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記者》>>2015·第4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從渠道爭奪到終端制勝,從受眾場景到用戶場景【2】

——傳統媒體融合轉型的關鍵

譚天

2015年05月20日16:33  來源:新聞記者  手機看新聞

二、從渠道競爭到終端融合

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不僅使傳播渠道大增,而且也讓傳播渠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對媒體的管理主要是通過發放牌照對傳播渠道進行宏觀管控,微觀管制上則是通過一系列政策法規來監管。然而,面對新媒體傳播如何做到可管可控?這是一個新的課題。在傳統媒體時代,傳播渠道的管控主要是通過播出終端即頻道(頻率)的播出端口來實施的,把水龍頭一關,水流就過不去了。然而,互聯網的傳播渠道就不一樣了,它已不是一個簡單的物理通道,它不僅僅由通訊網絡的硬件構成,還包括終端上各種應用程序、操作系統、機頂盒、EPG界面、賬號等接口軟件構成。一方面用戶擁有多終端選擇,另一方面OTT讓傳播終端變得復雜起來,甚至左右媒體的融合和產業的變革。“在媒介融合或三網融合的過程中, 革命性終端始終是一個杠杆的支點。找到了合適的支點, 就可能撬動整個產業, 甚至引發一場新的變革。” ①

根據CNNIC統計,截至2014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49億,手機網民規模達5.57億。從網絡視頻用戶終端設備的使用情況來看,71.9%的用戶選擇用手機收看網絡視頻,手機成為網絡視頻的第一終端,其次是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視頻用戶的使用率為71.2%,平板電腦、電視的使用率都在23%左右,是移動端、PC端這兩類主要收看設備的補充。(見圖)

過去,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競爭主要是渠道的競爭,但我們要知道,在渠道之爭的背后其實是權力之爭,是政治權力、經濟權力和文化權力的爭奪。在中國互聯網發展二十年裡,出於扶持互聯網的發展,政府對於新媒體傳播渠道的管制是相對寬鬆的,或者說對新舊媒體傳播渠道的管制是不對等的。盡管廣電總局也通過發放網絡視聽許可証的方法進行准入管理,但互聯網企業可以通過各種新技術和合作方式,輕易繞過牌照管制的障礙。憑借先進技術和網絡開放的優勢,加上資本力量的推動,在新舊媒體的競爭中互聯網電視逐漸佔據了上風。反觀原本擁有內容優勢的傳統媒體,由於受制於舊有體制和單向渠道,在步步為營的守勢下逐漸落入下風。當今世界的傳統電視都在衰落,網絡視頻、手機視頻、OTT正在分流電視台和有線網絡的觀眾,目前我國視頻用戶規模已達4.33億。而有線電視用戶開始流失。2013年電視台廣告收入1302億元,增長處於停滯狀態,2014年的廣告收入已經開始下降(數據沒公開),有人稱2014年是電視台走向衰落的起始元年。

對此,2014年6月以來廣電總局開始對互聯網加強監管,規范牌照商的行為,清退不合規的市場主體,整治OTT盒子等智能終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互聯網電視的快速無序發展,但是從長遠來看,在技術上、業務發展趨勢上,互聯網電視是不可逆轉的,未來數年互聯網電視仍會保持相當的增長速度﹔堵塞的監管辦法可以延緩發展的速度,但是改變不了其發展的趨勢。廣電總局的監管,一方面維護健康的互聯網生態,維持公平對等的競爭環境,另一方面也為傳統媒體轉型爭取時間,為電視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創造機會。那麼,融合的制高點在哪裡?筆者認為在於終端!面對互聯網,傳統電視無論是打造新的傳播渠道或構建新的平台,都是不太容易的。前者通過有線電視網的雙向互動改造,效果甚微,后者通過打造CNTV、芒果TV等網絡平台,工程巨大能否成功且不說,就目前而言與BAT三大平台相比遠不是一個數量級別。筆者認為,廣電選取終端融合來實現局部突圍不失為一種有價值的選擇。

終端融合有兩個途徑:一是在有線電視網絡的互聯網改造,實現終端開放,融入更多的互聯網服務,形成“渠道+服務”的產業鏈。“融合業務平台既提供傳統廣播電視業務,也提供互聯網業務(OTT)。廣播電視業務通過廣播通道傳輸,互聯網業務通過寬帶通道傳輸。終端必須與前述環節聯動才能實現融合業務的最終接收與呈現。” ②二是以優質內容對接終端應用,形成“內容+服務”的傳播鏈,如“搖一搖”、“掃一掃”等T2O或 O2O模式。目前,不少電視節目已在做這樣的嘗試,讓觀眾在收視節目的時候用手機來進行互動,實際上是把電視終端與移動終端進行融合,把觀眾變成用戶,把內容變成服務。盡管還是小打小鬧,但不少互聯網創新不都是從小變大的嗎?終端融合的背后其實是服務融合、觀念創新,是把傳播渠道互聯網化,把播出終端接入用戶。

目前電視面臨的挑戰是,PC端和移動端已失去,TV端也難以掌控。TV終端(包括一體機、盒子等)智能化正普及和規模擴大。未來智能電視終端用戶將可以隨意收看互聯網視頻。電視對渠道和終端的爭奪,光靠牌照來保駕護航是不夠的,筆者認為一要靠服務,這方面在體制、資金、技術等各方面制約下廣電的優勢沒有發揮出來,但一定要去做!一定要想方設法把互聯網的人才和理念引進到自己研發隊伍中來,或與互聯網企業深度合作。二要靠內容,一方面渠道離不開對內容的依附和需求,另一方面沒有運營的內容是沒有價值的。那麼,視聽應用與移動終端又是如何融合呢?中國傳媒大學金夢玉教授等提出融合的路徑選擇是:(1)跨屏跨網,多屏合一﹔(2)立足終端,強調服務﹔(3)融入“社交化”傳播﹔(4)刺激“多維度”感官﹔(5)善用移動新科技。③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家”仍然是人們心靈的港灣。根據CNNIC統計,從不同設備收看網絡視頻的場所來看,“家裡”是收看網絡視頻節目的最主要場所,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的收看比例都在87%以上,手機的使用率也接近80%。這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互聯網電視的發展前景,家庭是人們娛樂休閑的主要場所,電視作為家庭娛樂的中心,尤其是能自主選擇節目和收看時間、擁有良好收視體驗的大屏幕互聯網電視,必將成為未來網絡視頻節目收看的重要設備。(見圖)

未來的電視必將成為連接TV、PC和移動的多終端大視頻,平台+內容+終端的方式會成為未來視頻行業的主流。毫無疑問,構建新型主流媒體,先要打造一個社會化、移動化、智能化的融合終端,它既是信息流、關系流、技術流、資金流的匯合點,也是社會資本和傳播權力的轉換器,更是我們爭奪受眾服務用戶的價值基點和邏輯起點。而在這個節點上有一個重要的東西就是場景。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