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8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語言是橋還是牆:方言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探析

金  宇

2015年09月09日14:59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方言類電視新聞節目可以更加貼近群眾,更加適應本地居民生活的語言表達,但是隨著各大電視台收視率競爭的進一步提升以及國家政策的實施開展,這種方言廣播電視節目,逐漸呈現低俗化、小眾化、地域化的發展趨勢。因此對於方言的運用是橋還是牆,得到了眾多媒體專家和學者的注意與研究。本文首先探究方言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出現的動因,繼而分析方言類廣播電視節目的特征,再具體的分析方言電視節目存在的“橋”的作用,以及其存在的“牆”的作用,從而對如何改革方言廣播電視節目提出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方言﹔廣播電視新聞﹔優勢和障礙

方言在廣播電視節目的應用最早可以追溯到電影、電視劇和小品中,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一部方言電影《抓壯丁》受到了當地民眾的喜愛,從而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風靡起來。從而開創了在我國電視節目中應用方言的形式。再比如曾經家喻戶曉的在中央元旦晚會由宋丹丹、黃宏表演的小品《超生游擊隊》,就是將我國的方言應用其中,從而更加的貼近生活實際,受到了大眾的喜愛,直到今天方言類節目依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由此方言類電視新聞節目也開始出現,例如杭州電視台在2004年推出的《阿六頭說新聞》就開創了方言類新聞節目的發展先河,以及后期的湖南衛視的《越策越開心》,山東齊魯衛視的《拉呱》等方言新聞節目開始在各地方電視台興起。但是隨著其不斷的發展,方言新聞節目也相應地出現了一些不良后果,造成了地方發展的阻礙,因此未來方言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成為了各大傳播學者和電視新聞研究者的一大課題。

一、推動方言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發展的因素

1.豐富的地域文化的支持

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和人口眾多的國家,各個地區在中華五千多年的發展中,形成了豐厚的地域文化底蘊,因此方言作為地方文化的重要組成,是一個區域發展的重要載體,因此在這種多樣的地域文化的支撐下,方言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可以更好地面對地方的受眾,可以更好地貼近群眾的生活、可以更加深入地應用地方的文化特色等優勢不斷地發展起來,並成為地方廣播電視收視的保障。

2.分眾化傳播理念的發展

在新聞傳播的理論中,對“分眾”的研究逐漸深化,一些學者認為今后廣播電視的發展應該更加趨向於地方化和地域化。並且由於地域環境的發展,人們對於大眾的興趣逐漸弱化,而對於自身利益的關注逐漸明顯,從而促使將普通的“大眾”逐漸地分化成由統一利益和價值組成的“小眾”。因此各個地方電視台一方面抓住人們的心理需求,一方面受到建設技術、經費和新聞資源等的限制,為了更好地迎合區域的受眾需求,所以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應運而生,並得到了大眾的支持和喜愛。

3.媒體競爭的推動

隨著我國廣播電視台的市場化以及改革的不斷深入,廣電總局對於電視台的直接管理權利逐步下放,各個地方電視台將市場發展的模式應用到電台的建設中,因此在經濟效益的推動下,各個地方電視台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主要表現在:一是地方電視台沒有辦法像央視、省級電視台那樣擁有豐富的新聞資源、制播技術、資金等支持﹔二是地方電視台會受到節目播出的限制,隻能在本地方的衛星收視中進行播出,所以在這種形式下,地方電視廣播新聞節目為了發展節目的特色,適合本地節目競爭的發展實質,促使了方言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

下一頁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