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发挥议程设置功能
传播学中认为,传播者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发挥议程设置功能[2]影响受众。作为在农村媒介中占有绝对优势的对农广播而言,议程设置功能的充分发挥将会进一步提高节目的质量,并且增强受众对媒介的信任度。发挥议程设置功能需做好以下几方面报道:
(一)典型报道
在对农广播节目中,要避免出现高大全式的人物,这样的人物既不现实又脱离了农民听众的生活。也有人认为在对农广播中根本不需要典型报道,认为农民听众根本不关心这样的报道。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关键在于怎样把典型报道做的好听、耐听。1.选择的典型既要有独特性又要具有普遍意义。这看似矛盾的命题,在对农广播节目中却是一个可以实现的观念。对农广播报道的典型通常是农村的致富能手或是致富领头人,农村受众的基本生活模式非常相近,在一地一村成功的独特做法,很可能在他地他村也奏效,因此在典型的选择上就需要注意将排他性和大众性相结合。这样的题材既与农民听众的生活紧密结合,又具有独特的新鲜性,从而达到宣传典型的目的。2.报道的手法既突出优异性又避免空谈阔论。这是对农广播节目报道典型时所应遵循的基本表达规律。优异性是这个典型之所以成为典型的特质所在,必然是报道的核心和重心;同时要注意抓住典型优异性的细节或是可操作的环节进行报道。这样的报道手法既避免了空谈,又可以传递致富信息。3.报道语言既要亲切自然又不可流于表面。对农广播所选取的典型都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因此,在报道上尽量多用当地农民听众听得懂的语言,甚至是方言土语,让听众能听得明白;同时,又要把事情说得深入浅出,不是简单的说明“谁在哪儿发生了什么事情”就算做了典型报道,要用听众听得懂的语言,塑造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典型。
(二)舆论监督
一谈到舆论监督多数情况下都会被认为是新闻节目的本职,其实专业的对农广播作为直接面向广大农民听众的媒介,更需要对农村中发生的社会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曝光反映,这也是“为农民说话”的一种方式。1.舆论监督的采访公平、公正。农村的法制环境和生活场所与城市有着本质不同,因此对农广播在做舆论监督时一定要将“公”字摆在首位,尽量采访到所有当事人,给每个人以公平的话语权。这样才能在农民听众心目中形成一个公正合理的印象,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2.舆论监督的语言客观、有理。农民听众的接受能力和水平有限,因此对农广播的舆论监督节目的语言在保证农民听得懂的情况下,要注意语气的客观性和评述的合理性,让农民听众真正觉得心服口服,才能有利于矛盾的化解。3.舆论监督节目形式丰富、多样。对农广播节目的舆论监督节目办不好就可能成为板起面孔教训人的说理节目,这样既达不到监督的目的,又可能造成受众的流失。因此对农广播的舆论监督节目可以采取多种节目形式,尽量避免使用单一的记者述评或是主持人述评等形式。可以直接由听众通过热线电话、短信来加入讨论;可以设计一些特定人物通过聊天或讲故事讲明一个道理;还可以通过俗语、顺口溜等广大农民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评述等。
对农广播节目的采编规律简言之就是要牢牢抓住“农”的特色,把节目做的好听、动听,让农民听众喜欢听、经常听进而形成稳固的收听习惯。作为传播者心里装着农、眼里看着农、脑里想着农、笔下写着农、嘴里说着农,自然就能做出为农、向农、爱农的好节目。
参考文献:
[1] 王振业,方毅华,张晓红.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规范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2] 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新闻出版》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M].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