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2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媒介慶典中的身份生產與社會認同

——兼談“影響中國”年度人物的價值觀呈現

李  鯉

2015年03月19日13:38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中國新聞周刊》-“影響中國”年度人物的傳播實踐呈現出集新聞性、儀式性與參與性為一體的三重慶典傳播結構。文章借助媒介生產社會學的視角,嘗試揭示“影響人物”所表征的價值符號,以及媒介對中產階層身份生產的多重相面。以此為基礎,厘清這一話語實踐對社會認同空間的建構方式,探尋其價值認同的實現路徑。

關鍵詞:媒介慶典﹔中產階層﹔身份生產﹔社會認同

后奧運傳播時代,國內媒介實踐的重要轉向之一就是對媒介事件及儀式傳播的集中呈現。其中,不斷涌現的“造榜運動”因其將新聞生產與儀式表達相結合的獨特特質,而備受媒體的關注與推崇。以“影響有影響力的人”為辦刊宗旨的新銳時政期刊《中國新聞周刊》,自2009年起,每年歲末舉行頒獎儀式、發布“影響中國”年度人物榜,加冕為中國社會發展作出杰出貢獻的個人或團體,凸顯中國社會發展中彌足珍貴的理性力量,“……從而彰顯這種影響的宏偉,汲取這種影響的力量,蝕刻這種影響的深刻”,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作為定位於影響中國社會主流階層的中產刊物[1],《中國新聞周刊》“影響中國”年度人物的傳播實踐呈現出集新聞性、儀式性與參與性為一體的三重慶典傳播結構。事實上,在社會嵌入程度上,作為社會互動的“慶典傳播”不僅傳播優勢明顯,而且在身份生產、價值表征和社會粘合方面都被賦予了多重的媒介期許。本文借助媒介社會學的分析視角,力圖揭示《中國新聞周刊》“影響中國”年度人物所呈現的價值符號表征,以及潛藏其間的對中產階層身份的生產與想象,並以此為基礎,厘清這一話語實踐對社會認同空間的建構方式,探尋其價值認同的實現路徑。

一、媒介慶典的社會意義詮釋

媒介慶典是“由大眾媒介機構作為主辦方進行生產並傳播的帶有儀式性特征的慶典事件或活動”[2]。在媒介慶典傳播中,大眾傳媒本身往往成為“共同信仰的創造、表征與慶典”[3],從而催生了由媒介主導的新型意義生產方式。

作為多維形態的媒介慶典活動,“影響中國”年度人物慶典活動已歷經5屆。其媒介慶典的儀式內涵表現為:1.運作流程上的時間儀式特征。從評選啟動、網絡投票、推選頒獎到集中報道,流程具有明確的時間閥限﹔2.一以貫之的評選標准。以“為推動中國社會發展和進步作出杰出貢獻”作為人物符號的內在訴求,體現出對中國社會理性建構的價值取向﹔3.將年度重大事件體現的“改革”、“進步”主題嵌入人物評選及報道的設計當中,嘗試構筑主流進步人群的價值共識﹔4.在人物榜單的推出過程中,啟動多種公眾參與渠道,為候選人物注入社會認同的元素。

可以說,“影響中國”年度人物慶典活動通過“加冕”式的儀式傳播,生產出一個個身份多元、取向相近的年度人物符號,在對人物角色與社會互動的書寫敘事中,描摹著改革進程中中國的中產階層精英形象。近30年來,包括“中產階層自身、大眾傳媒、國家以及全球化浪潮都在共同推動著我國中產階層在公共話語空間的逐漸走強”[1],但正如有學者指出的那樣:“改革開放后中國社會在物質生活上取得了巨大進步,但我們卻沒有能建立一個相應的能為政治精英、知識精英和正處於上升中的中產階級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體系和共識”[4],大眾媒介話語所建構的消費前衛、政治后衛的中產群像甚至在消解著這一“溫和而可持續發展的精神資源”。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影響中國”年度人物系列慶典活動作為一種儀式,在滿足當下這一上升階層價值困惑的同時,也著意在社會公眾中拓展基於價值體驗與參照的“認同的空間”。

下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