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4年第12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用新闻记录发展的脚印——

第31届河南新闻奖评选综述

金志毅

2015年01月04日13:42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2014年5月27日,2013年度河南新闻奖(报刊、网络部分)获奖作品在经过初评、复评、定评和网上公示审核后正式公布。共有近80家新闻单位的325篇(件、幅)消息、通讯、言论、系列(连续)报道、报纸副刊、新闻摄影、新闻漫画、国际传播、报纸版面、报纸专栏、网络新闻作品、微博作品获奖。其中河南日报的系列报道《起飞的“中原梦” 郑州航空港建设》荣获特等奖。本届获奖作品集中记录了河南铿锵有力的发展步伐。河南日报的长篇通讯《永不磨灭的精神圣火》和安阳日报的系列报道《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特别奖。另有70篇(件、幅)获一等奖,97篇(件、幅)获二等奖,146篇(件、幅)获三等奖,9个专栏获新闻名专栏奖。本届河南新闻奖评选最大的亮点是首次设立了微博奖项,这在全国新闻界开了先河。总体而言,本届新闻奖评选有三个突出的亮点和特点:

一、微博作为首次设立的新闻奖项成为评选的最大亮点

(一)为什么设奖

在新兴媒体风起云涌,传播方式日新月异,媒体格局深刻变化的今天,媒体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已经成为主流媒体的重要补充、拓展和延伸。如何引导微博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新闻传播中传递正能量,省记协决定从媒体微博入手,尝试建立正向的激励机制。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记协主席朱夏炎同志在2012年度河南新闻奖评选会上提出将微博纳入河南省新闻奖的设想,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赞同。决定从2013年起,设立河南新闻奖微博奖项的评选。

(二)评选的标准是什么

为了把微博评奖工作做好,省记协多次召开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新闻从业者、知名博主参加的论证会,讨论制定微博评选的办法标准和细则。根据微博的特点和实际状况,确立参评的作品必须是在河南媒体官方实名认证的微博平台上发布的原创微博。首次评比先设微博消息、微博评论两大类体裁。制定微博评选的五条标准:1.媒体微博选送的作品必须坚持导向第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弘扬时代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2.微博消息真实、客观、准确,附加的长微博字数在1000字以内;3.微博评论观点鲜明,论点正确、有新意,论据准确,分析深刻,论述精辟、有鲜明的微博特点;4.微博作品能够引发新闻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阅读次数超过万次,转评量超过100条以上;5.语言平实凝练,有图片、视频、flash等多媒体手段从不同角度全面报道同一新闻事件或同一新闻主题的作品优先入选。

(三)获奖作品是如何产生的

由于是第一次评选微博,无论是对优秀微博新闻作品的评价标准,还是对微博创作的激励机制,都是一种全新的探索。省记协组织了新闻管理单位、新闻教学、新闻研究、新闻单位等负责同志组成评委会,对从全省23家新闻单位选送的86件作品进行了认真评议,对推荐的获奖作品认真看、仔细审、反复推敲、反复斟酌,最后票决出11件微博作品获得首次设立的河南新闻奖。从获奖微博作品的内容看,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题材丰富,既有聚焦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的“高端大气”,也有关注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鸡毛蒜皮”。获得一等奖的@河南日报微博消息《微博能评好新闻,河南开全国先河》,第一时间独家报道了这个对微博界和新闻界都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获得二等奖的@河南日报微博消息《李克强:一碗面说明“粮安天下”在河南人民心里的分量》,从一碗面说起,体现了总理对作为全国产粮大省的河南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国家战略的鼓励和肯定;获得二等奖的@河南日报微博消息《王晨、谢伏瞻:老友忆往事》通过两位老友的相逢,共忆往事,凸显了中国第一个航空港——郑州航空港发展规划的引人注目;而获得三等奖的@河南商报微博消息《工人的午觉》则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普通人的生活冷暖。

二是传递向上、向善的力量。获得一等奖的@大河报微博消息《鸡蛋换学费》和获得三等奖的@安阳日报微博消息《瓜农求助:20万公斤西瓜再过一个星期,好瓜可都要烂地里了!》,都是通过微博直接帮助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接地气、解民忧,赢得了粉丝的点赞;获得二等奖的@河南日报微博评论《公》,揭示了薄熙来案公审对推动我国司法进程的重大意义;获得三等奖的@映象网微博消息《老汉钱被盗郑州市民网友义买粉条》和郑州广播电台的消息《亲生父亲3年前卖掉儿子,郑州市经济广播千里寻子,终母子团聚》等都是关注民生,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传递了人间有大爱和扶危济困的正能量。

三是聚焦社会热点,澄清事实真相。获得一等奖的@大河报微博评论《“村里一半都是我的娃”真实性令人怀疑》,第一时间对网上热传的一则涉及三门峡的社会新闻提出质疑,最终引发了对事实真相的调查。而同题材的河南日报消息《〈南风窗〉就“村官腐败透视”一文致歉》,由于刊发时间是9月8日,比微博晚了4天,由原来复评推荐的一等奖在定评时降为了二等奖。可见微博的时效性非常强。

(四)评选的启示

一位参加河南新闻奖评选的新华社河南分社评委说,这些获奖作品,既具有优秀新闻作品的主要特征,又符合微博传播规律,而且都在网友中引起了较大反响,它们能够在这次具有特殊意义的评奖中最终上榜,当之无愧,必将对今后全省的微博新闻创作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

如何把握标准,评选出最优秀的微博作品呢?评委们认为:首先,优秀微博作品,必然要具有优秀新闻作品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原创性、真实性、时效性等。本次参评的作品,全部来自河南新闻机构实名认证的官方微博,也是考虑到媒体微博对内容真实性等方面的严格把关。

是不是阅读量和转评量越高的微博,就越容易获奖呢?事实上,一些“标题党”和内容不健康的微博,也有可能获得很高的互动数据,所以阅读量和转评量并不是评选的决定因素。但这些体现传播效果的互动数据,仍是评选中的重要参考依据。

因为是首次在新闻奖评选中“立项”,所以在微博奖项之下仅分出了“微博消息”和“微博评论”两个子项。优秀微博新闻作品的标准制定,必然会经历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今后将会随着新媒体发展的进程及时调整完善、与时俱进。

二、重大题材仍旧是新闻作品摘金夺银的衡量标准

重大题材是什么?评委们认为应是围绕反映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战略部署和百姓关注的重大问题的报道。2012年底,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提出将郑州航空港建设成国家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引领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引擎。如此重大的决策对我们河南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获特别奖的河南日报系列报道《起飞的“中原梦”——“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国家战略纪实》就是在国务院第一时间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后,河南日报组织精干的采编人员,深入郑州航空港区,到国内主要机场进行实地采访,并与新华社驻外记者合作,对世界6个署名的大机场、航空港进行的全景域、多方位、多侧面、多角度、深层次的系列报道,作品发表后,引发了社会和读者的强烈反响,许多领导和读者把涉及相关报道的报纸收集到一起,认真研读。堪称主流媒体的一次成功的领跑,是重大主题宣传的创新之举和弘扬主旋律的扛鼎之作,被评委们一致推荐为特等奖。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作出具体明确的内容界定。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各界群众加深理解,强化认同,凝聚共识,付诸实践,是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闻工作者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安阳日报历时近10个月推出了《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系列。这一系列专题文章,从历史、文化以及现实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24个字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释,文章引经据典,连贯古今中西,内涵丰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指导性强。文章着手早、规模大、跨度时间长、意蕴厚重,影响深远,在全省主流媒体中为数不多,被评委们认为是“平民化”的理论系列文章。

为做好这一系列文章,安阳日报成立《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刊课题组,社长、总编辑挂帅,组织10名业务采编精英组成写作班子,运用大众化语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每篇文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要素进行分解解读,诸如意义与地位、概念的内涵与演变、经典论述、编辑点评等。此报道历时10个月,安阳日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精力和物力,在安阳日报历史上也是空前的。评委们认为,这组系列文章较好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而且该系列文章发表在去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之前,具有难能可贵的前瞻性。

获一等奖的大河报连续报道《用新闻丈量丝绸之路经济带——万里追行郑欧班列》同样属重大题材报道。“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时提出的重大国际战略。郑欧班列是河南省落实国家粮食核心生产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的具体抓手和载体,郑欧班列第一班开行后,大河报就萌发了跟车采访第二班的想法。经过充分筹备和衔接,大河报记者登上了开往德国汉堡的国际货运班列。13名记者分成6组,接力跟车报道。18天的时间,横跨欧亚两洲,穿越中国、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俄罗斯、波兰和德国6个国家,行程10214公里。记者在2.5平方米的火车机车车头里,克服地方狭小、无水、无食、无厕等重重困难,写下了126篇报道。这既是对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中欧、中德贸易的真实记录,也是记者落实“走转改”的一次具体实践。万里追行郑欧班列系列报道,从2013年8月29日开始,到9月18日结束,连续21天刊发38个版位、126篇报道,9天在头版重要位置导读。该系列报道,既有消息,也有通讯;既有散记,也有评论;既有体验,又有思考。体验报道,感受深切;思考报道,洞察深远;语言时尚,行文流畅。郑欧班列系列报道,服务了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大局,起到了正面鼓劲的效果,不失为一组优秀的连续报道。

当然,这也不是说宏大叙事,洋洋洒洒的鸿篇巨制就是重大题材的新闻。一些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的新闻同样是重大题材,如获一等奖的河南日报消息《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首现民营企业家“方阵”》,披露了20位民营企业家第一次参加由省委主持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彰显了省委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视。获一等奖的开封日报消息《兰考乐器奏响农民致富的幸福乐章》,反映了焦裕禄当年倡导栽种的泡桐已成为兰考年产值超15亿元的民族乐器制作的重要材料,带动了2万人致富。这些作品都被评委们认为是从不同的题材和体裁、不同的角度关注反映当今社会发展发生的巨大变化,这些当属重大题材报道。

三、创新依然是新闻作品取胜的法宝

创新不仅是传播手段表现形式和体裁的创新,新闻内容的创新显得更为重要。有高度,有深度,才能谈得上创新。获一等奖的河南日报消息《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首现民营企业家“方阵”》就是一篇从形式到内容创新的消息作品。会议新闻写好不容易,跳出会议写出有含金量的、有新闻价值的会议新闻更难。

这篇消息是记者从会议中挖出的新闻,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出现民营企业家“方阵”,变化、变动出新闻,这则消息体现出了新闻的时效性和重要性。800多字的消息传递出很多信息,民营企业家“方阵”出现的背景、意义以及产生的过程都在凝练的语言中得以体现。

该消息逻辑性强,不仅抓住了“首次”这个新闻眼,而且层层推进,尝试挖掘出这一变化背后所透露的信号,即省委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视,是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行文中背景材料和采访内容丝丝相扣,相得益彰。该消息时效性强,头天发稿,次日见报,而且安排在版面的重要位置。

同样获一等奖的开封日报消息《兰考乐器奏响农民致富的幸福乐章》,是一篇综述性的消息,一般比较难写,难以引人入胜,但作者在导语中引用兰考民族乐器行业协会会长说的“谁能想到,焦裕禄当年为防风固沙大力倡导种遍兰考的泡桐,竟然成了当年年产值15亿元的民族乐器制作产业”这一句话,迫使读者想读下去,一看究竟。

评委们认为该消息让人们对兰考的泡桐有了新认识,通过小音板折射出当年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种下的泡桐不仅防风固沙,而且成了今日兰考人民致富的良材,与他的精神一样永远根植于兰考大地上。该消息时效性、新闻性强,内容简练,语句通顺,把农村经济发展转型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浓缩在900字的新闻中,作者是按新闻奖的标准打造出的优秀新闻作品。可以欣慰地告诉大家这篇消息荣获了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实现了开封日报创刊65年来,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零的突破。

四、不足之处

从2014年起中国新闻奖的评选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成立新闻奖审核委员会增加了审核把关环节。这对评奖起到了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作用,标准提高了,要求也更严了。反观我省的参评作品,存在的不足之处还是每年犯的低级差错,有的作品依然是无时间要素,新闻事实表述不清,用词不当,有病句和语法错误,多字、掉字,标点符号使用不准确等,这些都需要各家报社在今后的日常采编工作中加以改进。(作者单位:河南省记协)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