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后版權獨播時代”的生存模式
(一)“版權核心”要求企業內部結構優化
對於廣電衛視而言,湖南衛視與芒果TV形式上的分割,實則為更深度的融合,尤其是在“版權獨享”后,因為版權的唯一性,如何實現版權價值的最大化,實現最大的邊際效益,這就要求在同一集團下節目能夠自由流通。平台的統一方便了傳統衛視(湖南電視台)與互聯網電視平台(芒果TV)在內容上的協調統一,完成從外到裡的整合營銷與定位,打造出了輻射傳統與新媒體的傳媒旗艦。對於優酷而言,外部的版權壁壘直接打亂其內部部門的優先順序,技術服務和文化創新成為新的領頭羊。其內部的組織架構同樣必須優化升級,以“多屏戰略”為服務宗旨,向去中心化的“多屏文化娛樂生態系統”全面升級。集成六大部門、九大中心,以拓寬技術、創新文化為手段,達成盈利目的。可見“版權獨享”就像一個導火索,其蝴蝶效應直接或間接地要求廣電衛視盡快實現台網聯動,視頻網站更優架構。
(二)主打“社交張力”
生活媒介化的當下,人與人點對點的交流方式愈來愈多地向點對媒介的方式轉變著,受眾已經不滿足於媒介僅僅扮演娛樂提供者的角色,還要求其同時扮演服務提供者的角色。在“虛擬社交”主導的媒介時代,各主流傳媒集團均向“泛社交化”發展,利用社交捆綁用戶,提供服務,增強粘度。在版權節目資源的博弈上,芒果TV和優酷開始走向同質化,因而,雙方的內容創新並不能拉開明顯的差距。但在社交化方面,優酷明顯更勝一籌,優酷與各類SNS平台展開長期合作,依據用戶碎片化消費習慣定制的自制短片,在技術支撐下,能夠輕鬆實現各平台轉發、分享。而芒果TV作為互聯網平台的新秀,湖南衛視在社交方面因為天生的平台限制並不能為其提供優勢的資源,短期內,除了在版權幫助下將優質綜藝節目變現為芒果TV的忠實活躍用戶,還需要打好社交這張牌。
(三)資本邏輯下強強競爭格局
版權本身就擁有“人權”與“私權”兩大屬性,1983年之前,中國大陸地區,為了與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匹配,中國大陸版權法更強調其“人權屬性”。改革開放后,市場機制的建立要求確立版權的“私權”屬性,中國才逐漸賦予版權商品屬性,以便於其在市場中流通。可見版權本身就是市場的產物,而市場的運作離不開資本,所以當這場角力把重心放在版權上時,我們亦可以推導出這是一場關於資本的博弈。資本可以購買優秀視頻節目的版權,變現為平台建設、大制作的自制節目、電影等,因而,在“后版權獨播”時代有一條清晰的資本邏輯橫挂在其中。資本更雄厚的一方把版權作為武器,在受眾中大肆“圈地”,弱勢一方隻能在“馬太”循環中選擇合並或者滅亡,因而在傳統媒體和互聯網媒體兩個場域裡,除去官方欽定的發聲機構,湖南衛視+芒果TV已經與優酷+土豆形成了實力的兩極。這種強強的競爭格局充斥著資本的角力,互相平衡間又博弈著。
參考文獻:
1.王燁.淺析電視媒體與網絡媒體融合發展之趨勢[J].當代電視,2004(12)
2.鄭媛媛.韓國電視劇盛行對中國電視劇產業的啟示[J].才智,2014(27)
3.本期專題:全媒體雲平台建設與運營[J].電視技術,2014(18)
4.李巍.論互聯網時代廣電網絡的平台戰略[J].電視技術,2014(18)
5.王建新.鳳凰衛視創新平台應對全媒體挑戰[J].電視技術,2014(18)
6.毛燁.贏享三網——網絡電視台建設之路[J].現代電視技術,2010(10)
7.趙子忠.電視新媒體之網絡電視台[J].廣告大觀(綜合版),2010(11)
8.文遠竹.淺析我國網絡電視台的困境及出路[J].電視研究,2010(12)
9.羅聳,張玲,孫曉丹.財經報刊與新媒體融合初探[J].中國報業,2007(04)
10.中國媒體融合高峰論壇舉行[J].城市黨報研究,2008(06)
11.顧澗清.在媒體融合中彰顯力量[J].青年記者,2008(36)
(作者系廈門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