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2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呂克·貝鬆電影藝術性與商業化的共融【3】

陳一凡

2015年03月18日13:43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三、呂克·貝鬆電影藝術與商業的共融

呂克·貝鬆藝術性、探索性較強的處女作並且多次獲獎的黑白、寬銀幕的無聲科幻片《最后的決戰》的問世,為他以后的作品做了無形的免費宣傳。其在藝術性與商業化兩者之間取得了良性共融,同時電影的好萊塢經典敘事風格、類型化元素等又給觀眾帶來新的感受。

(一)自身經歷的影響

一個人的經歷往往決定了他的人生方向。呂克·貝鬆導演童年的夢想是想成為一名潛水運動員、航海家以及研究海豚的海洋生物學家。但是,17歲時因為一場潛水事故,險些失明的他不得不對夢想宣告破滅,跟自己喜愛的大海說再見。之后他跟隨父母搬到城市生活、學習。1978年19歲的他來到美國好萊塢學習電影制作,開始追逐自己的電影夢想。20世紀90年代導演處於電影商業化探索階段,其影片在保持藝術的同時,開始向商業化轉型,其拍攝出《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五元素》等著名商業氣息濃厚的影片。1997年個人投資成立了Europa Corp(歐羅巴影業制片公司)。在藝術性與商業性之間保持著一種游刃有余的平衡,使作品散發出獨特的個人魅力,得到了廣泛認同的同時並贏得了“呂克·貝鬆”電影品牌效應和票房保障。

(二)外來電影產業和受眾需求的影響

一方面由於電視業的迅速興起以及好萊塢電影稱霸世界影壇的強勢刺激,法國電影經受著一系列的打擊和挑戰,電影業陷入全面危機的時刻。呂克·貝鬆導演以獨特的個性和對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深刻的理解,以新穎旺盛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斷創造著一個個他人難以企及的電影“神話”。其結合個性,抓住了人們求幻想、求刺激的心理,拍攝了很多影片,比如執導的《碧海藍天》《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五元素》《聖女貞德》《阿黛拉的非凡冒險》《超體》 等膾炙人口的影片正是一種對這種刺激的有力回應。

另一方面生活節奏加快導致生活、工作壓力大,觀眾希望通過電影來緩解壓力。這種情況下他們不會選擇還需費神費力解讀的藝術片,而是會選擇劇情波瀾起伏、緊張刺激、有趣,人物性格鮮明的商業影片來緩解壓力。在觀眾看來,對電影商品化、大眾化、娛樂化的需求越來越高,認為隻有商業片才能緩解壓力、休閑娛樂,帶來真正的放鬆。因此在這種背景下,觀眾對商業電影消費欲望也更加強烈、更加多元化。拍攝一些可以滿足受眾需求的影片成為法國電影市場的必然要求和發展趨勢。

綜上分析,呂克·貝鬆導演的作品將藝術電影的氣質和商業電影的技巧巧妙共融,是以商業、文化產業為基礎的意識形態和藝術審美的表達的典型案例。其影片在彰顯自己童年夢想和藝術追求的同時,對人性和情感的關注,在細膩的情感之下探討嚴肅命題,又讓他的電影流露出深窈的人文內涵。這種藝術性與商業化的共融正是呂克·貝鬆導演區別於同時期其他導演作品的標簽。由於客觀原因,未能對其作品進一步深入解讀,有待今后繼續研究。

(作者系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1] 賈磊磊.電影語言學導論[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1.

[2] 許南明,富瀾,崔君衍.電影藝術詞典[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

[3] 徐梅.呂克·貝鬆.是好萊塢在模仿我[J].南方人物周刊,2007(4).

[4] (美)托馬斯·沙茲.舊好萊塢/新好萊塢:儀式、藝術與工業[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

上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