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惡搞文化傳播效果分析
(一)惡搞文化的社會適應性
如今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發聲者和惡搞文化的參與者,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立場。這樣更能激發惡搞心理下的創新思維,更好地為受眾自己的立場和心理服務。
惡搞者多為上世紀七十至九十年代的青年人,“他們出生在社會轉型時期,多種文化和價值觀念在發生著變化和碰撞……”⑤“惡搞者大多對社會、對生活和人生有著獨特的見解,不遵從正統思想,對事、對人是非判斷標准不拘一格﹔審美觀和生活充滿不羈的想象和夸張。”⑥
同齡群體中,有著共同的群體記憶和群體歸屬感的人會極力贊同群體內的某些觀點,他們的這些觀點或見解能在這個群體中蔓延開來,形成一種強大的共識力量。
惡搞作品大多語言通俗易懂,易被大眾接納,風格幽默而不失辛辣諷刺。惡搞作品大多語言取材於日常生活中的俗語和網絡用語,而且邏輯簡潔,直截了當。反諷的語言和幽默的措辭,讓惡搞的創作者突破原有的束縛,創造出一種讓人愉悅的體驗。
惡搞作品大多具有社會的現實批判意義,能夠引發社會諸多領域的集體反思。惡搞也有其現實意義,一個群體乃至一個社會的集體思考將會推動社會向更好的方向改變和發展。
引發文藝批評向多媒體時代文藝批評過渡。傳統的文藝批評注重文字和思維的解析,其理論較為傳統。而在全媒體時代,隨著文藝趨向愈發多元,文藝形式越發多樣的背景下,文藝理論也應與時俱進,從數字媒體和惡搞文化的融合看待惡搞作品的精神內涵和宗旨。拘泥於傳統的批評理論與解讀架構,既不利於惡搞文化的發展和改善,也不利於文藝批評理論的擴充與進步。隻有文藝理論自身積極探求新的突破點和融合點,才有助於文藝理論和惡搞文化的“雙贏”。
(二)惡搞文化帶來的憂思
人們被過度批判思想污蝕。惡搞文化終究隸屬於亞文化的范疇,是一種供於娛樂和消遣的文化元素。如果人們過多接觸這種亞文化,必將導致人們本來的純淨思想被腐蝕,到處充滿著批判的味道。
網絡環境被破壞,社會倫理遭沖擊。“不少作品因為惡意傷害別人的感情和形象已經觸擊到了社會的倫理底線,甚至與我們的道德和法律相悖,污染和破壞了網絡生態,這是需要引起警惕和必須反對的……”⑦我們支持惡搞文化發展,但是應該在不傷害公眾感情和不觸碰法律和倫理底線的基礎上進行惡搞。
沖擊主流文化,滋生違法可能。惡搞文化產品首先應該保証能夠被廣大受眾在價值觀念層面接受,否則難以談及更廣泛的傳播。另外,一部分惡搞者企圖借以更便捷的媒介渠道通過販賣自己的產品從中獲利。一旦惡搞創作者被利益蒙蔽雙眼,惡搞文化將會變質,且大大增加侵權可能,因而惡搞這種純粹的文化娛樂產品應該保持其純潔性。
結語
惡搞文化在數字媒介技術的影響下會演變出更多形式和內容。我們應該贊揚優秀惡搞文化中的批判精神和創新精神,並積極參與惡搞文化的批判反思,充分利用現代媒介技術給予我們的便利。同時文化領域也應更加重視這一文化的發展現象,為文化的創新提供新的動力。但是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要謹防惡搞文化的消極作用,否則,惡搞文化產品只是沒有意義的時間消費品和單一追求公眾注意力而沒有文化價值的無效產品。
(作者系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學生)
注釋:
①孫凌,鄧瑤. 媒介技術發展對社會的影響——以“播客”為例[J]. 新媒體在線,2009(10):76
②段京肅. 大眾傳播學——媒介與人和社會的關系[M].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③高芳. 惡搞文化的媒介技術形態沿革[J]. 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19
④⑦李娟. “惡搞文化”:理應成為一種智慧而嚴肅的游戲[J]. 社科縱橫,2008(6):342
⑤王曉漁. 惡搞文化的症候分析[J]. 南方文壇,2006(3):23
⑥溫志嵩. KUSO文化——一種網絡族群的生活方式[J]. 青年現象,2006(10):57-59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