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4年第8期

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4】

张江南

2014年08月26日09:57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2.媒介运行类

传统媒体依旧主流。中国94%的家庭观看了或至少观看过奥运会的部分节目;北京奥运会官方转播商为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广播公司制作了超过5000小时的实况节目。自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以后,平面媒体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大,几乎所有的纸媒都创办了对北京奥运会进行报道的各项筹备工作的专刊、专版。例如,从2005年开始,《人民日报》就开设了《全景奥运》专版,对北京奥运会筹备工作进行了全景式的记录和报道。《人民日报》2008年7月1日正式推出《奥运特刊》,7月21日开始,《奥运特刊》由每日2个专版扩大为4个专版,8月9日又升级为12个专版;在奥运会期间,《人民日报》的“奥运启示录”和“奥运提升中国”的深度报道得到海内外受众的一致好评。

新媒体运行抢位晋级。北京奥运会是首次进行全球数字媒体报道的奥运会,首次提供网上图文直播和手机信息;近600万网民访问过国际奥委会官网,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2倍;所有奥运会相关网站(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奥组委)的访客量也创了新纪录;国际奥委会设在You Tube上的数字频道,将奥运会的信息传到非洲、亚洲和中东7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印度、朝鲜、尼日利亚和印度尼西亚。

媒体参与。北京奥运会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2.8万名记者参与报道,是世界任何事件或活动中报道人数最多的一次。这次参加奥运会报道的媒体数量、使用高技术水平的机器也是历届所无法达到的。许多媒体不仅建立了专门的媒体运行机构,而且还配备了相当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参与媒体运行,使得奥运赛事等相关报道能以高效完成。

3.奥运会视频类

奥运会视频是北京奥运会最重要的媒介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一次对奥运会28个大项和残奥会20个大项全部采用高清标准制作国际信号,并采用5.1环绕立体声音频信号,第一次让数十亿电视观众享受到了高清视觉盛宴。北京奥运会是迄今为止奥运历史上转播规模最大的一次奥运会和残奥会。北京在奥运历史上留下了丰富和宝贵的高清声像档案。

2008年11月12日下午,北京奥组委已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时视频素材带等珍贵资料正式移交给了北京市档案局,在市档案馆奥运档案库永久保存。据悉,此次移交的赛时视频素材带共4165盘、近5000个小时,全部为高清信号,内容涵盖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精彩的开幕式、闭幕式和全部比赛项目。北京奥组委在交接时骄傲地说:“这些珍贵的资料让中国第一次承办奥运会和残奥会,就有幸成为第一个拥有全部赛事录像资料的国家。”[2]这4165盘高清磁带承载着的写满光荣与梦想的北京奥运会,自此走进北京悠久厚重的历史。

而在地方档案馆,奥运会火炬传递的视频资料也得到了系统的存档。昌吉——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城市之一,“点燃激情,传递梦想”已成为这里各族儿女的共同心声。昌吉州档案馆十分重视这一重大活动,积极主动派档案业务人员到州火炬办参与火炬传递各项工作,并对活动全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档案、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及时将反映昌吉火炬传递路线编制说明、火炬传递总体运行方案、火炬传递安全保卫方案、新闻宣传方案、火炬传递工作总结、表彰决定等重要的文件、光盘、实物等共计453件档案资料全部收藏进馆。这部分档案资料详细地记载着圣火在昌吉传递的全貌,不仅为自治州档案馆丰富了馆藏内容,而且为自治州的发展历史增添了新色彩。[3]

四、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北京奥运会诸多的文化遗产是通过什么渠道让世界人民认可的呢?媒介在传播北京奥运会文化遗产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些媒介文化遗产该如何传承与保护,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

针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建立科学合理的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式体系,使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经久不衰。另外,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制定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纲领,并以此轨道运行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工作。由此,我们认为,应该对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实施如下策略: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张惠丹(实习)、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