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5年·第1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人民日报》关于留守儿童报道研究

刘蔚然

2015年01月05日14:40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腾飞,由于城市发展需要,去城市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导致规模越来越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出现,近年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人民日报》2003年至2012年有关留守儿童的报道作分析,从报道的数量、选用体裁、报道立场等方面考察《人民日报》对留守儿童问题报道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而梳理《人民日报》留守儿童报道的特点,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人民日报;内容分析

一、研究背景

“留守儿童”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用于形容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出国留学而被留在国内由爷爷奶奶或者亲戚朋友代为照顾的儿童。与现阶段学界所定义的留守儿童有所区别,属于城市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一词出现之初并未得到太多关注。1993年到2003年相关的文章仅有6篇[1]。2002年以后国内主流媒体开始关注和报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先后报道了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这一社会弱势群体逐渐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到2004年新春开学之际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报道达到了第一次高潮。多家全国性报刊大幅度报道了“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教育上所面临的种种问题[2]。

那么,对于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大众媒体是怎么报道的,是否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报道模式?媒体又是怎么样塑造他们的形象的?又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本文选择了《人民日报》主要因为《人民日报》是中国的第一大报,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委员会的机关报,是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报纸,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作用。既是我党向人民宣传中央精神的重要媒体,也是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国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窗口。作为全国性媒体,《人民日报》在城市和农村都有一定量的受众群。既不像都市报以城市作为主要发行区,也不像农村类报纸在城市无人问津,因此其留守儿童报道最全面也最具有普遍性。

因此,选择《人民日报》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分析《人民日报》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报道方式,总结出它在留守儿童报道中的表现和展现出来的规律,总结出留守儿童报道的特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进行分析,力求找到主流媒体对于“留守儿童”问题报道的特点。

数据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共得到299篇样本。根据研究目的,本文对每个文本按照发表时间、报道体裁、报道主题、报道向度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发现

如表1所示,留守儿童问题自产生之日起就没有消失,从2004年开始,有关留守儿童的报道数量不断增长,其中,2006年和2007年报道数量达到顶峰分别有58篇和59篇,2006年报道数量比前三年加起来还多,随后报道数量开始下滑,报道数量逐渐趋于稳定。

之所以2006年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出现激增,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2006年全国十届四次会议上,敬一丹等二十四位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成长保障制度的提案》。这一提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2006年到2007年间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出现了激增。但到2008年,也许是受到北京奥运会和512汶川地震影响,留守儿童问题的报道数量有了明显的回落[3]。

通过对所选取的样本进行分类,如表2所示,《人民日报》对留守儿童的报道以消息为主,共有183篇,占到报道总量的61.2%,最少的是评论,仅有16篇,占总比例的5.35%。

同样的一条新闻,如果选取不同的新闻报道体裁写出来可能会产生全然不同的传播效果。报道文体的选取可以显示出媒体对于相关议题的重视程度。在如今报纸评论盛行的形势下,《人民日报》近十年来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评论只有十六篇,显得非常不足。

四、对《人民日报》留守儿童报道的反思

1.报道的模式化盖过了事实本身的生动性

通过对《人民日报》2003年至2012年299篇关于留守儿童报道文章的阅读,研究发现这类报道的叙事带有模式化的特点。首先,从报道形式上看,采用一个基本模式:(某人/某地)+(动词)+留守儿童+(谓语/谓宾),比如:

谭海美:让留守儿童远离孤独(2006年3月28号)

温家宝在陕西看望农村留守儿童(2007年5月29号)

四川实施留守儿童关爱行动(2007年1月6号)

在基本模式的基础上,主语缺省的模式如下:

给“留守儿童”一个家(2006年2月7号)

让“留守儿童”告别弱势心态(2011年8月18号)

抚平留守儿童的“心伤”(2012年6月7号)

仅仅对标题进行统计,在知网中可检索到提名含有留守儿童的文章35篇,有19篇文章利用了这个模式及其变化模式。标题的模式化使报道无法震撼读者,因而无法抓住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兴趣,影响报道的到达率。

其次,这种模式下的报道几乎遵循着同样的逻辑:某人或某机构在某地为留守儿童做了什么,或者:某地的留守儿童已经有了什么。二者表达意思基本相同,都是表达真正的主语为留守儿童做了什么,而非留守儿童本身。

2.留守儿童“主角”的“配角”化

从前文的分析中已经可以得出《人民日报》在留守儿童的报道中,以“留守儿童”为主角的文章很少,明明是留守儿童的报道,但是他们往往却是报道中的配角,究其原因还是报道的立场问题。本文在对留守儿童报道的立场分析中发现,在报道留守儿童时,报道的立场普遍没有站到留守儿童的角度去报道新闻,更多的是在“借用”留守儿童来报道其他的群体。以政府、媒体、社会和其他个人的视角为主体的报道比比皆是。大量报道是关于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对留守儿童的政策和为留守儿童呼吁帮助。这些报道的主体是社会各界为留守儿童所作的事情。在《人民日报》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中,我们几乎听不到留守儿童自己的声音。也很少能看到对于留守儿童正面的描述,大部分时间他们都是顶着“主角”名号的“配角”。面对众多的真正“主角”,留守儿童只能退居到自己新闻的边缘,看着别人在那里操持自己的新闻[4]。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1)《人民日报》作为党报,主要目的是传达党的精神和思想,它要营造一种全党、全社会都在为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懈努力的社会氛围。那么为了达到宣传目的,报道各类措施和成果就是最直接也是最好的报道方式。

(2)留守儿童的弱势地位导致了他们在媒体上的弱势。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逐渐产生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没有足够的生活资源来接触媒体,也没有通过媒体来反映情况的意识,所以就不太会被媒体所重视。相反,有关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主体,又恰好是社会的强势群体,他们都是社会资源的占有者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其中有些人本身就是公众人物,能够吸引更多的关注。报道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所作所为就有了足够的注意力和吸引力,能够得到强势受众的认可。

(3)媒体工作者自身对留守儿童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从《人民日报》对留守儿童的报道现状来看,显然对留守儿童的报道不足。大量的消息充斥在版面,鲜有深度报道和评论。正是因为没有深入,没有关于留守儿童的第一手素材,所以只能跟着政策走。媒体的策略导致了留守儿童报道的现状,在热热闹闹的报道背后,并没有多少是留守儿童自己的心声。这是一种潜在的歧视和冷漠。留守儿童虽然身处舆论的强势关注之中,在生活中扮演的却是真正的弱者。作为中央党报,报道相关的政策及其产生的效果,报道社会各界的关怀都不为过,但是,做留守儿童的报道,却不给留守儿童这个主角足够的篇幅,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和需要就无法通过媒体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媒体的策略性宣传忽视了人的存在价值,因为给人们一种迎合政策的肤浅和虚假之感。没有留守儿童的“留守儿童报道”,不仅剥夺了留守儿童的话语权,也是媒体在履行其职能和议程设置上的失误。其结果完全不利于留守儿童问题的深入解决。

五、结 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到了社会转型期,阶层分化必然导致社会资源会被重新分配,社会中的劣势或者弱势群体普遍缺乏社会资源。他们不但缺乏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资源受到社会的忽视,而且由于缺乏信息传播资源,没有表达自己声音、利益的话语权而受到社会忽视。媒体有能力也有义务去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来表达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诉求,从而起到调节社会平衡,解决社会矛盾的作用[5]。

关于留守儿童报道问题,媒体应当将留守儿童放到“主角”的位置,而非一笔带过的配角,为留守儿童的诉求给予报道,反应留守儿童真实的生活状况,并为他们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2] 王爽.党报视野中的留守儿童报道-以《人民日报》留守儿童报道为例[J].东南传播,2009(5).

[3] 王秋香,李传熹.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5).

[4] 蔡克平.新闻议程设置偏颇对传媒公信力的影响[J].传媒观察, 2005(2).

[5] 操圣宁.关于报纸媒体对留守儿童模式化报道的探究[J].新闻传播与研究, 2011(11).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