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中国报业》>>2014年·第1期

同城报纸同质化竞争“短板效应”

——从《辽西商报》转型周刊说起

孟嘉多

2014年01月23日15:08    来源:中国报业    手机看新闻

2014年1月1日,在一片“网络时代报纸不会消亡”的乐观声中,一张覆盖五个城市、曾经红红火火的地市级报纸——《辽西商报》结束了20多年的运作模式,它将不再以每天出版的日报形式出现,而是暂时缩水成周刊,留住来之不易的刊号。

辽西商报的转型固然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环境冲击的结果,也是长期积累的弊端和体制等问题的集中爆发,而作为三线城市的报纸,它在城市有限的盘子里竞争,由盛及衰,直至缩水转型,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 曾被视为报业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

《辽西商报》是锦州报业集团下辖的三张报纸之一。锦州报业集团旗下的《锦州日报》、《锦州晚报》、《辽西商报》定位各自不同。《锦州日报》是当地党报,《锦州晚报》作为地方性都市报,主打民生牌,而《辽西商报》则主打经济牌,目标辐射锦州、盘锦、阜新、朝阳、葫芦岛、辽西五市,旨在成为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实就三线城市而言,辽西商报的创办并不占据地利。辽西地区在全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只是锦州辐射辽西五市,商业相对发达。辽西商报立足锦州,辐射另外四座城市,核心是个“商”字。锦州报业集团领导也对辽西商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寄予厚望。创办初期,报社曾对成都商报、深圳商报、温州商报等国内著名商报进行了调研。2006年,成都商报年广告实际收入逾7亿元,而深圳商报对体育赛事预测的准确率闻名天下,温州商报作为遍布全国的“温州人家乡的报纸”也深受欢迎。这些报纸都打破了地域的局限,发挥了巨大影响力,并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给集团办好辽西商报打了一针强心剂。

辽西商报在最初创办之时,紧紧围绕“商”字做文章,开辟了“辽西商人论坛”、“老板沙龙”、“逛市场”、“游天下”等栏目,着眼点是辽西五座城市的商业信息。当时办报的思路明确,目标读者定位为辽西地区的白领阶层、商务人士。报社在与各城市合作过程中,也得到了市领导的大力支持。辽西五市的实际发行量曾达到近5万份,2002年,年广告总量接近400万元。可以说,创办初期的辽西商报处于向上发展状态。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