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5年第4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新聞聯播》對核心價值觀的新聞表達【2】

潘潔

2015年08月24日10:01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一、“他們”撬動《新聞聯播》議程設置的“鐵板”

荷蘭符號學家托伊恩·A.梵·迪克(Teun·A.Van·Dijk)在《作為話語的新聞》一書中談到,新聞中信息相關性的倒金字塔原則構成了作為話語的新聞的宏觀結構。這意味著,新聞的播出順序成為一種符號,新聞播出的先后順序與新聞的重要程度成正比。

這與現代傳媒的議程設置功能不謀而合。傳媒在新聞報道和信息傳達活動中賦予各種議題不同程度的顯著性,以此影響著人們對周圍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研判。《新聞聯播》作為國家政權意識形態的主流陣地,在議程設置方面已然形成了獨特的“內容生產線”。“播什麼,先播什麼,在什麼時段播,播多長時間”的背后隱藏著中國特色的信息傳播規律,反映的是宣傳部門固有的傳播模式。

這個“鐵板”近來有所鬆動。2015年伊始,《新聞聯播》在議程設置方面表現出了不一樣的意味。

1月,三分之一的頭條,國家領導人行程、重要會議讓位於《行進中國·精彩故事》﹔2月,大型街頭採訪《你為誰點贊》讓人們在節目開篇就看到老百姓憨厚的笑容,聽到他們朴實的語言,並向自己心目中的“好人”豎起大拇指﹔清明期間,由抗日英雄的后人吟讀《重讀抗戰家書》,讓人們在第一時間聽到了這些塵封多年、飽蘸愛國情懷的血淚家書。基於這些報道,《新聞聯播》又回歸到市民日常生活的話題中,網友紛紛通過微博、微信留言贊許。

值得一提的是,2月22日,當絕大多數觀眾沉浸在全家團圓的喜慶節日時,頭條《隻為多看你一眼》卻向人們展示了不辭冰雪、跨越半個中國的夫妻團圓,扶老攜幼、掐著時間在站台相見的母子團圓,甚至是擺動“紅絲巾”一晃而過的轉瞬團圓。網友“小飛魚”說:“視頻中紅絲巾從車窗中飄出來,那位丈夫專注欣喜的目光,讓我第一次覺得紅絲巾那麼漂亮。一條紅絲巾,相聚6秒鐘,太感人了。”

法國哲學家杜夫海納說:美的對象比其他任何對象都更直接地把握我們,感動我們,因為它既是感性的,又是有意味的。

這些在《新聞聯播》頭條中出現的面孔不是最美的,出現的聲音也不是最動聽的,但是“他們”確實是有意味的,讀懂這種意味,挖掘這種意味,尊重這種意味背后強大的精神支撐,也是對議程設置獨特內涵的另一種詮釋。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