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4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認知傳播學研究對象探析

周鴻鐸

2015年05月05日15:07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本文根據學科發展規律的基本要求和認知傳播學的基本特點,在分析認知傳播學形成的學理背景、經濟社會背景和傳媒背景的基礎上,指出了當前創建認知傳播學的必然性,明確提出了認知傳播學的學科屬性、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服務對象以及認知傳播學興起和發展的直接動力。同時,從理論的角度解讀了認知文化的科學內涵、影響力以及認知傳播學研究對象確立的客觀性。

關鍵詞:認知傳播﹔認知文化﹔認知理論﹔小眾傳播﹔受眾細分化

現在,認知傳播已成為世界傳播學界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那麼,應該怎樣研究認知傳播學呢?根據學科發展規律的基本要求和認知傳播學的基本特點,要研究認知傳播學,應該明確以下三個基礎性問題:其一,要明確何為“認知”以及認知傳播的“認知”包括的主要內容﹔其二,要明確研究認知傳播學的目的以及推進認知傳播學顯現與發展應該深化研究的核心問題﹔其三,要明確認知傳播學的研究對象。在這三個基礎性問題中間,科學的確定認知傳播學的研究對象是推進認知傳播學顯現和發展的關鍵性理論問題。

一、認知傳播學形成的背景

(一)認知傳播學形成的學理背景

筆者在“‘認知傳播’研究的切入點分析”(《今傳媒》,2014年第08期)一文中曾對“認知傳播”研究的切入點作了較全面的分析。就學理背景來說,應重點弄清楚傳播類學科體系中傳統學科的基本狀況,弄清楚它們給將要建立的認知傳播學創造了多大的空間,弄清楚認知傳播學在這個空間內的活動領域在哪裡,應該怎樣去佔領屬於自己的“領地”等。

現在,新聞學創立時的背景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原來設置的那些同其背景相適應的傳媒實體結構以及傳媒功能也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使許多傳統新聞理論很不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特別是新聞傳播的過量的信息粗加工狀態遠不能滿足經濟社會高度知識化發展的要求。

傳播學原本是舶來品,中國特色的傳播學還未形成。那麼,原本舶來品的傳播學是什麼樣子呢?在學科形成的背景上,它原本是20世紀30∼40年代起源於戰爭宣傳、起源於商業活動、起源於總統選舉的名人言論“匯集”﹔在學科定義上,施拉姆本人是傳播學泰斗,但是在論述傳播學對象時,硬把他的“傳播學”緊緊地套在了社會學的馬車上,人為地把一門偉大的學科攪亂了﹔在學科性質的定位上,它是一門借助於傳播學而服務於資本主義制度為目的的社會學的子學科﹔在學科的理論依據上,它是以西方政治學、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為理論基礎而建立起來的一門形式上的傳播學,實質上的社會學﹔在學科的功能上,它是一門交叉性、邊緣性、多學科性的具有基本社會功能的“社會傳播學”。正因為這樣,所以有人說:“傳播學是個筐,什麼都可以裝”。

(二)認知傳播學形成的經濟社會背景

任何一種科學的學科理論體系的創立、完善和發展,除了重視對它的學理背景研究外,還必須重視對它形成的宏觀經濟背景、宏觀社會背景的研究。加強學理背景研究是解決新創學科在其學科群中的地位問題,加強經濟社會背景研究是解決新創學科形成和發展的必然性問題。

對於認知傳播學顯現和發展的經濟社會背景可概括為五個方面:

第一,從政治和經濟的角度來看,當今世界已經是一個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世界。其主要表現是:1.推進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和改變了世界的政治格局﹔2.世界多極化的趨勢逐漸顯現,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逐漸退出歷史舞台﹔3.國際政治形勢在總體上逐漸由戰爭走向和平,世界各國經濟都能夠按照本國的實際快速發展。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已成為當今時代的主流,它一方面為世界各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機會,另一方面為認知傳播學的顯現和發展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經濟社會環境。

第二,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形態來看,現在人類社會已經是一個信息經濟社會。信息經濟社會是相對於農業經濟社會、工業經濟社會並以信息技術、信息產業為主導的一種經濟社會形態。在信息經濟社會,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信息化程度已成為經濟社會各部門勞動生產力水平先進與否的主要標志、文化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

第三,從社會生產力的角度來看,科技已成為現代生產力系統中的重要因素。現在,就生產力系統來說,不管是基礎性生產力因素,還是滲透性生產力因素,它們都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文化含量,特別是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文化元素已滲透到現代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四,從資源開發的深度來看,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們在最廣泛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已開始了對人類自身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並把對人類自身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當作信息經濟時代的一項重要任務。所謂人類自身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其實質也就是對“人腦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現在,對於“人腦資源”的研究和開發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20世紀60年代認知科學的創立,開啟了研究“人腦資源”的理論大門﹔二是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傳媒經濟理論研究者開啟的“人腦資源”的理論研究。

第五,從國際文化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隨著文化產業在世界各國的不斷振興,一個新的時代——文化經濟時代已經到來。

文化經濟時代的到來,標志著勞動者的素質水平已由信息文化階段升華到知識文化階段,標志著人類傳播也隨之由信息文化傳播為主要內容的大眾傳播轉化為以知識文化傳播為主要內容的分眾化的小眾傳播,標志著勞動者對於傳媒提供的信息不僅要求提高知識信息的含量,而且要求提高知識信息的質量和擴大知識信息的覆蓋領域。

下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