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傳媒》>>2015年2月下
人民網>>傳媒>>正文

用移動互聯網“轉基因”重構電視產業格局【2】

——一場正在進行的電視媒介生態變革

呂 欣

2015年03月13日16:13  來源:傳媒  手機看新聞

無論是鄉村路旁的廣播站、城市街角的報刊亭,還是作為城市地標出現的電視塔,都在銘記著傳統大眾媒體的“信息型”媒介屬性。“信息型”媒介的核心功能是為用戶提供信息,於是對於優質媒介內容的生產與匯聚能力成為了媒體的核心競爭力。而不斷成長、進化的移動互聯網已逐漸成為當代人類高度依賴的精神生活空間,它正不斷溢出其“信息型”媒介屬性,而逐漸形成一個肌理健全、社會角色完整、運行嚴整的“虛擬社會”。可以說,移動互聯網為人類提供了新的生存發展空間,人們通過智能移動終端可以隨時隨地地進入到網絡虛擬社會中。人們不斷在網絡空間中聚集,並展開各種社交活動,在虛擬社會中不斷形成各種網絡社會關系以及組織體系。人們使用媒介的行為目的已不僅僅局限於獲取信息,而是在媒介裡的彼此互動中實現社群歸屬、身份認同、娛樂休閑以及心理滿足。媒體對於公眾社交需求以及分享樂趣的滿足可以產生強大的媒介用戶黏度,“社交分享”已逐步成為媒體的核心屬性。媒介使用行為的改變,以及“社交分享”型媒介發展潮流的形成,正在不斷瓦解著電視行業賴以形成的“信息型”媒介內容優勢,電視用戶的媒介信息消費興趣轉移以及消費時間分流正在對傳統電視行業帶來巨大挑戰。

用移動互聯網“轉基因”重構電視產業模式

任何一個傳統行業的肌體中一旦被注入移動互聯網的“轉基因”,其自身行業固有生態體系的均衡就會被迅速打破,且在不斷的跨界融合中形成新的產業模式。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不僅改變了電視行業的媒介傳播生態以及人們觀賞電視的方式,而且正在以或激進或漸進的方式對電視行業進行著全方位的轉基因改造。

目前,我國大部分電視產業的生存發展邏輯依然固守著“硬件制造思維”以及“信息型”媒介思維等陳舊理念。電視硬件生產商比拼的還是以視聽體驗為核心的電視硬件性能指標,電視台的絕大部分核心資源依然還是圍繞著“收視率”以及“廣告收入”的指揮棒來構建電視頻道內容。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媒介變革浪潮中,電視觀眾們因循電視頻道播出方式所固化形成的媒介收視習慣正在被各式各樣的移動終端應用所重塑。電視行業應不斷突破“頻道模式”思維,針對移動互聯網用戶的“痛點”需求,結合自身常年以來在“餐飲”“養生”“旅游”“教育”“新聞資訊”等熱門領域所積攢的優質內容資源優勢,面向不同用戶群體進行APP產品定制開發,對電視視頻內容的移動互聯網衍生價值進行深度挖掘。

電視受眾一般會對自身感興趣的電視節目產生情感依賴以及收視慣性,但在隻能被動接受信息的傳統大眾媒體時代,電視受眾與電視節目之間以及電視受眾之間難以產生互動交流,電視受眾在節目播出期間所形成的情感共振以及價值認同難以得以沉澱和積聚。而經過功能重構的APP產品或基於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功能開發,卻能通過整合電視台的節目內容、節目主持人等核心資源,將分散在不同地域的電視受眾聚集於移動互聯網空間之中,大家在圍繞共同興趣進行全方位深入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成為族群型“粉絲”。族群型“粉絲”一旦形成,將會對電視節目內容產生更固化的習慣依賴與情感認同。電視族群型“粉絲”們的廣泛互動,將有效幫助電視台打破單向、線性化的傳播劣勢,並借助APP產品以及社交網絡平台形成完整的用戶體系。他們在APP使用中所產生的行為數據還能為電視台的精准廣告、內容定制、線下服務等新型商業模式的開展提供有力支撐。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