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后受到空前歡迎,掀起收視熱潮,引發學界、業界及公眾對於電視紀錄片的關注和探討。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國》一片的新嘗試為切入點,通過對我國電視紀錄片現狀進行概括、梳理,結合近年我國電視紀錄片領域的一些新現象,就中國電視紀錄片存在、發展的問題及未來趨勢進行分析。
關鍵詞:電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發展現狀﹔趨勢
電視紀錄片在中國似乎長期屬於小眾的審美產物。相比近些年獲得長足發展的競技性真人秀欄目,電視紀錄片一直都沒能引起公眾足夠的熱情和興趣。
20世紀90年代,電視紀錄片或帶有紀錄片特點的電視節目曾一度被認為是中國電視熒屏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紀錄片逐漸淡出主流電視觀眾的視線,與都市、城鄉逐步加快的生活節奏和日益快餐化的審美體驗相適應的電視劇和娛樂性綜藝節目確立了統治性地位。
盡管近年來,依靠大手筆的投入和精良制作,也產生了一些有影響力的紀錄片,如《大國崛起》《故宮》等,但這些作為行政意志體現或意識形態挂帥的作品畢竟難以成為高度市場化的中國電視節目市場的常態,無論題材、主題還是市場投資回報,這些有著宏大敘事和主題、不求回報制作精品的電視紀錄片作品在收視率為王、廣告收入決定生死存亡的電視節目市場中,還是顯得頗為另類。與絕大部分紀錄片的默默無聞相反的是,近年的一部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大獲成功,不僅在電視上掀起了一股收視熱潮,引起了一股視頻下載熱和討論熱,微博、貼吧、博客,到處都在談論《舌尖上的中國》,甚至還超脫節目本身,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引發了一系列衍生詞匯,如舌尖上的大連、舌尖上的愛情,舌尖上的粵劇等。《舌尖上的中國》和以外的電視紀錄片相比到底有哪些不同?我們又能從《舌尖》一片中窺見未來中國電視紀錄片發展的哪些趨勢?
一、《舌尖上的中國》的成功之道
(一)成功的選材,貼近生活,關照現實
和以往紀錄片宏大敘事、庄嚴、厚重的選題不同,《舌尖上的中國》把目光投向老百姓日常生活,以近乎原始形態的影像素材來構建敘事結構,展現個人化的生活日常,達到蘊含具有人類通感的生存意識和生命感悟,它拍攝美食,拍攝的不是名廚大餐,而是普通人的家常飯,講述老百姓的故事﹔在選題平實又貼近生活的同時,它也有背后深切的現實關照,是對中國目前廣泛討論的食品安全問題的一個回應,這部電視劇的播出喚起了人們心中最朴素的情感,喚起了人們記憶深處的傳統美食。
(二)精彩的文案,敬畏自然,彰顯人文
《舌尖上的中國》憑借其生動、精彩又無時無刻不彰顯出人文氣息的文案讓紀錄片的觀眾產生前所未有的時空同步感,“詩意中不乏朴實,細膩中不失粗獷”。比如“幾千年來,臊子湯在岐山村村落落的面鍋裡翻滾著,岐山臊子面更成為一件精彩絕倫的藝術品。”這樣流暢練達又富有人文氣息的文案讓人情不自禁沉浸在面香中。
而文案的出彩之處不僅僅在於恰到好處的詩意敘述,還在於文案所展現的對自然生態的敬畏,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比如在第一季第一集當中,介紹職業挖藕人的片段有這樣一句解說詞:“藕是一種飽含了人工勞動的自然食材,因此附加在藕身上的價值要比其他蔬菜高。”這句話科學的表達卻充滿感情,使人們意識到藕的珍貴﹔在第一季第三集當中,介紹豆腐的制作過程時用了這樣一句解說詞:“中國人用豆腐表達了自己柔軟、變通的適應性”,自然又准確地傳達出這種食物背后的文化內涵[1]。這樣的語句隨處可見,這種人文意識與文化傳統的傳達,成功地打動了觀眾。
(三)剪輯的高超,碎片化的拼貼,故事化的穿插
《舌尖上的中國》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紀錄片穩重、均衡的節奏特點,採用了更加活潑、更富有張力的剪輯手段。不同地域的美食、美食食材原料的生長和制作、故事主人公的生活,陳述上採用的碎片化拼貼剪輯方式也是其亮點之一,敘述支線之間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大跨度和強烈對比,不同地域味覺審美和飲食文化差異的,打破了傳統美食的節目敘述流程,鏡頭節奏輕快、畫面信息豐富,富有動感。據統計,《舌尖上的中國》一集平均有超過800個鏡頭,遠超國內紀錄片的平均水准。
該片多次運用交叉剪輯的方法來控制敘事節奏、制造懸念。它的每一集都有好幾個故事合成,這些故事穿插其中,起到了很好的觀賞性。它被著名紀錄片導演梁碧波評價為:“全片基調優美清新,具有國際范,堪稱中國紀錄片行業的一個新標杆。”
(四)技術的先進,高清的拍攝設備,國際化的標准
《舌尖上的中國》制作前后歷時1年半,整個制作階段大量採用先進技術和設備,並加入了水下攝影、微距攝影等先進的拍攝手段。與國際接軌的制作水准使該片用真實、鮮活又富有美感的試聽語言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全新的審美體驗。高技術設備的投入及高超的拍攝技術使得該片畫面清晰、唯美絕倫,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和觀賞性,同時也達到了國際化的規格,這也為該片的對外輸出鋪平了道路。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