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5年第3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網絡時代下新聞工作者的非智力因素【2】

李星馳 陸威

2015年04月24日16:52  來源:視聽  手機看新聞

二、情緒情感:行為舉止的調節器

心理學中,情緒和情感,是人對事物的態度的體驗,是人的需要得到滿足與否的反映,具有特殊的主觀體驗、顯著的身體、生理變化和外部表情行為。情緒和情感對新聞工作者的新聞活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它是激發新聞工作者智力活動的催化劑。但凡事有利有弊,新聞工作者必須學會掌握情緒情感的“度”,否則會給自己招致不必要的麻煩。

胡泳在《眾聲喧嘩》中指出,互聯網時代是公域與私域相交融的時代。④網絡私域性是由互聯網的匿名性、空間的隔絕性等特點形成。網絡私域性使得網絡中的個人仿佛置身於黑暗的角落,無人可識別其身份或約束其行為,因此,他們往往會流露出真情實感,表現出與其社會角色不同的行為舉止。當正常渠道無法滿足其表達意願時,網絡就成為最佳的意見表達、情感宣泄的場所。無論是狂喜、悲傷、諷刺挖苦,甚至侮辱謾罵,都是個人在網絡中可能表現的真實情感。

但是,網絡也具有公域性。這是指網絡是公共意見交流的場所,個人的言行及情感表達都完全會暴露在網絡空間中,處在眾目睽睽之下。網絡的實名認証也使得個人身份逐漸暴露在互聯網中。個人的言行不再局限於自我情感的宣泄,更是與網民的交流互動。並且其線上的行為將會更多地影響其現實社會角色的扮演。因此,網絡中的個人並非完全隱匿在角落,而是存在於網絡公域空間中,是被千萬雙眼睛注視的“公眾人物”。

一方面是肆無忌憚的情感表達,一方面是網絡言行的公共性增強。當下,越來越多的媒體人廣泛地使用社交媒體,這一矛盾必須引起注意。2014年7月底,在網絡上發生了兩位網絡“大V”約架事件。實名認証微博名為“趙震JAMES”,其真實身份為《足球》報記者,與網名為“辣筆小球”,其真實身份為《經濟觀察報》記者,由於在世界杯期間對比賽比分預測及相關報道產生分歧,兩人在微博上公開約架,相約到濟南“決戰”。該罵戰引起眾多網友圍觀,濟南公安通過微博警告兩位記者的言行,並進行調解,最后和解收場。兩位記者約架的做法,便是在亦公亦私的網絡空間中沒有合理調控自己的情緒。類似行為不僅損害了個人形象,對其所在媒體或整個新聞行業也造成負面的影響。因此,新聞工作者應注意在網絡中的一言一行,培養自控力、加強自我約束,更需學會控制情緒,避免過激行為。

胡泳指出,中國現階段的網絡互動中,缺少完善的規則規范。由於網民整體素質偏低,網絡互動中對抗與辱罵的現象遠遠多於傾聽和溝通。⑤作為專業的新聞工作者,應當在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輿論環境中充當先鋒角色,率先垂范、控制情緒、規范言行、嚴於律己。

三、意志:克服困難的助推器

意志是指決定達到某種目的而產生的心理狀態,常以語言或行動表現出來。《心理學大辭典》中寫道:“意志是個體自覺地確定目的,並根據目的調節支配自身的行動,克服困難,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在新聞實踐中,意志對新聞工作者的智力活動具有強化作用。意志的作用貫穿新聞活動始終:連續跟蹤報道某一事件需要意志和耐心﹔遭到惡意攻擊誹謗更需意志來抵抗。總而言之,記者所面臨的困難並非都是物質上的,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在互聯網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時刻考驗著新聞工作者的意志品質。

互聯網以其前所未有的傳播速度沖擊著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互聯網的普及在社會上營造了一種“快餐”文化。在網絡營造的快節奏中,一些記者反其道而行之,放慢步伐,用意志和耐心打磨出優秀的新聞作品。例如,《深圳晚報》的兩名記者,通過長達6年的跟蹤拍照,制作了獨立紀錄片《鳳凰路》,在網絡上播出的第一天,點擊量就高達147萬,創造了中國網絡紀錄片點擊量之最。雖然紀錄片並非嚴格意義的新聞作品,但必須佩服兩位記者的意志、耐心和毅力。

Web2.0時代是自媒體的時代,個人可以在互聯網中獲取空前的影響力,這也意味著,網絡中的一言一行都被成千上萬雙眼睛在注視著。羅昌平實名舉報劉鐵男,一位普通記者實名舉報一位副部級官員,這本身就要承受巨大的壓力,而通過互聯網進行實名舉報,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此事引起的網絡輿論猜測不斷——究竟是一次網絡反腐,還是為博出名的炒作。事實証明,羅昌平以堅定的正義感扳倒了一位貪腐官員。試想,若是記者沒有足夠的意志和抗壓能力,如何承受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雙重壓力?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