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与写作》>>2014年·第7期

梁衡:让新闻的世界各就各位

高海珍

2014年07月15日14:20    来源:新闻与写作    手机看新闻

梁衡,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曾荣获全国好新闻奖(中国新闻奖前身)、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历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等。

梁衡,从最基层的驻站记者开始,38年的工作生涯中,他在记者、官员、作家、学者的多重身份中交织前行。不管是哪种身份,他都成就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人们介绍他时,总是在他的官职前加上“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但是,正如他的诗中所写:“文章千古事,纱帽一时新。君看青史上,官身有几人。”官职像流水,瞬间即过,而思想却像陈酒,时间愈久,味道愈醇。

时至今日,他的著作共90部,关于新闻理论的著作共有12部,大到宏观的新闻原理,小到微观的采访技巧,不仅为新闻划出一片独有的天空,也为这片天空安上了“定位系统”。

他倡导写“大事、大情、大理”。今日采访梁先生,限于篇幅,我们只能在他的“大理”中取其一角,梳理一些与新闻相关的、填补研究空白的原理。

深挖细究,完善“新闻”的定义

记者:关于新闻的定义,历来已有多种解释,您对此也深有研究。有很多人不解,您无论是做记者、副总编还是副署长,都是实践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为何要在“新闻”的概念上花费如此多的精力?

梁衡:大凡研究一门学问,绕不开的就是对概念的厘清,这是研究的起始点,起点错了,接下来的研究就会走弯路。同样,研究新闻原理,必首提“新闻”的概念。概念不同,从概念延伸出来的内容、功能、目的、效果、方法就都不同,对实践的指导力度更是大相径庭。这么多年来,大量学者在探讨新闻的概念,目的也是希望更逼近新闻世界的真理。

记者:新闻界曾经流传很广的是陆定一同志的那个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您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新闻是为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传递。这里您增加了“受众”、“信息”和“传播”三个要素,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梁衡: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传播的方式和手段必然会发生变化,对新闻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也许再过几年或几十年,又会有更新的概念提出。

为什么要在原有概念上增加新的要素呢,这是实践发展的结果,也是指导新时期新闻工作的需要。

首先,增加了“受众”这个要素。过去我们的新闻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机关报体制,看重新近发生的领导人的活动,很多报道读者不喜欢看。事实上,世界总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我们不能把新发生的事情都当作新闻,需要有个限定。这就引出了“受众”这个要素并作为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就为记者的采访规定了一个范围,那就是选择那些为大多数人、或者绝大多数人所关心的、爱看、爱听的事实去报道,减少了记者工作的盲目性。就拿我讲课时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来说,某报曾推荐一篇《羊年第一“羔”》的作品参加评奖。说的是农历羊年即将到来时,记者半夜守在妇产医院,报道零点过后出生的第一个婴儿,称之为羊年第一“羔”。开始大家都认为是好新闻,要得奖,最后到定评阶段落选了。为什么,因为这种新闻除了孩子的父母、亲戚关心之外,社会上的广大受众并不关心这件事情。

再谈“信息”,记者在报道时不可能把原事件端到读者面前,他传递的只是这个事件的信息。虽然事件是一个客观存在,但一旦变成“新闻信息”也就打上了记者的印记。另外,这些信息可能第一次释放就反映出事物的本质,也可能要多次释放后才能反映本质,这又决定了新闻报道是一个连续叠加的过程。如此看来,“信息”两个字包含了采访报道的全过程,体现了新闻采写规律。

至于把“报道”改为“传播”,主要是考虑到:虽然“报道”也可以理解为“传播”,但“传播”比“报道”的外延更广,而且有一套独立的规律和方法。比如记者采访一个事件以后,是选择用图像还是文字传播,若用文字,是用消息、通讯、特写,还是言论等等。传播手段不同,效果也会不同。

记者:您提出的“新闻”定义,主要理论依据是什么?

梁衡:我的新闻定义是在总结了新的新闻实践和吸收了新的学科、新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受众”这个概念是从实践中来的,也吸收了新的美学理论。美学上讲“接受美学”,美不美最终要看接受者的接受程度。是不是新闻,也要看受众承认不承认。关于信息,20世纪80年代信息论传入中国,伴生了好多新学问,新闻学受益最多。我经常讲信息不是事实,是事实的信息;不是知识,是“毛知识”,还要叠加验证。比如街上撞车了,你不可能用吊车把两个出事的车吊到受众面前,你肯定是通过信息(文字、声音、图像等等)传播,这种信息是加工过的信息,已区别于自然信息。信息固有的属性,即真实、快速、新鲜、导向(矢量性)等,自然也就成了新闻的个性。

还有“传播”这个概念,现在有一门独立的新学科叫传播学,在大学里新闻与传播是两个不同的专业。传播学自身有很多的学问和方法。

记者:既然新闻的本质是信息,有没有一些好的方法可以引导记者从千变万化的信息世界中寻找新闻?

梁衡:从采写角度来看,依据新闻的势态,可将新闻分成3类,即:显性的(瞬间的),指那些已发生的明摆着的新闻,如突发事件、会议新闻;隐性的(稳态的)指那些已经发生,但时间性不是很强,还未被人知道的新闻,如人物新闻、经验性新闻。这两类都是在采访前已经发生的新闻;第三类就是预见性新闻,是指预测要发生的,但是还未发生的新闻,如可预见性的事件或发展趋势等。

“瞬间新闻”要求记者的采写要“快”,“稳态新闻”要求记者的采写要“深”。 一个记者到底是去抢“快”还是去挖“深”,要根据个人所处的地位、条件、气质而定。一般来讲,上层的、政治中心的记者近水楼台可以快速抢到新闻,基层的记者,不大容易抢到新闻。但是也不必悲观,你可以在“深”字上下功夫,可以用生活中典型的人和事去证明那些新发生的、正在变革中的问题。还有对一些大事如战争、事变进行预测、分析、预告,这同样是新闻。许多名记者嗅觉和政治家一样灵。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董慧(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