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5年·第1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公共新闻生产的转向

——以《民生大接访》为例

李  攀

2015年01月05日15:10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发生与信息传输技术的不断升级,传统新闻格局被打破。因传统公共新闻生产策略的日益失效,中国公共新闻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日益支离破碎,并且摇摆于联播新闻与民生新闻之间,且在具体生产中面临公信力丧失与日益碎片化的窘境。山西卫视的《民生大接访》在面对新媒体挑战时,转变生产策略,以栏目为媒介搭建社会话语平台,改变传统对大众话语“堵”、“泄”的应对策略,代之以“疏”的方式,栏目本身既获得了收视成功又为构建中国真正意义上公共空间做出了示范。

关键词:民生大接访;新媒体;公共新闻;话语疏导

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中国社会带入了新媒体时代,社会生活方式发生着急遽的变化。其中传统的新闻行业受之影响尤甚,传统新闻格局被打破。电视、报纸等主流新闻媒体曾经的无限辉煌也在新媒体的不断冲击下迅速淡出人们的记忆。传统新闻媒介生存的合法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传统媒介为应对因社会转型、受众更迭、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带来的威胁,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并改变以往坚持的新闻生产策略以适应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而其中以电视联播新闻向民生新闻制作的偏移最为明显,而中国的公共新闻“是在民生新闻搭建的架构上生存发展起来的,一出世,就与民生新闻相生相伴,无论是理念和逻辑上的内在贯通,还是内容和生产方式上的关联,都存在着深层的内在关系”[1]。而山西卫视公共频道首创的全国第一档直击信访现场的纪实类新闻栏目《民生大接访》也是在继承了过往民生新闻的某些生产理念,对于普罗大众所关心的社会问题进行追踪,在激烈的电视新闻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栏目自开播以来收视率良好,平均峰值在1%左右。《民生大接访》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成功,自然有着多重原因,其中结合时代语境,改变传统新闻生产策略,努力建构中国真正的公共空间则是其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一、传统新闻的失范

《民生大接访》以号称“天下第一难”的信访问题入手,立足民生,着重剖析民生难题的化解过程,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找到新的立足点。事实上这种关注社会热点的新闻策略与其说是首创,毋宁说是一种新闻共识。然而在处于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新闻媒介的性质发生的巨变,让这种共识逐渐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被淡忘。当下新闻媒介既要承担宣传任务,努力维护与巩固主流意识形态权威,又要兼顾经济效益自负盈亏。正是这种两难选择,让中国的公共新闻空间日益狭窄甚至出现两极分化,公共新闻生产摇摆于联播新闻与民生新闻两个极端。

就以上两种新闻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的公共新闻生产正处于一种“失范”的尴尬境地,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联播新闻所秉承的“上情下达”的传播策略,与新媒体时代所催生的人人都是传播主体,新闻在整体社会结构中不断流动,传统新闻角色分配日渐模糊的背景下,其宣传效率日益捉襟见肘;而江苏卫视《南京零距离》开创的民生新闻的先河则为其后继者确立了民生新闻以“无限接近”的生产姿态,日益变得琐碎和无聊,表面上深入了群众的生活,实际上并未触及真正的社会问题造成媒介资源的浪费。

《民生大接访》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在公共新闻的生产实践中,始终瞄准的是触及社会深层纹理的重要议题,设置能够引起社会群体共鸣与反思的新议程。如《烟雾笼罩下的村庄》《谁拆了村里的小学?》《奶牛去哪儿了》等都从具体事件,进而延伸到了整个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生态环境、教育、生产等重要议题,无疑其新闻生产更具有示范意义。

新媒体时代给中国公共新闻生产带来了机遇也同样提出了挑战。新媒体时代不仅意味着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更快速更有效的新闻到达,还在更为深层的维度上,重构着整个社会群体的新闻消费诉求。随着传统单向度的新闻传播模式被打破,新闻受众更迫切于借助便利的新媒体终端进行信息发布、事件关注与真相追索。传统联播新闻所惯用的“上情下达”生产策略所构建的“河海清宴、国泰民安”遭受了深深的质疑。在某些社会问题上,主流媒体陷入了“塔西佗陷阱”,面临着公信力日渐丧失的危机。这正是传统以联播新闻为代表的主流官方话语以往对“民生”与“民声”进行围堵所带来的后果。而以“无限接近”为理念的民生新闻则在另一个极端上遭遇着挫折。日益琐碎、凌乱、无关痛痒的“鸡毛蒜皮”式的新闻播报,不断麻木着公众对于社会重点问题的观注,解构着传统新闻所引以为豪的观众理性建构。其生产策略是相对于“围堵”的另一极——“宣泄”。这种公共新闻的生产策略打破了以往整体的社会话语结构,呈现了一个“众生喧哗”的话场域。于是多种话语博弈,权力共生的混乱状态,不断侵蚀着主流话语与精英话语的生存空间,而大众话语呈现出一种放任自流的野性姿态。民生新闻生产的示范,是与电视台收视率至上分不开的。即使是民众所面临的生活问题也成为了获取收视率的工具。借用德国思想家西美尔“手段对于目的殖民”来描述成熟文化的危机,以收视率为最终目的的民生新闻也同样混淆了中国公共新闻生产方向。这样一种生产策略指导下的民生新闻通过为赋予话语权,而催生了与“理性民主”相悖的“冲动民主”。“表面上看,民主解放了个人,实际上个人却倾向于放弃遵从自己良心引导的权利,在芸芸众生中寻找庇护。[2]”

二、重建话语角色

《民生大接访》在进行公共新闻的生产运作所持有的策略却与以上两者有所不同,这也正是其成功的关键。《民生大接访》从信访问题入手,本身就将自身实现聚焦于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话题。信访问题一直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伤痛,也始终能够引起全体社会的共同关注。栏目在具体进行节目运作时,一方面遵循电视新闻传播规律,注意新闻的导向性与示范意义,选取以小见大的新闻事件进行精耕细作。另一方面找准自身定位,进行话语整合,疏通事件各方话语,促进问题的解决。这种由“堵”、“泄”到“疏”的新闻生产策略的转向不仅体现为修辞的差异,更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上展现出其独特性。

1.改变传统对话模式,搭建平等话语平台。无论是传统联播新闻“上情下达”的传播方式还是民生新闻“下情上达”的传播方式,在话语交流,诉求表达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主动与被动两方,进而此种交流方式被天然地分配成一种二元对立的话语模式,也同样存在着以新闻媒介为手段争夺话语权的行为。正是这种先天存在缺陷的话语模式在深层上影响了公共新闻的传播效力,也使得中国公共空间只停留在一种修辞意义上。《民生大接访》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改变了这一局面,通过将涉事各方聚在一起,平等交流自由表达各自诉求,就首先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在《被烟雾笼罩的村庄》一期中,记者未解决村里空气污染的问题,将厂房、村民、环境监督部门请到一起共同商讨解决对策。既不将村民定位为传统意义上受人同情的“受害者”,也不将厂房预设为“施害者”,更不将环境监管部门描画成“不作为”。这种平等对话的方式,有效还原了事实真相,有效改变了被传统新闻所想象出的各种角色定位,还原了其本来面目。而只有各方以真实的话语姿态平等对话时,问题才会得到有效解决。

2.改变新闻角色,让渡新闻主体。在传统公共新闻实践中,新闻媒介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主体,处于话语场域的中心位置,拥有着对涉事各方的解释权,其“把关人”角色被过度放大。尤其是在民生新闻中,经常会见到记者强行采访而受阻的镜头。在收视率至上的新闻逻辑下,破坏性采访、暗访式“钓鱼采访”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为博取受众眼球的有效手段,并在有些情况下演化成一种目的。即使存在公共新闻势力的积极介入,也因夹杂了某些或明或暗的狭隘心态而使新闻效果发生了不为人知的偏移,其实主流话语公信力的丧失,深陷“塔西佗陷阱”的处境也与公共新闻的生产策略有着深层的联系,毕竟社会群体的大多数是依靠其来构建自身对于各种话语的认知,而非切身体会。《民生大接访》在这个角度上体现出的高度智慧与角色定位,将自身定位为平台与中介,将注意力集中于问题的本真面目,深度调查不过主观臆断,秉承了公共新闻运作的真实客观的生产原则,从传统舆论的监督者回归到社会问题的协调者,而这种对自身角色的准确认识将有利于改善公共空间舆情,构建一个更为合理有效的社会话语结构。

3.摒弃新闻消费,重拾新闻伦理。从《民生大接访》整体呈现形态来看,其最为重要的新闻启示与其说是具体的新闻生产方法论,毋宁说是对新闻终极意义的重新获得。新闻在本质上应该是一种“为生民立命”的救世之学,新闻人也应是满怀悲悯之情去从事新闻报道工作。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经济的过度重视已经成为了新闻人心照不宣的“目的”,对于收视率的刻意追求导致的结果“与其说是规范的民主,倒不如说是金钱的暴政或群氓的狂欢。[3]”诚然,在当前社会语境下,没有金钱作为支撑的新闻事业只能是乌托邦式的不切实际的幻想,然而新闻事业的特殊社会价值也同样注定新闻是应该以维护社会最广大群体的根本利益为宗旨的。而当前新新闻体制变革出现的新闻生产的失范,构成了西美尔所说的“手段对于目的的殖民[4]”的局面,新闻生产被一种消费主义的逻辑所侵蚀,这是一种后现代式对感官享受的强调,“丧失了终极意义的给出。[5]”而《民生大接访》则体现出的是一种对新闻伦理秩序的认同与建构。节目致力于解决普通民众面临的重大问题,一方面努力促成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打造话语平台,努力恢复话语秩序。这都极大利于梳理混乱的社会秩序,将碎片化的信息与话语重新推向总体化的方向,从这种新闻事件结合新媒体的时代语境来看更具有示范意义。

三、结 语

从《民生大接访》可以看出的是,在新媒体时代中国公共新闻在生产过程中的策略转向,这体现为公共新闻以一种更加开放与包容的姿态、一种对社会问题更加深层的介入、一种更富有智慧更合乎规律的新闻手段。它的成功启示不只是局限于一档新闻栏目的运作,更体现为在新媒体时代下,中国公共新闻如何准确认识时代需求,摆脱传统粗放型新闻竞争,立足自身所拥有的优势进行栏目运作,并进而整合社会话语结构,融合多方权利并进而为打造中国真正的公共空间做出示范。(作者系山东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师)

 参考文献:

[1] 许凌云,阚乃庆.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公共新闻的思考与探索——以《民生大接访》为例[J].现代传播,2014(8).

[2] (德)卡尔·曼海姆著.艾彦,郑也夫,冯克利译.文化社会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3] 时统宇,吕强.收视率导向批判:民主的视角[J].现代传播,2006(6).

[4] (德)齐奥尔格·西美尔著.费勇等译.时尚的哲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5]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