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傳媒》>>2015年2月下
人民網>>傳媒>>正文

擁抱移動互聯網 打造廣電融合新媒體

——以“無線蘇州”為例

鄧本奇 蔣帷方 石小建

2015年03月13日15:53  來源:傳媒  手機看新聞

自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以來,短短20年間,互聯網在中國形成了席卷發展之勢,洶涌澎湃勢不可擋。近年來,隨著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的商用,智能手機的日益普及,掀起了新一輪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潮流。在“2014年中國視聽傳媒發展論壇”上,“無線蘇州”榮獲“2014廣電媒體融合發展創新榜——最具創新價值移動綜合運營平台”殊榮,被譽為移動互聯網環境下,中國廣電媒體融合發展的示范。

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49億,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5.57億。手機作為第一大上網終端的地位愈發堅固,影響深遠。生活中,隻需一部智能手機,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獲取最新的資訊,圖片、文字、視頻、音頻等信息形態,但凡可以列舉的,無一不能呈現。刷微博、發微信,手機移動終端拉近了你我之間的距離﹔逛淘寶,網上購物方便又輕鬆……互聯網生態豐盈,新應用層出不窮,億萬用戶萬億消費。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正以強大的影響力和滲透力,推動社會的發展,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也在催生著媒體形態、格局發生深刻的變革。

互聯網媒體傳播信息的即時、隨意、交互特性以及海量容量、全球覆蓋、層出不窮應用的優勢,使人們對之青睞有加,而反觀傳統媒體,無論是傳播模式還是服務功能等,均顯得捉襟見肘、窘態畢現,即便是傳統媒體中擁有強勢地位的電視媒體,近年來觀眾群體老化、開機率和收視率的不斷下降這些尷尬日益顯現。面對新媒體發展催生的媒體生態的變化,傳統媒體如何應對挑戰、突圍再生,成為了廣受關注的熱門話題和傳媒界的當務之急。

作為中國城市廣電標杆的蘇州廣播電視總台來說,近年來在“做強做大傳媒主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同時,毅然地將“加快建設新媒體產業”擺到“十二五”事業發展的三大發展戰略之一的地位,在積極發展好蘇州最大的門戶網站——名城蘇州網,加盟發展CUTV(城市聯合網絡電視台)蘇州台同時,主動融合,積極創新,擁抱移動互聯網,從2011年開始布局移動互聯網平台,投入巨資創辦“無線蘇州”手機客戶端,以此來進一步推進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再造蘇州廣電發展優勢。

擁抱移動互聯網的蘇州廣電模式

2011年12月,基於iOS、Android平台的全媒體軟件系統,蘇州廣電總台打造了蘇州本地首個門戶手機客戶端——“無線蘇州”。利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等信息技術手段,建立廣泛覆蓋和深度互聯的城市信息網絡,實現了廣播電視節目全球同步直播、新聞資訊迅速傳播、公共信息及時查詢等多種功能,構建了4大類別、20大功能的產品架構:新聞資訊類(資訊、直播、爆料)、公共信息類(公交、地鐵、路況、違章查詢、智慧電力、智慧水務)、生活服務類(客運票務、電影、天氣、TV購、先鋒書庫)和互動社交類(游戲中心、微博圈、寒山聞鐘)。從市民生活、公共服務、文化產業等多個維度,向用戶提供隨時、隨意、隨心、隨需的服務。截止2014年11月,“無線蘇州”下載用戶量已達160萬,日均訪問量2400萬人次,月使用流量達52T,成為中國城市無線互聯網傳播平台的標杆典范和中國新媒體30強。

憑借鮮明的特色、獨特的運營模式和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新媒體技術,“無線蘇州”的橫空出世,在廣電媒體的傳播模式、內容生產流程、管理機制等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融合移動互聯網的獨特特性和優勢,蘇州廣電正在積極探索新的傳播形態、傳播模式。

相較於新媒體,傳統電視媒體存在著時空的局限性,特別是電視的線性傳播模式,和移動互聯網催生的大眾隨時隨地獲取信息的需求和習慣發生了錯位。暫且不談電視節目內容的可看性,僅此傳播的局限性,也許就是觀眾流失的重要原因。而移動互聯網平台隨時隨意獲取信息的特性,恰好能“修復”電視這塊“短板”。“無線蘇州”手機客戶端整合了蘇州廣電所有節目,不僅支持在線同步直播,還可以回頭點播。強大數據支撐,能讓用戶查詢往期的電視節目,構建了內容信息隨機觸發式的網狀傳播,使電視節目從固定的家庭客廳電視終端延伸到了無數智能手機終端,大大拓展了蘇州電視節目的傳播渠道,使大量手機用戶重新成為了電視的受眾,提升了蘇州廣電節目的影響力和傳播力。目前,“無線蘇州”用戶已遍布全球近百個國家和地區。

下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