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媒介融合語境下新聞學專業學生實習模式的分類
在媒介融合時代,新聞學專業學生實習的模式主要有兩種模式。
(一)模擬性的校內實習
這一類實習模式主要在校園內進行,可分為課堂中的實習和校園媒體中的實習。
1.課堂中的實習。課堂中的實習主要是指結合相關新聞學課程在課堂內進行的實習活動。譬如結合《新聞採訪學》課程設立模擬採訪、模擬新聞發布會等環節,讓學生進行模擬性採訪、提問﹔結合《新聞攝影》《新聞攝像》課程安排學生進行新聞攝影、新聞攝像等實踐環節,讓學生拍攝新聞圖片、制作新聞短片﹔結合《新聞編輯學》課程,讓學生進行新聞稿件選擇、標題制作、版面設計等新聞實習,以小組為單位,制作自己編輯的報紙和網頁﹔結合《新聞策劃學》課程組織學生召開模擬編前會和模擬策劃會,讓學生撰寫策劃方案、進行新聞策劃活動﹔結合《新聞寫作學》《新聞作品評析》課程來評點學生自己提交的新聞作品,並對優秀新聞作品給予獎勵。
可見,課堂中的模擬性實習就是從事新聞學專業課程教學的相關教師按照媒體的採訪、編輯、寫作、評論、制作等流程,把課堂模擬成媒體,並依托相關新聞學實驗室,搭建課堂教學實踐平台,利用當下社會各種媒體的流程對學生進行的模擬性訓練。因為這種模擬性的實習十分接近於當下媒體的實際操作流程,所以它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相關的新聞學課程並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
媒介融合的現狀對當代的新聞工作者的能力提出了挑戰,新聞學教育必須直面這種挑戰。因此,新聞學專業課堂中的模擬性實習也需要適應媒介融合的現狀。“現在的新聞業務教學還要考慮到傳播科技的飛速發展,不能停留在報紙的採寫編評上,所教的‘新聞業務’,要能夠適應廣播、電視網絡等各種傳播渠道(博客、微博等等)的寫作、制作和報道的要求。[5]”為適應媒介融合的現狀,在課堂中進行的模擬性實習可以進行跨媒體策劃、採訪、寫作、編輯的訓練。教師可以模擬報紙、雜志等平面媒體的採訪、編輯、制作等流程對學生進行訓練,也可以模擬廣播、電視等電子媒體的流程要求學生採集聲音、音像新聞,還可以進行為網站提供稿件的模擬性實習。
2.校內媒體中的實習。這種實習模式是指教師充分利用學校內部的報刊、廣播、電視頻道、校園網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高校一般都有自己一家或多家公開或內部發行的紙質媒體,新聞學專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好這些校園紙質媒體來讓學生實習。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可全面參與校園紙質媒體的選題、採訪、寫作、編輯、攝影、廣告、排版、校對、發行等工作。大學廣播電台是立足於校園以服務於師生為目的的媒體,新聞學專業學生要充分利用大學廣播電台進行實習。新聞學專業學生應該積極介入到廣播電台的整個運行過程之中,通過採訪、寫作、制作師生感興趣的校園新聞來讓自己得到實踐性訓練。作為開設有新聞學專業的學校一般應該有供學生實習的電視頻道或校園電視播放屏。作為校內模擬性實習的一種模式,學生可以採訪、編輯、制作視頻新聞節目,並通過校園電視頻道或電視播放屏進行播放。這種方式既對學校進行了宣傳報道,又培養、訓練了學生的操作能力。當然,學生還可以利用校園網進行實習,參與網頁的設計與制作,採訪、編輯網絡新聞。
為適應媒介融合的現狀,新聞學專業應該對現有的各種校園媒體進行資源整合,打造包含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和網絡在內的實習大平台,讓每一個新聞學專業的學生都有在不同媒體實習的機會。可以利用這一整合性的實習平台讓學生學習不同性質媒體的運行方式,把學生培養成具備跨媒體操作技能的新聞專業人才。
當然,校內實習有其優勢,校園環境相對比較簡單,沒有社會環境那樣多元和復雜,學生對校園的人、事、物都很熟悉,他們在校園內進行採訪等新聞活動相對來說要容易一些。然而,校園畢竟不是社會,校園內的生活與校園外的生活也有著較大的差異。校園媒體不是社會化媒體,它們的生產內容和運營方式和社會化媒體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在校園媒體的實習只是一種模擬性實習,隻不過“仿真度”比課堂中的模擬性實習更高而已。課堂內的實習和校內媒體實習,都是培養新聞人才的重要方式。校園內進行的模擬性實習的時間可長可短,可以根據課程時間和學生業余時間靈活安排。因為校園內進行的實習相對比較簡單、容易,特別適合於實踐性操作能力還不是很強的大一、大二學生。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