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記者》>>2015·第3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重思新聞業危機:文化的力量【3】

——杰弗裡·亞歷山大教授的文化社會學反思

周紅豐 吳曉平

2015年05月20日11:26  來源:新聞記者  手機看新聞

六、文化的力量和混雜性

成倍增加的新聞業危機話語充斥著純潔與危險、神聖與世俗各種針鋒相對的說法。然而,新聞實踐越來越體現“混雜性特征”。[19]當然,許多學者對博客和推特帶來的“沉浸新環境”做了許多觀察,新聞和信息、編輯和市場、傳受界限被打破,創造了一個公民自我報道的新世界。當發生大規模政治鎮壓和極端自然災害,傳統媒體無法作為時,社交媒體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替代。除此之外,網絡很少能做到報道信息的同時遵循職業規范。

正如巴勃羅·博奇科夫斯基在對《紐約時報》的研究中指出:新技術重新利用了傳統新聞生產方式﹔數字媒體呈現了熟悉的印刷媒體報道方式,在線記者表現出與印刷媒體記者一樣的把關人職業認同。簡·辛厄關於記者博客(J-bloggers)的研究也証實了上述結論。“政治記者博主以高度互動和主動參與的形式廣泛使用鏈接,主要關注其他主流媒體網站,盡管經常會發表各種意見,但大多數記者仍在堅守把關人職責。” [20]辛厄總結新聞記者是這些博客“正規化”(normalizing)的一個要素,在某些方面,加強和完善了傳統新聞准則和慣例。多米尼克·拉索爾莎發現,推特中記者用戶對博客文化消除了偏見。在對紐約奧爾巴尼政治記者的民族志研究中,馬蒂亞斯·利維斯觀察到“記者已經樂於將推特納入新聞生產的過程中”,但他警告說,“用甲取代乙的想法是荒謬的”。即便是在那些最年輕、最常用推特的記者中,新聞專業主義是“討論的永恆主題”,他們拓展而不是背離了傳統速度、准確和負責、透明准則的含義。小型社區新聞網站的研究也關注到了正規化和混雜特質。如尼基·亞瑟最初相信的一樣,“新技術允許公眾自己定義什麼是公共關注的焦點”,而不是依賴“傳統新聞的傳播內容”。通過研究,她發現:“事實並非這樣簡單,商業和專業的雙重沖動加速推動新聞機構左右公民議題。” [21]在對西海岸100家新聞網站的分析報告中,大衛·萊夫寫道:這些網站最初打算做一些不同的事,但還是迫於信息來源、受眾甚至是廣告商壓力,採用更符合新聞模式的新技術……,因為信息來源、廣告和信譽是直接相關的……,被歸為網絡寫手而不是記者不僅會打擊這些人的自尊心,這背后可能威脅到網站運營。

如果對“技術烏托邦”(technotopian)話語有所了解,就不難理解互聯網和新聞可以從敵對關系變成朋友關系。化約論建構了虛假的希望和恐懼,無論技術還是經濟都不能單獨產生社會后果,新聞職業倫理與公民道德是兩者發揮作用的重要因素。和每一項重大技術的出現一樣,網絡引發的社會和經濟動蕩是真實的、具有破壞性的,但其社會后果被夸大了。文化是社會生活的“暗黑物質”(dark matter),不可見卻擁有非凡力量。新聞的文化力量能對抗技術和經濟決定論。文化賦予個人和群體能動性,記者及群體不僅能抵抗危機,而且也會積極修復。越關乎職業核心理念和制度危機,越會引發更多為行業生存而進行的防御戰。幾個世紀以來,新聞職業道德和民主實踐、制度等公民道德纏繞在一起。隻有理解這點,我們才能理解新聞業危機存在的原因。隻有明確了這場危機的文化根源,我們才能重思危機。

七、重建途徑

新聞並沒有面臨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預言的信息變革也並未出現。熱門網絡產品——不管是谷歌、臉書、亞馬遜,或是如《赫芬頓郵報》這樣的聚合引擎,都直接或間接採納新聞採寫模式,否則,就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內容。新聞業創造性的重建路徑還不明朗,但私人企業投入新聞業的混雜法看來不成問題。在美國,全國性私人新聞機構正顯現活力。2011年,《紐約時報》建立收費牆,現擁有75萬電子訂閱量,已經成為全世界訪問量最高的網站。報紙經濟收入惡化、破產的趨勢被遏制了,《紐約時報》的擁有者蘇茲伯格家族也不會流離失所……這是否意味著新聞的政治經濟學新開端?……至少,從全國范圍來看,倫納德·唐尼和邁克爾·舒德森的觀察是對的,“新聞消費者已經可以從指尖獲得更新的新聞資訊……這是前所未有的”。[22]區域和地區報業情況不容樂觀。上百種小城鎮報紙正在消失,城市和區域性報紙的銷量已大量萎縮。由於分類廣告轉向特定博客,當地市場營銷也轉向網絡網絡廣告的競爭壓力成為主要的經濟因素。當然,也有一些是報紙的自身因素。正如克裡斯·安德森和大衛·萊夫所提到的,某些報紙直到經濟上捉襟見肘才轉向混雜。事實上,造成美國本土新聞業走向衰落是很多長期因素造成的。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新聞就漸漸出現閱讀能力退化現象,受眾對長篇大論和非煽情性報道慢慢失去興趣。在互聯網出現之前,許多城市的“一城一報”現象持續數十年之久,國家大型新聞媒體開始成打收購小鎮報紙,煽情新聞和娛樂新聞取代了嚴肅報道,這也造成了地方電視新聞內容上的娛樂化轉變。最終,一些家族經營的區域性報紙也被賣給大型媒體公司。

某些潛在因素造成了區域和地區新聞業的衰敗。即使一開始為創建全國性大報提供了條件,但由於文化的高度同質化,美國人對本地新聞的興趣已經銳減。另一原因是家庭資產的政治經濟因素,在工業時代積累的家庭資產可以支付更加大眾化的媒體。正是存在眾多變量,單一因果分析變得困難,將地方報業衰落原因僅歸結為互聯網的興起,這也是一種化約論錯誤。

然而,不管什麼原因,地方和區域新聞的商業模式已出現問題。為了應對地方報業危機,新聞網站紛紛涌現,這是新聞混雜趨勢的有力証明。但靠大量投入高效聯通、更富創造力的新聞網站是否能挽救地方報業衰退呢?曾為美國新聞業做出貢獻的地方性和區域性媒體也許要退出競爭舞台。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使藝術、教育、廣播電視都成了所謂的公共商品,所以不得不將新聞去商品化。在美國,這種去商品化的努力來自慈善家和一些非盈利性基金,2005至2009年,共投入了12.8億美元資助建設網絡平台。雖然美國政府不可能全面地提高政府補助,但有可能通過稅法改革這樣間接的方式來補償。在美國本土以外,也許地方政府、地區政府和國家政府機構都將參與到網絡平台建設中來。

八、新聞業的表演性

有多少有實力的網站做嚴肅新聞會恪守職業和公民道德?回答這一問題,必須進行最后一個關鍵的理論修正。新聞應被視作解釋而不僅僅是信息,因此新聞不是告知而是闡釋。由於網絡新聞的廣泛性和及時性,新聞觀點引發的公共效應更像是一場表演。新聞話語的空間和時間要素顯著增加。當權威論壇報道公共事件時,就成了全國和國際新聞。是否與上百萬民眾相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事件作出反應。[23]正如菲利浦·邁耶所言:“並不是所有的讀者都需要這樣的新聞,但是……受過良好教育有輿論影響力的,喜歡新聞的忠實受眾總是需要的。”當被問及“如果新聞受眾僅限於這樣的鐵杆粉絲,民主是否將陷入危機?”邁耶說:“根本不會。”[24]如果有影響力的受眾在合適的場合發表看法,那麼重要的新聞觀點一經權威發布必會觸發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能力。回顧一下約翰·奧斯汀的觀點,通過恰當的發表方式,不論是印刷成文,還是在線發布,新聞的文化效應往往都能實現。公民(受眾)會假定他人閱讀、解碼了同樣的新聞觀點,那些社會的中流砥柱也在作出同樣的判斷。舒德森說:“不管受眾多寡,新聞成了一個劇場……。” [25]新聞一直保持著旺盛的文化活力,發布新聞的平台越來越少,嚴肅新聞讀者減少至少數忠實讀者。然而,那些需要引導的公民構成了龐大的受眾群。新聞是不斷上升的螺旋,擁有營造公共輿論和動搖權力的能量,並促使其他機構進行回應。

(作者系:周紅豐:復旦大學社會學博士后流動站﹔吳曉平: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

(本文出自Jeffrey C. Alexander、Elizabeth Breese與Maria Luengo編著的《重思新聞業:文化的力量》(劍橋大學出版社2015年即將出版)一書引言部分。2014年4月,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新書推介會上首次發表。2015年1月,Alexander教授在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及中山大學發表了同題演講。)

注釋:

①ArangoTim. 2014. “In ScandalTurkey’s Leaders May Be Losing Their Right Grip on News Media.” New York TimesJanuary 12: A11; BuckleyChris and Gerry Mullany.2014. “Hong Kong Paper Ousts Top Editor, Stirring Concern.” New York TimesJanuary 31: A4.

②MinderRaphael and Doreen Carvajal. 2014. “Third Spanish Paper Ousts Editor Amid Financial Woes.” New York TimesFebruary 19: A5; RamirezPedro J. 2014. “In SpainFired for Speaking Out.” New York TimesFebruary 6: A23.

③LemannNicholas. 2013. “On Borrowed Time.” Times Literary Review, December 20.

④Knopf; Sanz, Esteve. 2014 “Open Governments and their Cultural Transitions.”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4: 1-15.

⑤NegroponteNicholas. 1995a. Being Digital. New York.

⑥ShirkyClayton. 2008. Here Comes Everybody: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 New York: Penguin.

⑦GillmoreDan. 2004 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Cambridge: O’Reilly.

⑧ShirkyClayton. 2008. Here Comes Everybody: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 New York: Penguin.

⑨ShirkyClayton. 2010. “The Times’ Paywall and Newsletter Economics.” http://www.shirky.com/weblog/2010/11/the-times-paywall-and-newsletter-economics/

⑩MutterAlan D. 2011. “The Value of Journalism, SirIs not ‘Zero’. Reflections of a NewsosaurJune 13: http://newsosaur.blogspot.com/2011/06/value-of-journalism-sir-is-not-zero.html

[11]SchumpeterJoseph A. 1975 [1942].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New York: Harper and Row3rd edition.

[12]ReversMatthias. 2013.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as Performance and Boundary Work: Source Relations at the State House.” Journalism 15(1).

[13]KovacsBill and Tom Rosenstiel. 2007 [2001]. The Elements of Journalism: What People Should Know and the Public Should Expect. New York: Random House.

[14]ReversMatthias. 2013.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as Performance and Boundary Work: Source Relations at the State House.” Journalism 15(1).

[15]SchudsonMichael. 1982. “The Politics of Narrative Form: The Emergence of News Conventions in Print and Television,” Daedalus 111 (4): 97-112.

[16]SmithAnthony. 1978. “The Long Road to Objectivity and Back Again: The Kinds of Truth We Get in Journalism,” pp. 153 in G. BoyceJ. Curran and P. Wingateeds.Newspaper History from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Day. London: Constable.

[17]RyfeDavid. 2012. Can Journalism Survive: An Inside Look at American Newsrooms. CambridgeUK: Polity Press.

[18]BarnhurtKevin G. and Diana Mutz. 1997 “American Journalism and the Decline in Event-Centered Reporting.”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47 (4): 27-52.

[19]ReversMatthias. Forthcoming (a). “The Augmented Newsbeat: Spatial Structuring in a Twitterized News Ecosystem.” MediaCulture & Society;ReversMatthias. Forthcoming (b). “The Twitterization of News Making: Transparency and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SingerJane B. 2005. “The Political J-Blogger: ‘Normalizing” a New Media Form to Fit Old Norms and Practices.” Journalism 6 (2).

[21]Usher, Nikki. 2011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Hands Off! Citizen Journalism as Civic Responsibility,” pp. 264-276 in R.W. McChesney and V. Pickardeds.Will the Last Reporter Please Turn Out the Light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22]DowneyLeonardJr.and Michael Schudson. 2009. “The Reconstruction of American Journalism.”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October 19.

[23]SpenceMichael. 1973. “Job Market Signaling”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7 (3).

[24]Meyer, Philip. 2009. The Vanishing Newspaper: Saving Journalism in the Information Age. Columbia: 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2nd edition.

[25]SchudsonMichael. 2010 “News in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Panic – And Beyond,” in David Levy and Rasmus K. Nielseneds.The Changing Business of Journalism and Its Impact on Democracy. Oxford: U.K. 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