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十一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人民網>>傳媒>>正文

[學子論文]淺析《良友》畫報中的租界文化元素

楊夕文

2015年04月01日13:41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要: 租界文化是中國近代出現的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上海無疑是租界文化的“代言人”,反過來租界文化對上海各個領域也產生了重大影響,使其在歷史的動蕩中仍然保持著一片繁榮景象。《良友》作為二、三十年代上海的一個重要刊物,在租界文化的侵染下呈現出顯而易見的租界文化元素。《良友》畫報堅持公平公正的報道理念,對當時社會的特殊租界文化進行了正反兩方面的深入剖析,既有市民化的商業社會和中西合璧、今昔交融的雜糅社會等正面報道,同時也有從反面對租界文化作出的反思,呈現出“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特色。這對現代媒體仍有一定現實意義。

關鍵詞 :《良友》畫報﹔租界文化﹔市民化﹔中西合璧﹔反思

19世紀中期開始,外國殖民者相繼在我國一些城市開辟了租界,他們在自己所轄租界內肆意渲染,盡情展示著他們的特質,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這些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使之本身的傳統的文化形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外來文化的侵染,以至於最終形成了內外兼修、內外雜糅的一種文化形態,即所謂的“租界文化”。

而作為“中國現代畫報歷史上之開先河者”的《良友》畫報,它誕生於外國租界發展已相當成熟的20世紀二、三十年代,出現在上海這片號稱中國租界“代言人”的土地上,不可避免地受到租界文化的侵染,並且逐漸成為租界文化忠實的傳播者,對當時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態度等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本文試通過對《良友》畫報中租界文化元素的分析和探討,旨在對現代媒體的發展起到一定借鑒作用。

一、《良友》畫報對租界文化的詮釋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地區的租界文化發展已日趨成熟,在這種大語境之下,《良友》一誕生便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它不僅在租界文化環境中侵染發展,而且逐漸成為該文化忠實的傳播者,借助著這一大型公共話語平台,把租界文化的相關內涵詮釋地淋漓盡致。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為《良友》贏得了相當龐大的讀者群。

(一)市民化的商品社會

上海原本只是一個小水濱城市,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大多以捕魚為生,當英美帝國主義的陰暗勢力擴展向這座城市時,外來文化席卷而來,使這座臨海小城不得不改變了原貌,外國先進的資本主義企業和日益發展起來的民族資本企業使上海成為了一座擁有著濃厚商業氛圍的大都市。如果說以前的上海是保守的農耕小城,那麼在租借文化侵染下的上海則變成了現代開放的國際都市。傳統的文化觀念漸漸消退而屈居次要,現代摩登的外來文化后來居上使之成為了繁華都市。《良友》畫報產生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即使其創辦人伍聯德先生曾想以商業的形式,傳承“出版救國”、“文化救國”的理念,但在這種雜糅、沖突的文化氛圍之下使他們既成不了新社會的主流,也不是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的主力軍,無奈之下,他們隻好按照同仁報紙等文化產品的特殊性,迎合消遣的、游戲的市民心理,《良友》才能持久生存下去。

《良友》畫報中豐富龐雜、多彩繽紛的廣告見証了上海工商業的迅猛發展、科技文明的大幅度提升以及日益提高的市民消費水平,凸顯了當時市民化商業社會的本質。廣告是“一種以文化為載體,以經濟為目的的現代社會產物” 。《良友》從創刊伊始,就非常重視廣告,“創刊號上就刊登19則廣告,6.25個版面,佔總版面積的23.2%。” 而且,在畫報隨后的編輯過程中,逐漸加大廣告的數量,並加大提高其質量水平,用廣告保障了其悠久歷史和強大生命裡的維持,這也恰好証實廣告已成為刊物經營好壞的關鍵之處,這種運營方式就是商業經濟不斷發展的產物,特別體現在當時報業競爭之中,《良友》更是亟待通過刊登廣告來獲得利益,支撐其正常、良好地運行。縱覽畫報,我們會發現《良友》刊登的廣告大多是市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比如香煙、牙膏、洗發水、漱口水等,並且配合著對商品描寫恰如其分的廣告詞,對需要的廣大市民發出“邀請”,這些都吻合了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如在《良友》第65期,打出一條關於“旁氏白玉霜”的廣告,其版面佔全版的2/5之大,編者利用足夠醒目的空間和位置介紹該產品,並在旁邊配有誘人的廣告語:“皮膚擦旁氏白玉霜。立即光滑滋潤,嬌艷欲滴。歐美婦女,無不以旁氏白玉霜為美顏之必需品。” 等等。總之,這些廣告均以商品為中心,以大眾的消費欲望為對象,用極具感染力的傳播方式,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話語體系,使廣大市民對商品免疫力下降,慢慢由主動變為被動,在琳琅滿目的商品中意志消融地完成買賣。

同時,租界內濃郁的商業氛圍也給廣大作家帶來了新奇的創作靈感,許多作家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用珍貴的筆墨為我們描摹了一系列市場化的商業社會景象,比如郁達夫的《上海的茶樓》(112期)寫到:“中國人,差不多人人愛吃茶,天天要吃茶。……上海的茶樓,顧客大抵是幫裡的人。上茶館裡去解決的事情,第一是是非的公斷,即所謂吃講茶﹔第二是拐帶的商量,女人的跟人逃走,大半是借茶樓為出發地的﹔第三,才是一般好事的人的去消磨時間。” 就生動地描寫了租界文化下上海茶樓形象,已然與中國傳統茶樓相差甚遠,沒有了其本身閑適、雅致的環境,而變成了一個嘈雜喧囂、魚龍混雜的鬧市場所。再如穆木天在《弄堂》(110期)裡寫道:“拱口多半是有油鹽店、醬園一類的商店,在弄堂門祠裡,十九是可以發現到一個掌破鞋的靴匠攤子,和一個賣連環圖畫的舊書攤。……東家的主婦,西家的女仆,在那裡制造弄堂的新聞,鼓吹弄堂的輿論。” 讀者們就可以感受到原本古老典雅的上海弄堂裡也因為收到外界濃厚商業氣氛的影響,電線杆上和牆壁上貼滿了房租出租廣告,變得商業化氣息日盛,縈繞在上海繁華都市的上空。

下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