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5年2月上
人民網>>傳媒>>正文

傳統媒體人之自媒體體驗【3】

2015年03月16日11:14  來源:青年記者  手機看新聞

在“煙濤微茫”中低斟淺唱

佘宗明

香港歌手黃耀明的《下流》裡,有句歌詞寫得很“帶感”——“他們往上奮斗,我們往下漂流,靠著剎那的碼頭,不靠大時代的戶口”。而這也挺契合我開設微信公號的心態:對我而言,公號就是個兜售“瞬間感覺”的靈感超市,或者說是供我低斟淺唱的個人KTV。

作為媒體評論員,我要給所供職的報紙寫些評論文章。如果說這種職務行為常帶有“奉旨行事”成分,從選題敲定、主題框架再到表達路徑上都難免受限的話,那麼為個人公號撰文,則要隨性得多。它無需遵循時評的行文范式,從素材輻射面到文風包容度,都溢出了普通時評的范疇,呈現的更像是“個人日報”式的個性化內容。

對我來說,微信公號內容只是面向訂閱用戶的私人感受展示,本質上還是“私有領地”。就像“自助餐”,吃多了工作餐,總會想著來點可供自選的調劑口味。公號文章在話題擇取與立場取向上是開放的,這就如在KTV單人包間裡,你想怎麼唱就怎麼唱,悉隨己便,就算跑調了也無礙。所以微信公號也是我的文字跑馬場,也是用來“玩”的。沒有固定的更新頻度,也印証了這點。

毋庸置疑,這是個“三人行,必有一自媒體”的年代。微信公號多不勝數,內容幾乎無所不包,僅以我所在報社的評論部來說,開設微信公號的同事就不在少數,有主打時事評論的,有傳授跑步經的。在繁密如織的公號群裡,想獨辟蹊徑很難。我開設微信公號不是為了“運營”,沒什麼流量考核下的“吸粉壓力”,也不用討好誰,隻想做一個安靜的小號,能在吟唱生活觀感中撫慰內心,能用個性的觀念POSE嘯侶命儔,就夠了。

能吸引讀者,我幸﹔沒太多人關注,也無所謂。像我此前的微信公號上發表的《藍翔為什麼是“神一樣的存在”》等文章,因內蘊前瞻性觀點,在網上得以廣泛傳播,也算是意外收獲。

微信公號也讓我能自由吟哦,跟網絡流行口味保持著某種距離。在當下的微信公號廣場,能承包閱讀量“這片魚塘”大頭的,要數雞湯黨和養生派。而這些,也造成了“煙濤微茫‘信’難求”的局面——煙濤彌漫的微信平台上有營養的信息稀缺。而我並不想在制造“吃大白菜可排盡體內毒素”之類的偽科學養生帖,或“看完你會感動一輩子”式的治愈系雞湯文中,將他人帶入“向上”“跟上時代”的意識洪流中。我隻想以微信公號為陣地,抒發個人化的感觸,或剖析某個新聞事件或現象,以記錄自己的思考。

上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