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5年·第1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执着付出坚守 成功源于热爱——

专访中央电视台优秀主持人路一鸣

东方绪

2015年01月05日13:38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编者按:《今日说法》诞生于1999年,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档全日播法制栏目,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栏目。栏目秉持“点滴记录中国法治进程”的理念,以“重在普法,监督执法,促进立法、服务百姓”为宗旨,全力打造“中国人的法律午餐”。《道德观察》作为中国惟一一档全国平台播出的道德类全日播栏目,直击种种道德事件,一方面对可歌可泣的高尚行为进行讴歌,在感动中激发每个人心中向善的力量;另一方面对种种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揭露和鞭挞,在震撼中让每个人用思考完成心灵的净化,已成为“深刻反映中国道德现状、深入进行道德思考、促进中国道德生态建设”的电视互动平台。作为两档重要节目的主持人——路一鸣,出生于东北、求学于古都西安,在北京成为一名优秀主持人,从而服务于全国广大电视观众……近日,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路一鸣,以期通过一名社会法制类栏目主持人的经历及视角去了解和认知我国社会法制类栏目。

人物简介:路一鸣,男,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道德观察》栏目主持人,工商管理博士。2002年起,担任央视首席财经谈话节目《对话》主持人,摘得此栏目铜、银、金奖,同时主持《商界名家》。至2003年底,一年内主持谈话节目近200期,被称为“劳动密集型”主持人。2004年,策划并主持央视实验性谈话节目《交叉火力》,财经热点话题现场交锋,开创了内地谈话节目之先河;2004年底,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担任重点栏目《道德观察》主持人。2006年起兼顾负责《一鸣论道》的制作和播出,在每个周末的《道德观察》时间播出,深受电视观众喜爱,打造了《一鸣论道》和《道德观察》两个品牌的形象;2009年起开始主持中央一套著名法制栏目《今日说法》。1996年起在主持节目的同时致力于辩论等语言文化活动。2003、2011年先后被华语辩论网评选为华语辩论十大风云人物、华语辩论百年名人堂,2010年担任国际大学群英辩论赛国内选拔赛评委,2011年当选国际大学群英辩论赛顾问。获2006年“央视十佳主持人”、2007、2012年中央电视台“优秀节目主持人”、2008年全国“十佳法制节目主持人”等荣誉称号。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路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刊采访!我们知道,您早些年在中央电视台主持财经类节目,包括《商界名家》《对话》等,是怎样的一个契机使您从财经类节目转向社会法制类节目的?

路一鸣:你好,很高兴能与贵刊及读者交流!中央12套当时还叫西部频道,后来中央12套改制,全台就抽调了一些主持人到社会与法频道加强其力量,我就被抽调了过去,如果要说契机可能也就是这个原因,使我转向了社会法制类栏目。也正是这样一个契机使我踏入了不同的主持领域,开始了社会类节目的主持生涯。

记者:财经类与社会法制类栏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从一个熟悉的领域转向另一个不同的领域路老师是怎样进行角色转化并做好新栏目的?

路一鸣:财经类与社会法制类栏目的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的栏目,一开始我也不适应,毕竟没有接触过法制类栏目。大概有两个月的时间,我不知道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去向观众表达,也正是这两个月的时间才使我慢慢找到了感觉,才知道一档社会类栏目要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及语言去向观众表达,让节目在更有人情味的一种方式中播出,但让观众获得的是一种理性的认识。财经类栏目与社会法制类栏目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财经类栏目需要理性分析、理性表达。社会类节目需要理性分析、感性表达。虽然只差了一个字,但他对主持人的要求更高,主持人能想到问题的本质只是节目基本的要求,主持人还得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让观众一听就懂的话,用最贴切的语言把道理润物无声的传递给他们。

如果一上节目就用理性分析的方式给观众讲道理,就会显得枯燥,而且这些道理很多人都认为懂。所以在前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主持节目感觉比较艰难,为了找到一种观众都能接受的方式,我当时在节目上所做的评论也就600字左右,而我要写一个多小时,我要用最凝练、朴实的语言向观众快速的传播出本期节目的内涵,又不至于让观众感觉乏味,而且《道德观察》一开始播时,每期节目快要结束的时候,都会请一个嘉宾到演播室分析整个案例,我不太喜欢这种方式。就像我前面说的给别人讲大道理,而且有些道理大家都懂,这样的方式并不受观众喜爱,于是我当时就向领导申请不请嘉宾,最后的评论由我来完成,当时领导也算比较支持,同意了我的建议。至此以后,我就开始寻找一种适合的语言方式进行主持及评论,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记者:《今日说法》和《道德观察》是路老师主持的两档重磅栏目,您认为这两档节目在内在上有什么联系或互补的地方?

路一鸣: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所以在大部分时间里人与人的交往、社会的运行都要靠道德来维持。虽然法律它具有强制力,可不是我们时时刻刻都会先想到法律,或者用法律来做关系的调节体,法律总是被迫出手的,更多时候人们仅仅只是靠道德进行自我的调节与约束。当一些只靠道德而不能形成有效约束时,就需要法律以其强制性而达到一种约束的目的。

《今日说法》更侧重的是对法律及法条的解析,对于节目来说以案例说法更明确的说明了违法犯罪事件。《道德观察》的案例更多的是激起人情感上的反应,所以《道得与法》基本是以道德的视角去解构一个问题,包括去了解一个人的心理。

两个栏目是我们生活当中的两个侧面,都是用来维系这个社会的正常运行,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工具。

记者:《今日说法》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档法制类栏目,作为这档法制栏目的主持人,您认为法制栏目主持的难点在哪里?您又是怎样克服的?

路一鸣:其实作为一名法制栏目的主持人,在栏目中的作用比较有限,因为有嘉宾及专家会对案例进行分析,主持人起到更多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但法制节目对主持人的用语的要求非常严格,因为也许一字之差,在法律上的意义就不同了,例如“抢劫”与“抢夺”,“偷窃”与“盗窃”,“询问”与“训问”在法律上的意义都是不一样的,主持人在这方面必须特别注意。而且每个案件所涉及的法律领域都不同,即使你是一个学法律的人,也不一定了解某些法律条文,但法律节目又给主持人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因为这类节目先天就具有亲民的特点,观众爱看,而你在节目中如何体现出你的价值与作用,这个非常考验主持人。在一个节目中,你的态度或用语不同,就会传递到观众那里去,而我从观众那里得到的一些反馈中(包括在微博中的留言),更多的对我的评价是我有一种正气,而这种正气正是我在做法律类栏目时的姿态、语言、态度中所能看到的。

记者:有人说《今日说法》是以案例说事,其中讲述了很多案件侦破的详细过程,这可能会提高某些犯罪分子的反侦察能力,并从某个侧面给其犯罪提供参考,您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路一鸣:很多法制类栏目都会面临这样的难题,对案件侦破过程表现到什么程度算是恰到好处,表现的不充分,观众看不懂这案件是如何侦破的;表现的太充分,潜在的犯罪嫌疑人就会知道怎样避开警方的侦查。所以在有些时候主持人也面临这样的困难,于是我们就尽量用模糊的描述规避最核心的侦破环节。

比如说,“警方通过周密的侦查发现”,“警方获得一个重要的情报”,可我们不能告诉你警方用的是什么手段侦查发现的,他的情报是从哪里来的,这些都是保密的,我们只能用这样的办法去防范有用及重要的信息被犯罪分子所获得。

而且,对于一档法制栏目来说,我们最主要的意义就是普法,当潜在或说是蓄意犯罪的人看到节目中再困难,线索再模糊的案件都会在我们公安民警地认真侦破中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时,试问那些蓄意犯罪的人会不会动摇或放弃犯罪的念头呢?尤其有一些案件的播出,犯罪分子犯罪后不仅伤害到其他人或其他家庭,而且有些犯罪分子由于他一时的冲动行为也会深深的伤害到自己的亲人及家庭,有些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这种案件的播出会更好的对社会中的各种人包括那些蓄意犯罪的人形成良好的教育意义——莫因自己的一时冲动,毁了自己也害了他人。通过这种节目的演示也会降低整个社会的犯罪率。

记者:法制类节目有两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普法和服务百姓。在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您认为我国的法制类节目对促进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提升及我国法治社会的健康发展起着怎样的作用?

路一鸣:现在的法制节目主要还是以普法为目的,以案说法,让观众看到节目后知道所涉及的法律有哪些,并起到什么作用,从而提高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依法治国理念提出的比较早,可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才刚刚开始。中国社会还是没有脱离农业文明的特点,中国人还不太习惯凡事依照法律来解决,大家习惯的还是依靠人情,比如现在很多的农村有“话事人”,像乡长及组长不是以官方身份来化解纠纷,但也很有效果,可这不是我们现代社会所追求的一种运作方式。把大家的法律意识唤醒之后其实大家还肩负起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监督实施这个法律的机构。这可是法律类节目下一步将承担的更重要的一个责任,因为大家都知道依法办事并养成这个习惯的时候,能不能依法办事,谁来依法办事,不依法办事会怎样,这才是法制类节目更应关注的领域和话题。

记者:法制类节目主持人如何发挥主持人的舆论引导作用?

路一鸣:其实法制节目本身就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引导大家更多的依法办事,学会用法律来规范自己,保护自己,主持人在其中主要是使法律的内容情感化,让观众以一种易于接受的方式来接触法律。从而以一种正确的法律思维来引导观众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式。

记者:“辩论”二字也是近几年出现在您工作当中的关键词,您也曾获得“最佳辩手”称号,参加“辩论赛”是工作需要还是个人爱好?对您有怎样的影响?

路一鸣:辩论纯属个人爱好,我也比较喜欢这种活动,身边也有很多比较喜欢这种活动的朋友,辩论不仅可以锻炼人的一种思维能力,我认为更有用的是他养成我们一种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而这种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将会为我主持节目,发散思维提供有力帮助。

记者:路老师十几年的主持生涯中,也获得了不少的荣誉,包括“央视十佳主持人”的称号,那么路老师对未来自己的主持道路还有怎样的期许?

路一鸣:如果说期许的话那就是我想做主持人一直干到80岁,退休后再找一个栏目去主持,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愿望,从这中间你们也能看出我对主持人这份工作的热爱,我很喜欢在做主持时对节目的一种把控,我会以我的一种态度及方式将信息传递给观众,从而达到与观众的一种深度交流。有时候准备节目压力也会很大,但当你顺利完成一期节目的录制后你又会很享受这种过程。所以主持对我的意义不仅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一份事业,我的价值也在其中得以体现。(作者系今传媒杂志社编辑)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