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用唐代詩人岑參的這句詩來形容當下“媒體電商”的熱鬧景象恐怕再准確不過了。2013年7月2日正式啟動的央視網商城號稱是第一個提出“媒體電商”概念的,此事無從考証,不過,確實是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媒體電商”才開始成為一個熱詞。而2014年10月,“中國報商聯盟”的成立,則可視做“媒體電商”成為媒體轉型的新寵,正逐漸走到媒體轉型舞台中央的標志性事件。
媒體電商化的模式分析
“媒體電商”這一概念目前尚無准確定義。因為定義的缺乏,所以當下媒體從事電商業務的模式五花八門,每個主體都標榜自己是“媒體電商”。
廣告直銷。這種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一些商貿公司從2014年開始依托各主流黨報做的各種形式的展銷會,如“虫草直銷會”“鑽石特賣會”。此模式一般為:商貿公司整體提供一定數額的廣告費和銷售佣金給報社,報社參加活動主辦並提供版面資源對活動進行宣傳,最后以舉辦一場規模較大的直銷或特賣會為高潮,並在一段時間內在全國各地黨報巡回開展,賺得盆滿缽滿。從本質上說,這種形式隻能算是直銷會,不是電商。報社對產品渠道、質量、價格、消費者等基本沒有參與,賣的還是廣告,隻不過從提供廣告版面,上升到提供公信力和銷售分成。這種模式,從長遠來看不可持續,同時,對報社品牌公信力的透支也是相當厲害。
代銷分成。這種模式的主要代表是媒體和房地產公司合作的分成。具體為:房地產承諾一定量的廣告投放,報社對房地產項目進行全方位宣傳,按一定比例賺取項目合作期內的房產銷售提成。這種形式,從本質上說,只是代銷,也不是電商。報社對產品渠道、質量、價格、消費者等基本沒有參與,賣的還是廣告,隻不過從簡單的收取廣告費,變成了以效果收費,這有點像網絡廣告的按點擊率付費。這種模式,從長遠來看也不可持續。同時,房地產本身有諸多專業性,媒體做的還是廣告營銷這一塊,無法把控核心,無法形成銷售閉環。
二維碼分成。最具代表性的是阿裡巴巴推出的“碼上淘”,類似的模式還有《華西都市報》的“魔碼”。有關分析人士認為,“碼上淘”重新發掘報紙價值,或許意味著一個新的開端。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報紙基礎“流量”日趨下降,引流的效果自然也是日趨下降,所以,“碼上淘”很難有太大作為。更有分析者認為,碼上淘只是淘寶版形式的變化,傳統媒體除了分到不足廣告版面費的分成外,所有數據都歸淘寶,不能為報社轉型帶來更多突破,因此,“碼上淘”並不能說是傳統媒體在電商上的一次突破。
垂直電商。垂直電商是指深化運營某一細分市場的電子商務模式。通常這類電子商務網站旗下商品都是同一類型的產品。這一類型的媒體電商主要是由專業媒體創辦的,如汽車媒體網站汽車之家,本來是一家汽車垂直資訊網站,后來做了汽車電商,並赴美上市成功。如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的鞋包世界網,《香港商報》的愛購商城,《廣州日報》入股的家居電商等。
社交電商。社交化電子商務,是指將關注、分享、溝通、討論、互動等社交化的元素應用於電商交易過程的現象。社交電商既體現在消費者購買前的店鋪選擇、商品比較等,又體現在購物過程中通過即時通訊應用、論壇等與電商企業間的交流與互動,也體現在購買商品后消費評價及購物分享等。《中國新聞周刊》利用微博賣茶葉,這種方式不僅成本小,而且也能獲得利潤。
水平電商。水平型電子商務網站主要是提供多行業產品的網上經營,這種類型的網站聚集很多類別的產品,類似於網上購物中心,旨在為用戶提供產品線寬,可比性強的商業服務。這類媒體電商如威海報業集團旗下的半島海洋商城,《成都商報》旗下的買購網,《都市快報》旗下的快抱網,《海峽導報》旗下的無空間超市,深圳報業集團的電子商務平台深商e天下,廈門日報社旗下的晨報超市等。這些平台分為物業型的,如《海峽導報》旗下的無空間超市﹔銷售型的,如廈門日報社旗下的晨報超市。這些平台一般都自建電商網站,利用媒體版面、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線下活動等立體引流,有些還成立獨立公司進行運作,有些還自建物流。
電商服務。電商服務是指媒體成立為電商企業服務的項目或平台。如“深商e天下”,平台由深圳報業集團主辦,覆蓋深圳六大類市場主體:電子商務交易平台、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網上商城、網店、傳統企業和公共服務機構等,深圳報業集團不但自己做電商,還服務深圳企業電子商務轉型。廈門日報社旗下的晨報超市也和軟銀中國投資的趣活美食送合作,承接大眾點評、淘點點、美團等的業務,致力於餐飲O2O的落地實現。
處於媒體轉型的時期,傳統媒體要將自己積累的讀者資源“變現”,基於這樣的認識,“媒體電商化”正成為傳統媒體轉型的新寵。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