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08年至今,我国各地新农村建设火热展开,这不仅给“三农”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同时也给媒体提供了一个大展拳脚的新平台,尤其是专业的对农广播,以其专业性、可听性、接近性等专业特质,在引导、宣传新农村建设方面,更是具有得天独厚且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全国首家省级专业对农广播电台——陕西农村广播为例,分析了对农广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速信息互动频率;促进惠农新政落实;推进农民致富增收;促进农民观念改变;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信息提速;政策落实;观念改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上升到了国家的发展战略。温家宝总理曾说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给“三农”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同时也给媒体提供了一个大展拳脚的广大区域。
媒体,尤其是广播媒体,作为对“三农”传播最有效的传播载体之一,如何宣传和推动新农村建设,就成为必须重视且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对农民观念变革、农村生活富裕、城乡差异缩小等等情况,广播媒体该做出如何的调整,发挥怎样的作用,成为每一个广播工作者,特别是对农广播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全国十多家省级专业对农广播应运而生,为广播人迎来了服务“三农”的良好契机:全天候关注、细微处关怀、立体式互动紧贴型服务。这些全新传播模式和观念,让广大农民听众找到了“娘家”,短时间内,各地省市级的电台纷纷开设了专业的对农广播,并且迅速在当地掀起了一股“收听热潮”,各频率的收听率、市场占有率、到达频次比率、听众忠诚度等各项指标都迅速占领了各地收听市场的榜首。各地专业对农广播在吸引广大农村听众的同时,也为新农村建设发挥了一定的宣传服务功能,广播媒体的传播优势也得以充分体现,魅力不断彰显。尤其是陕西农村广播的平均收听率[1]和平均占有率均名列陕西各台榜首。本文将以陕西农村广播为例,具体分析。
一、信息传递迅速,提速农民与外界互动频率
现代化的理论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曾描述道:“大众媒介给人们带来有关现代生活诸多方面的信息;给人们打开了注入新观念的大门,向人们显示新的行事方式,显示有助于增进效能感的技术;启迪并探讨多样的意见,刺激并加强对教育流动性的期望。[2]”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背景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听众的生活方式、生产样态、生存环境等等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一方面是社会信息的井喷式涌现,一方面却是农村信息闭塞、新技术推广滞后等之间产生的矛盾,给农村受众在信息的集纳、整合、筛选等方面,造成了困惑和困难。纵观众多媒介,唯有广播以其快速、便捷、无处不在、零门槛的优势,有效解决了信息传授双方“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对农村受众而言,收听广播不受时空限制,成本低、方便快捷、信息量大、伴随性强。因此,陕西农村广播开播三个月,省内一些城乡就出现了收音机脱销的状况,“科技文化下乡”、“科技大篷车”等活动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听众,“陕西农村广播首届农民春节大联欢”活动,更是吸引了十万农村听众赶往礼泉县袁家村的活动现场。听众形象地说明收听广播的体会“一省一费”——省了电钱费了电池。
陕西农村广播自开办以来,在陕西关中地区农村中享有声誉,当地农民已经形成“没事听农村广播,有事找农村广播”的习惯,甚至有听众形容“一日不听农村广播,就像饭菜盐不足”。久违的广播升温、受众回流现象,充分体现了广大农民听众对陕西农村广播的极度需求和认可,也为陕西农村广播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二、涉农政策法规宣传,促进惠农新政落实
由于多年来形成的城乡二元文化结构体系,造成了现有农村文化传受体系落后、信息沟通渠道壅塞等问题,即使在新农村建设设施的今天,农民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得到了提升。但是,传播信息数量有限、受众理解力较低、政策传播管道不畅等现状,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各项利农惠农政策的传播、落实和推进。
针对这一现实,陕西农村广播以“为农民说话,听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为办台宗旨,推出了多档指向清晰、定位准确、覆盖面广的节目。
节目设置上,有帮助听众解决法律问题的《900维权在线》;送科技到田间地头的《农科新干线》;喜闻乐见的戏曲节目《戏曲百花园》和《900点戏台》;海量信息传递兼舆论监督实施的《小康直播室》;晚间夜话节目《今夜心语》等。
这样一来,涉及“三农”的大事小情,农民听众都能在第一时间获知,甚至一些不甚明了的问题,也能通过农村广播得到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诸如“一号文件”、减免农业税、各种补贴政策、城镇化建设等惠农政策和措施,陕西农村广播发挥各类节目的优势专长,进行专业化、立体式、多层面、深入浅出地解释,从而有效地引导听众正确理解政策、合理使用权限、积极应对转变,让政策在听众心里扎根、在农村顺利有效贯彻落实。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