、有爭議性的話題,充分表現演播室內外參與者的觀點和情緒的對立和激蕩﹔還可以貼近實際,選擇當下人們感興趣的話題進行針對性的書籍推薦。《華少愛讀書》中談到手機這一話題時,結合現代人使用社交軟件喜歡自拍的這一洗好,就推薦了一本由專業攝影機寫的《手機拍的》,教普通人如何用手機拍出大片,來紀念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在節目環節的設置上,保持高低起伏、張弛有道,並設置噱頭、懸念等娛樂性極強的元素,以使節目在內容和情緒上能起伏迭宕等等,這些表現手段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可視性”,保証觀眾收看的積極性。

3、鮮明的主持人形象。對於一檔文化節目來說,具有深厚的文化修養、機智幽默的主持人是舉足輕重的。要想滿足公眾對一個被貼上文化標簽的讀書欄目的心理期待,必須打造風格鮮明、個性突出的智慧型節目主持人,改變以往提問像流水賬式的老生常談或在專家學者面前小學生式的謙卑,能靈活應變地與被訪者對話。風格鮮明的主持人還能賦予節目個性化的風格,他們往往不拘泥於圖書和作者,能及時地加入自己的觀點、理解,與被訪者進行思想上的顛峰對決,碰撞出火花,從而賦予節目更高的風骨和文化底蘊,滿足觀眾對睿智和博識的期待,獲得良好的傳播效果。如果單個主持人達不到以上要求,亦可採取聯合主持的形式,譬如由文化內涵深厚、思想睿智、洞察力深刻的學者型主持人與口齒伶俐、妙語連珠、風趣幽默的機敏型主持人搭檔,當然還可以嘗試加入其他類型以吸引不同人群。

(二)取各種新媒體之長,優化電視讀書節目

不妨借鑒娛樂節目的一些包裝形式和傳播手段,除單一電視媒體這一播出渠道,還可融合網絡電視、視頻網站、論壇和博客等新媒體,讓讀書節目充分吸收眾新媒體之長,從而優化電視電視讀書節目。

網站與瀏覽者的互動能力很強,每一個內容具有大概是幾個字的標題統領,或者直接用圖片說明,使得瀏覽者對帖子主體一目了然。為優化電視讀書節目的質量,節目制作部門應取百家之長為我所用: 一是借鑒網站對觀眾視覺的沖擊力及其短平快、張弛有度的信息量,借助大量的圖片與字幕做多維、立體地報道﹔二是解決配套網絡的互動功能,主次分明、一目了然﹔三是充分發揮電視的主流喉舌作用,與各個出版社、網上書店等機構保持信息通聯,對近期書籍推介的各類活動、優惠等進行簡潔、權威、及時的報道。另一方面,將新書推介、購書貼士等更多服務內容納入節目,有序地、分版塊地播出,彌補電視讀書欄目在內容上的缺陷。還可採用“拿來主義”,搜索大量優秀的電視讀書節目的圖片、文字與片段等,為電視讀書欄目所用,不斷豐富欄目的模式與內容,進而優化電視讀書節目的質量。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