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未來中國電視紀錄片發展的趨勢預測
(一)拍攝剪輯理念變化,節奏明快化
傳統的記錄片不受普通觀眾歡迎,在內容呈現上主要是因為冗長的敘事、沉悶的氣氛、緩慢的節奏,不符合觀眾的觀影快感。在當前快節奏的生活中,很少有觀眾喜歡這樣的節目。改變傳統的拍攝剪輯理念,代之以一種明快的節奏,迅速的變化,多角度的敘事,故事的穿插是現在很多紀錄片制作者的一種共識,尤其是在《舌尖上的中國》獲得成功后,很少有人會無視新的創作理念。
因此,筆者認為,在未來,這是我國電視紀錄片在內容呈現方面發展的一個方向,因為唯有如此,電視紀錄片才能夠為觀眾提供多樣的審美體驗,也更加貼合觀眾對於紀錄片本身的期待,更加符合社會生活變化的實際。
(二)有人物參演,呈現出情節化
傳統電視紀錄片由於對“紀實”和“真實”的高要求,使得紀錄片對“表演”是嚴厲地排斥的。而紀錄片同時也缺少情節,比如《英與白》,全片幾乎就沒有情節,而只是一種單純的記錄,這使得我們長時間的隻看到一個動作。
這樣除了專業人士,絕大部分觀眾看上去都會出現視覺疲勞,會覺得片子沉悶枯燥。而《大明宮》這個片子已經有人物開始參演了,《舌尖上的中國》也有很多情節,每一集都由多個故事串聯起來。所以筆者認為,人物參演、情節化是我國國產電視紀錄片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
(三)選材關照現實,生活化平常化
電視紀錄片隻有關注最廣大人民的生活,關心普通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普通人才願意去觀看。這是《舌尖上的中國》受到歡迎的原因,也是電視紀錄片獲得收視率的一個必要條件。創作者關心的是誰的生活便決定了誰來關心你的片子。而以往一些紀錄片不受歡迎也是因為它們脫離了最廣大人民的生活,最終隻能導致孤芳自賞。因此筆者認為,選材關照現實,把紀錄片從宏大敘事中解放出來,生活化、平常化是未來電視記錄片發展的一個趨勢,《舌尖上的中國》的成功便是最好的証明。
四、結 語
我國電視紀錄片的發展依然存在不少的問題,從內容題材、制作播出到市場化運作,仍然還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內容選題過於狹隘、制作播出體制陳舊、缺乏活力,整個產業鏈條還沒有建立起來,市場化程度頗低。雖然近年的播出數量和渠道呈現明顯的增長,《舌尖上的中國》的成功也引發學界、業界和公眾的關注和討論。當《舌尖》的熱潮逐漸冷卻,客觀分析,便會發現我國國產電視紀錄片仍然存在制作、政策和市場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題,《舌尖上的中國》究竟是會開辟中國電視紀錄片的一個新時代,還是和之前引起轟動的其他紀錄片一樣,成為難以被引鑒和復制的曇花一現式的作品,還有待時間的回答。但是無可否認的是:《舌尖上的中國》帶來的示范效應,會讓我國電視紀錄片從內容選題、創作理念,內容呈現到技術標准都發生著積極的改變和進步。
(作者系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傳播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1] 李薇.舌尖上的中國——中國紀錄片國際化敘事的標杆[J].當代電視,2012(8).
[2] 李峰,盧燦烽.淺析《舌尖上的中國》帶給紀錄片市場的成功啟示 [J].新聞聯播,2012(7).
[3] 李軍輝.從《舌尖上的中國》探討紀錄片的選材[J].大眾文藝,2012(15).
[4] 王臻青.國產紀錄片兩年增三倍[N].遼寧日報,2012-12-17.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