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社领导论坛
人民网>>传媒>>正文

看党报评论如何过冬

卢新宁

2015年01月05日15:22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几天前,人民日报新年第一块评论版上,头条标题很醒目:《2014,你将如何存在?》

这个问句,也可以看作评论部对过去一年的盘点:2013,党报评论曾如何存在?

昨天开大会时,湖北分社顾兆农社长跟我说了一件事,他问我们部门的一位同志在评论部怎么样,这个80后的年轻人说了一句话,“一抬头天就黑了”。

“一抬头,天就黑了”,这就是评论部的工作状态。总觉得精力不够,总觉得时间太短。白班夜班轮班倒,黑天白天连轴转,部门同志开玩笑:举头望明月,低头写评论。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评论。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没写评论。

确实,一年365个日夜,我们这张年过花甲的报纸,以不断超越自己的业绩赢得了新光荣,评论部也在人民日报新闻方阵的整体进步中,日夜兼程一路狂奔,以235块评论版面、257篇本报评论员文章、75篇本报评论部文章,以百分之百的工作增量,在舆论场证明着自己的“存在”。

过去这一年,我们曾经这样存在,在报社编委会的领导下,在报社各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创办了人民日报历史上第一块新闻评论版,新创版面在2013最受读者喜爱版面中名列第二。

过去这一年,我们曾经这样存在,以创新勇气,持续推进评论文风的改变。关注社会热点,变革话语体系,《改革,回应群众的强烈期待》、《破除私心,成全公义》等评论为改革鼓呼、发舆论先声。 

回顾2013年,大事接二连三、任务排山倒海,各种要求与日俱增,评论系列浩浩荡荡。这一年,在应对一周五块评论版的巨大增量之外,我们还要面对要论增加70%、今日谈增加98%、本报评论部文章增加100%的压力;要面对突如其来的评论急活,有时甚至深夜两点赶写评论。提速了,增量了,求质了,在倍增的工作和负重的急行军中,我们承受着压力,经受了考验,也磨练了队伍,倒逼出效益,收获了思考。有两点感受向大家汇报。

第一个感受是激发评论生产力,才有评论新优势。2013年,人民日报评论的一个重要亮点,是评论版上路。但这个版能在一年时间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可,绝非评论部一部之功,是编委会的正确决策激发了报社评论生产力,这才创造了党报评论的新优势。

对于评论部而言,评论版就像一个梦想已久却又提前降生的孩子。在当时人手捉襟见肘、工作“压力山大”的情况下,让我们白班夜班再办出一个评论版,确实超出了我们能力的极限。到今天,还记得2012年12月7日社领导明确要办评论版时,我们内心的紧张和惶恐;还记得我们四处挖墙角找人才要帮助时,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带给我们的感激和感动。在编委会“人才汇合、栏目聚合”的部署下,几个部门的精兵强将紧急驰援评论部,“声音”、“钟声”两个名专栏迅速落户评论版。此后一年,各部门各分社主动供稿写稿,杨振武总编辑、米博华副总编亲自点题把关,评论版成为人民日报综合实力的集中展现。

评论版的故事,带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在信息以秒计算的新闻高压锅里,评论要创造新优势,最需要的是冲锋陷阵的人才、开疆拓土的战士。人才是评论竞争的决胜武器,深藏在各部门各分社之中的评论生产力,是人民日报评论大业取之不尽的富矿。过去我们创办“人民时评”就深有体会,没有各部门各分社编辑记者的敏锐思想和锐利笔锋,不会有“人民时评有锐气”的赞誉。如果全报社的行家里手,都能在我们的评论平台精彩亮相,再办一个评论版也不见得是多吓人的事儿。从这个意义上看,集全社之力办评论,是落实“以评论取胜”要求的必然之举。

第二个感受是增强评论创新力,才有评论竞争力。去年12月底,我到成都参加新华社举办的评论培训班,在最繁忙的年终岁末,七八十位来自新华社各部门各分社的评论骨干集聚一堂,要以评论的主动出击,铸就国家通讯社新闻之外的半壁江山。观点争锋的战场硝烟四起,新华社逐鹿中原的斗志更不可小觑。在传统媒体哀鸿遍野的寒冬,面对日益激烈的评论竞逐,人民日报靠什么捍卫自己的核心优势?

答案只能是创新。这些年来,人民日报评论之所以能够与时俱进,就在于不断推陈出新。我们创办人民时评专栏,开拓新闻评论板块,主动引导社会热点;我们开辟要论改革试验田,推出本报评论部文章,打造政论新品牌;我们进军新媒体战场,为法人微博写微评,练就与6亿网民对话本领;我们创办新闻评论版,整合各方资源,抢占舆论制高点……在观点竞争日益惨烈、新兴媒体“狼真的来了”的大形势下,没有独树一帜的创新,怎么会有党报评论勇立潮头的引领?

2013年,是人民日报新闻评论版元年,也是评论部“要论创新年”。这一年,我们在最难出新的板块上,做了最下功夫的努力。新一年中央领导集体令人耳目一新的作风、文风,倒逼着我们在评论写作上必须更鲜活、更贴近、更接地气。我们思考,在评论创新上我们并非没有基础,为什么不能将《人民论坛》专栏的文气、《人民时评》的锐气、法人微评的灵气、评论部文章的大气、任仲平文章的才气,有意识地倒灌到本报评论员文章写作中,改变刻板陈旧的政治话语体系,推动党报要论从政治宣传到政治传播的转变?

这种改变,自然难度极大、障碍不小,但在过去一年,我们付出了努力,也收到了成效。今年元旦社论《让今天的改革为明天铺路》,更是创造了自媒体场域大量转发的纪录。党报社论,在观点市场的自由竞争中胜出,它告诉我们,鼓起创新勇气,一切皆有可能。

有人说,国家的尺度就是我们的尺度。另一方面,我们的开拓又何尝不是国家的开拓?从七八条枪的小微部门,到19人的“发展中国家”,评论部这支平均年龄36岁的队伍,始终怀抱不变的理想,始终追求党心民意的激荡。新的一年,愿编委会的指引和各部门的协力,让党报评论收获新的光荣、抵达新的高度。

(本文是作者在2013年年度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