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北方傳媒研究》>>2014年·第6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經典文本:理性解讀與感性詮釋並重——

談《中國電視節目形態通論》文本特色【3】

李景剛  李品縈

2015年03月13日14:06  來源:北方傳媒研究  手機看新聞

剖析創新性個案,以明晰“形態”發展趨勢強化說服力。作者在論述“電視晚會節目形態”時,詳盡的列舉了自1983年至2011年央視春晚節目主題定位詞。這一個案的創新性啟示在於:它們既“說”出了28年間央視春晚,保持主題定位內容相對穩定的“實話”,也“道”出了著力於形式持續創新的“實情”。正是由於創新性的“話”與創新性的“事”相輔相成的啟示作用,才有可能使作者與讀者在“結合審美上服務於主題的生動活潑、幽默風趣的文藝節目,秉承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形成了獨特的主題定式” 這一“主題時代性”的特征上取得共識。《通論》遵從可然律運用例証,讓創新性的實在之事,去解讀讀者能夠認知的“話”﹔依照必然律應用例証,用創新性的實有之情,去闡釋讀者可以感知的“事”。

構建認同感,確立論著生命力的價值支點。為了確立共同的認識與評價參照系,並藉此建立起統一的價值取向,作者在對四大類27種節目形態“歷史源流”的描述和闡釋中,一方面借鑒“編年史”手法,以時間為經、以事件為緯,客觀而感性的描述了中國電視節目形態的歷史“大觀”。另一方面,採用“大事記”文體,在為讀者提供中國電視節目形態發展系統性、輪廓性的資訊,發揮史料價值和錄以備查作用的同時,也確立了作者與讀者共有的價值認識方式與價值判斷標准。

在闡釋《新聞聯播》歷史源流中,作者從1958年5月1日發軔時期開始,到2010年發展時期結束,以52年的歷史跨度,選取51條具有代表性、標志性並為讀者熟知的事實例証。從20世紀80年代初“依照電視新聞傳播規律,革新內容形式,更新編排思想和技巧”發軔為始,到2000年在保持其權威性和全面性不變的基礎上,呈現出來的“壓縮會議消息”、“加大對重大對突發性事件、與老百姓貼近的服務性資訊報道力度”的新特點﹔從2004年全國“兩會”期間,增加單位時間內信息 “密集度”、保証節目內容豐富“可看性”,到2007年被公認為中國電視新聞改革的一個突破點——以新老播音員搭配組合為標志的“第二次變臉”。從 2008年新年伊始,在《新聞聯播》開播30周年的“整合、重建”中,《新聞聯播》節目一改“被動接收”為 “主動策劃”,改進編輯語態,以增強親和力﹔強化編輯功能,以重點體現貼近性原則﹔講述老百姓的心裡話,以彰顯自身言論觀點等高強度的改革,到同時伴以《新聞聯播》在汶川大地震災害報道中的“超時”播出,以“有情有意”突破時限而“深得人心”。

肩負使命感,搭建論著生命力的價值平台。恩格斯在談到時代巨人時說過:“他們的特征是他們幾乎全部都處在時代運動中,在實際斗爭中生活著和活動著,站在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進行斗爭”。《通論》的作者設身在中國電視節目形態發展的“時代運動”中,作為這種實際斗爭生活和活動的參與者和見証者,對研究對象進行了“全方位”、“全天候”的觀察、分析和研究,將著述建立在對中國電視宏觀的、綜合的、系統的研究基礎之上。

在闡釋“中國電視節目形態的創新方式”一節中,作者從“認識、掌握和運用電視節目形態演化規律過程,總是與一系列創新如影隨形”的現實出發,運用大量鮮活的例証,對電視節目創新的四種載體(模仿、借鑒、孵化、嫁接),分別作出“模仿並非替代,而是在汲取精華、靈魂基礎上的傳承和變異”﹔“借鑒並非照搬,而是在吸收、交融基礎上的生發和創造”﹔“孵化並非簡單繁殖,而是在孕育、滋養基礎上的再造和升華”﹔“嫁接並非‘老枝發新芽’,而是在‘基因’重組基礎上的更新和換代”的科學判斷。進而,作者為電視節目創新作出了“一種新的電視節目形態的誕生,並不意味著萬事大吉、一勞永逸。要長久地吸引觀眾眼球、贏得觀眾的美譽,電視工作者還需運用世界眼光,與時俱進地創新電視節目形態”的結論。

作者以使命感“燭照”之光,映射論著生命活力集中體現在:一方面以自己發見的節目形態形成實踐為依托,將一幅幅現實圖景,連成一條具有科學意義的“生命線”,為中國電視節目形態的發展提供了牽引之索﹔另一方面以自己的學術見解為旨歸,用一宗宗鮮活的事實例証,構建起一個具有生命的“標志體”,為中國電視節目形態的創新貫注了動力之能。作者在強化學術研究的啟迪和指導作用中,價值鉤沉的角度之全可謂面面俱到﹔作者在滿足學術思想聯系實際、聯系具體應用的需要時,價值取向的時空跨度之大堪稱海闊天空。

【作者單位:遼源廣播電視台】

注釋:

[1][荷蘭]約翰·赫伊津哈:《游戲的人——關於文化游戲成分的研究》,《中國電視節目形態通論》,第197頁。

[2][加]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中國電視節目形態通論》第197頁。

[3] 胡智鋒:《電視審美文化論》,《中國電視節目形態通論》,第200頁。

[4] 黃釗:《論先秦人文思潮及其深遠影響》,《中國電視節目形態通論》,第30頁注釋。

[5][美]尼爾·波茨曼:《娛樂至死》,詳見《中國電視節目形態通論》第31頁注釋。

[9] 侯迎忠:《電視民生新聞研究綜述》,《中國電視節目形態通論》第26頁注釋。

[10] 何思翀:《新聞聯播與改革開放30年》,詳見《中國電視節目形態通論》第28頁注釋。

[11] 吳信訓:《新編廣播電視新聞學》,詳見《中國電視節目形態通論》第29頁注釋。

上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