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8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從彈幕看群體傳播時代傳播主體的心理特征

肖瑋頡

2015年09月09日14:18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所謂彈幕,就是指視頻播放器上方飄過的評論文字,由觀看視頻的觀眾邊看邊發評論而形成。彈幕傳播現象是一個典型的群體傳播案例。彈幕傳播涉及到用戶的自戀情結、消除孤獨感欲望、打破傳統規則的快感以及游戲的心理,由此可以進一步認識群體傳播的特性,從傳播主體的角度來認識與理解群體傳播時代。

關鍵詞:彈幕﹔群體傳播﹔心理特性

“女主就是女主,就她自己有發飾”、“為什麼唐代的才人頭發是黃色的?”、“熬夜看武媚娘,求陪吃宵夜”……近幾日,如果我們選擇愛奇藝、優酷土豆播放視頻時,我們會發現,這些網站都在視頻播放器的旁邊增加了“彈幕”這一選項。隻要觀看影片的觀眾點擊這一選項,就會看見無數的“吐槽”從視頻上一飛而過。有些“吐槽”甚至影響了視頻的正常播放。即便如此,選擇彈幕的還不僅僅有視頻網站。早在幾個月前,《秦時明月之龍騰萬裡》《小時代3》《繡春刀》等影片上映時,許多影院開設了彈幕專場,邊看電影邊玩“彈幕”便開始在年輕人群中火了起來。群體傳播時代已經來臨,彈幕傳播也是群體傳播的一種典型表現。近幾個月以來,彈幕在青少年群體中的流行,這使得我們有了新的角度認識群體傳播的特性。

一、何謂彈幕

彈(dan)幕一詞原意指的是火炮提供的密集炮擊。后來這個詞被用到了動漫文化中,某日本動畫網站播放器增設評論的功能。觀眾在這些網站上觀看視頻時,就會看到有許多的“吐槽或者評論”疊加在視頻上飄過,它的形式和內容很像彈幕射擊游戲,此后,“彈幕視頻”就因此得名[1]。

據愛奇藝2014年12月的統計數據,目前,已有40%的愛奇藝用戶在觀看視頻的時候會打開“彈幕”。而在這些用戶當中,90后、00后的比例佔到了80%。可見,“彈幕”已經成為了青少年觀看視頻時互動交流的常用工具之一。

二、彈幕現象是群體傳播的一種典型形態

隨著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形式的流行,一個“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已經來臨。有的學者稱這個時代為“群體傳播”時代。在這個時代裡,群體之間的傳播為非制度化、去中心化的、缺乏管理主體的傳播行為。這種傳播帶有自發性、平等性、交互性、信源的不確定性。這些都是群體傳播時代,傳播行為的主要特征。群體傳播的內容強調多樣性、沖突性和戲劇性,從頭到尾充滿情緒化和非理性的特點[2]。

彈幕視頻就是群體傳播的一種典型的形態。從定義上來講,彈幕的發布就是非制度化的、非中心化的、缺乏管理主體的傳播行為,彈幕的傳播特性也具有自發性、平等性和交互性。

從內容上來講,彈幕視頻的內容完全彰顯了群體傳播的特性。網友們幾乎能夠從任何彈幕視頻中找到可以惡搞和娛樂的素材,他們看到的以及想要看到的都是有娛樂性的畫面。由於群體傳播的內容具有多樣性、沖突性、戲劇性,因而就內容而言,彈幕現象就是群體傳播的一種表現。

三、“彈幕”用戶的心理特征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互聯網與文化產業出現了進一步的融合,因此出現了彈幕視頻。以前的影視劇往往只是被動觀看的文本,而現在,它更多地稱為大家主動詮釋和分享的話題,這其中可以看出移動互聯網時代社會心態的改變。

1.孤獨感消除、共享觀看的內容

學者謝梅的通過研究“彈幕視頻”發現,觀看以及發布“彈幕”這一行為,能給使用者帶來心理的滿足以及孤獨感的消除,與此同時,還能為觀眾營造一種“共同觀看”的感覺。彈幕隨著視頻一邊播放一邊滾動,用戶可以獲得與他人即時交流的“錯覺”,觀看視頻的同時就像在和成千上萬的網友進行閑聊一樣[3]。這種實時交流的感覺,有利於觀眾孤獨感的消除。其實,與電視那種“家庭共享型”媒介不同,手機、平板電腦等“私人專享型”媒介意味著同時實地觀看同一內容的人數變少。“小屏”的誕生與普及直接導致了用戶觀看視頻時孤獨感的增加、並且急切地渴望與他人分享觀看感受的心情。彈幕就是在“小屏”時代用戶擺脫孤獨感、與他人分享感受的有效利器。

下一頁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