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2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全媒體時代領導形象的塑造【2】

艾曉麗

2015年03月17日11:17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二、提高與媒體打交道的能力

全媒體時代,與媒體打交道是每個領導干部必備的素質。領導干部任何與崗位、職位不相稱的行為和言論,通過大眾傳媒,進入公共視野,都將引起話題和風波。在全媒體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的今天,如果缺乏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貽誤引導和處置的良機,將會影響黨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損害領導干部的形象。如何借助媒體平台,實現有效傳播溝通,獲得公眾的信賴和支持,成為塑造領導形象的重要途徑。

(一)善於面對記者

在公開、透明、開放的時代,接受記者採訪、面對媒體,是領導干部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借助媒體平台向公眾傳遞信息、溝通思想、交流感情,滿足公眾知情權、監督權,塑造領導媒體形象最直接、最便捷的渠道。

領導干部如果能夠很好把握各類媒體的特點與規律,善於面對媒體和記者,講究一定方法和技巧,將會吸引媒體關注,激發記者報道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二)遵循接受媒體採訪的原則

領導干部要有效地利用採訪,表明態度和觀點,擴大影響力和提升自我形象,需要遵循接受記者採訪的原則和相關的技術方法。

1.真實性原則

領導干部在採訪過程中,對記者關注的問題有全面、准確的了解,不失語、不妄語,所涉及的信息必須與事實相符,准確反映客觀實際。為增加權威性和客觀性,可運用數字和引語証實。當對記者提問的問題不是十分了解或沒有准確把握時,寧可少說或不說,決不能說謊話或者“無可奉告”﹔對於一些突發事件,在沒有搞清楚事件的性質和真相之前,隻能描述性地介紹事件現場的客觀情況,絕不可主觀臆想,想當然地隨意回答﹔對於自己分管職責以外或者業務范圍之外的事件,要如實說明情況,不宜輕下結論。以往眾多的經驗表明,任何欺騙媒體的行為,一旦被媒體識破並且曝光,都將會失信於媒體,產生極其惡劣的影響,后果不可估量。

2.主動性原則

領導干部在接受記者採訪前,事先一定要精心准備,把功課做足。要明確記者採訪的目的,以及自己要達到的預期效果,確定所能公開信息的底線。設想記者可能提出的各種問題,預演如何圍繞核心信息回答這些問題。同時,在新聞信息的發布方面,要及時主動地發布正確的信息,積極引導輿論,掌握話語主動權,才能有利於事態的正確引導和問題的最終解決。

3.獨立性原則

領導干部被採訪時,應積極主動地回答記者提問,不管問題如何復雜,回答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可以正面坦率地作肯定或否定回答的﹔二類是隻適合作暗示性或隱晦回答的﹔三類是需要委婉回避或不置可否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其中適合的一類回答。有時記者會提出一些刁鑽的問題,有時會曲解受訪者的意圖,有時又會將主觀推測判斷強加給受訪者,這時領導干部必須及時糾正和作出正確的解釋。既要熱情積極接待來訪,又要時刻保持冷靜的頭腦,哪些該詳答,哪些該略述,哪些應回避,應做到控制自如,有理有節。

4.尊重性原則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領導對記者抱有偏見,視他們為“麻煩制造者”,近幾年對記者惡語攻擊、暴力傷害的事件時有發生。領導干部要懂得,記者職業的特殊性在於通過如實的記錄和客觀報道社會現狀,維護國家和公眾的利益。領導干部要學會尊重和善待各類媒體和記者,不要使用“無可奉告”等官話拒絕記者的提問,更不可在大庭廣眾之下侮辱、指責、藐視記者。應盡可能地為媒體採訪提供便利條件和採訪線索,切實維護廣大媒體工作者的合法權益。

5.靈活性原則

記者在採訪前,一般都會熟悉和研究採訪領導干部的相關資料,包括工作、愛好、經歷、生活習慣、觀點見解等。在採訪過程中,記者嗅覺靈敏、眼光銳利,隨時都在捕捉信息,使得採訪內容廣泛,話題多變,需要領導干部很好地整合准備的資料,智慧、變通、靈活就顯得十分的重要。

(三)充分利用新媒體

微信、微博、QQ群、新聞跟帖、3G等被網民廣泛運用,以互聯網和手機為代表的新興媒體發展勢頭非常迅猛,對人們社會生活影響日益擴大。來自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3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6月,我國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已達83.45%,手機網民規模達到5.27億,佔到我國總人口的38.5%。實現了從固網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的跨越,使得人人、時時、處處上網成為可能。但許多領導干部僅僅掌握了門戶網站的新聞瀏覽和發布技巧,而對於互聯網新技術的發展和運用還普遍滯后,處於一知半解狀態。領導干部要學習和掌握互聯網新技術,了解民情民意、傳遞信息、因勢利導,從群眾關注熱點焦點入手,把握好輿論引導的節奏和力度,將網絡問政、“與網俱進”的領導形象展示在公眾面前。

處在快速發展的網絡時代,領導干部要改變網絡“恐懼症”與“麻木症”,要不懼網、會用網、善用網,真正做到“上網交心下網服務”、“網上問題網下解決”成為一種工作常態。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