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5年·第1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中国电视真人秀的美学特性

——以歌唱类真人秀为例

董  婧

2015年01月05日16:29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湖南卫视2005年《超级女声》的完美谢幕,掀起了全国歌唱类真人秀节目的浪潮,期间稍有同质化甚至低俗化趋向,直到2012年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开播,才重燃歌唱类真人秀的希望之火,此火到如今仍有燎原之势。本文主要结合相关案例剖析此类节目的审美特性,从而展现当前中国电视真人秀由纯粹的传统美学特征向现代审美新特性的变迁。

关键词:真人秀;审美特性;大众化;技术化

现实生活中人们可动用各种身体器官去感受“美”:山河的壮美,诗与画的意蕴美,音乐的韵律美,舞蹈的律动美,雕塑的立体美等。这些美都是纯粹、崇高的,需要人们身临其境感受的,想沉醉于它更是需要一定审美素养的。我们基本不需要借助任何其他媒介便可完成整个审美过程,因此上述“美”又是直接的、深刻的、艺术的。

随着科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发生着变更,而电视的出现,无疑满足了人们对于美的新需求。电视是多项艺术门类的综合体,并通过相关传播技术把“美”送入我们眼帘,而电视语言又是视听语言,所以电视节目已经不单要求我们调动某一种审美知觉来感受美的存在,而是要求我们通过某种媒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调动至少两种器官去鉴赏的审美对象。因此,电视与其他审美对象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就像胡智锋教授所说:“电视美是人们经由电视这一‘具有自然品质的客观现象’,将人们的‘符合美的规律’的观念、意识渗透其中的,并从这一‘对象世界’里获得人们自我的‘肯定性价值’的,从中感受到了‘把握现实的自由’的一种特殊的美,一种特殊的客观社会现象。[1]”

电视有两种特性:媒介特性和艺术特性。几乎所有电视节目都会根据这两种特性制作、播出,而21世纪以来我国的真人秀,尤其是歌唱类真人秀节目,则把电视的两个特性巧妙结合,既对现场如实纪录,又有相当可观的艺术效果。

一、我国歌唱类真人秀的美学特性

歌唱类真人秀火爆荧屏,必定有其受欢迎的特质,本文主要分析此类节目的美学特性。

1.“多重假定的真实”

“‘多重假定的真实’涵盖了两方面的意思:其一,它的目的是为了导致直接的‘生活真实感’,而非单纯的关于生活真实的‘幻觉’,这就强调了电视美的‘客观社会性’;其二,‘多重假定’的提出,又意在强调电视节目的创造者(包括电视节目创造手段)与电视观众,在电视美的创造与接受中的能动的、创造的主体地位,这一点尤为重要。[1]”歌唱类真人秀虽然用纪实手法再现选手、评委和现场观众的真实情境,但它与生活真实是有一定区别的,因为艺术真实绝不是现实生活的照抄照搬,而是需要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去创造与设定的。真人秀中的所有真实场景,都在策划方案的统治之下,就连选手的表演、PK、悬念都是在一定规则之下完成的,在规则之下,节目便具有了“假定性”,就像在电视剧中角色A把角色B一枪打死,B只是作为电视剧的角色去世,而非现实生活中的B因为扮演角色的去世而真正去世是一个道理。

2.即时性

即时性,也可称为实时性,这与电视新闻直播的特性如出一辙。在人们渴求信息的欲望逐渐强烈的今天,大家都希望在第一时间纵观天下事并马上得到最终结果,所以即时性地得到最新信息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歌唱类真人秀节目一般有这样一个特点,海选阶段通常采用录播方式,经过后期剪辑后呈现于观众面前,这种方式播出的节目更加具有艺术性,失误率也较低,而一旦到了总决赛甚至在全国决赛伊始,某些电视台便采取直播方式,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在比赛进行的同时收看节目,采用这种方式播出的节目虽不如录播节目美轮美奂、风险率低,但有更加强烈的时效性和现场感,让人身临其境,且更有利于调动观众的视听神经,获得审美快感。

3.浅显性

与宏大叙事和具有精英文化特征的电视节目不同,歌唱类真人秀节目简明易懂,它或许并非教人们实质性知识,也不直面教育观众做人的道理,它只是用最浅显直观的方式向人们展示选手是如何演绎歌曲的,评委是如何帮助选手进步的。此外,由于歌唱类真人秀的浅显性特征,还可以制造出各种娱乐效果,如在《中国好声音》中各大明星导师为了争抢优秀学员而用各种幽默的方式挤兑其他导师,其制造的笑料都可以让人们获得心灵的放松。但有一点需要注意,这里所说的浅显性并不等于没有任何门槛限制,也并非每个人都可以对歌曲顺利欣赏,因为它要求观众必须有一定艺术鉴赏水平,毕竟“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2]。

4.功利性

“美从本质上说,是永远无法摆脱功利的控制的,换句话说,没有一种能够不承担任何功能的纯粹‘超然’的美。[1]”观众作为审美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电视节目是有一定的目的的,即有一定的功利性的。观众看电视节目是为了获得信息、娱乐、教育等,其中电视娱乐功能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而歌唱类真人秀节目就是为了符合人们娱乐的目的而制作与传播的。我们从歌唱类真人秀选手的表演中欣赏音乐美,又因电视娱乐功能而快慰欢笑。这里的“笑”已不是一般意义的生理现象,“而是在鉴别、知觉、欣赏一种有目的和完整统一的经验时的反应,显然是一种审美快感。[3]”此外,歌唱类真人秀节目的选手也怀着功利性的目的去参赛,实现梦想、成名等都是选手参与比赛的原因。因此无论是选手还是观众,都无法摆脱功利性这一审美特征。

二、当今消费时代语境下歌唱类真人秀的美学特点

现在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有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之后出现了大众文化,现在我们又进入了火热的消费文化时代。在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时期,感受“美”需有较高的审美素养,这种美有时是一次性、不可复制、崇高的,当大众文化产生后,它变得通俗、可复制并趋向生活化,直至消费时代到来后,艺术作品在保持原有愉悦心灵等作用的同时,变成了可供玩赏与消费的产品。正如书中所述:“时代语境带来理解文化最切近的一个变化:文化观念的变迁。从文化一元论……到多元文化观(差异性)的确立,其直接的后果是大众文化作为新兴文化、流行文化甚至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构成部分受到重视。[4]”歌唱类真人秀节目作为大众文化甚至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同样会呈现出新的特点。

1.日常生活审美化

我们是生活中的人,感受的也是生活中的美,但是“美”会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呈现出相应的变更。拿音乐举例子,多年之前人们大都喜欢听帕瓦罗蒂的美声,因为那种声音高雅脱俗,所以人们对他的音乐心怀崇敬,但由于音乐素养、传播技术的限制,这种美多由精英阶层理解和享受。而现在,歌唱类真人秀节目的音乐形式中通俗、流行居多,即便有美声音乐,选手也会把它改编为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且改编后的音乐甚至更加受欢迎,原因如下:第一,歌唱类真人秀节目多为平民参赛,观众可在选手身上找到心理认同感与归属感;第二,我国民族、美声唱法已在电视上展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必须开发新的、贴近群众的音乐表现形式。如原生态唱法就以朴实的歌词、简单的感情获得大量观众的喜爱,观众不仅可以听懂,还能了解到当地的民情。

2.寻求悬念,追求陌生性情节

“所谓陌生性情节,指观众在一般生活中不轻易看到的故事,或者是超过一般生活中的这类故事的常规发展,使观众感到陌生,从而产生极强的悬念的艺术情结。它可以吸引观众注意,留下难忘印象。[5]”当歌唱类真人秀节目日益增多后,制作方、投资方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节目便出现同质化局面,甚至有的节目为了收视率变得低俗、娱乐过度,这无疑会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或引起观众不满。就现实而言,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对节目是有需求的:首先,年轻人喜欢刺激,刺激点可以防止观众审美疲劳;其次,节目只有具备不确定因素才会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激起受众寻求结果的欲望,所以悬念的设置尤为重要;第三,同质化节目出现后,大多数观众在看节目时都期待看到之前没见过的东西,即陌生性情节,以造成视觉的新鲜感,但是,要注意把握好陌生与熟悉的“度”,让节目变成受众心中“熟悉的陌生人”。如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四把转椅便是最好的陌生性情节,同时椅子是否转动也是受众心中最大的悬念。

3.艺术技术化、产业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生活中如此,在消费时代的电视节目制作与接受过程中也是如此。“技术与审美相互生成,导致审美趣味的变化:功能性展示与人性化便利,注重经济效益与效率。现代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艺术的技术化。[4]”正是由于录播技术的发展,给后期剪辑发挥空间,从让节目更精致与精彩;正是由于机械复制的应用、互联网的出现,让原本一次性、稍纵即逝的艺术作品变为可传播、复制、大众消费的商品;正是由于制播分离的出现,让节目制作方、播出方、节目衍生品等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刺激受众消费,获取更大的利益。消费时代下几乎所有电视相关工作都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自身利益为目的来争取更大利润,连受众也是为了自身目的观看节目。纵观我国歌唱类真人秀节目,技术提升比艺术提升更明显、迅速,相关部门、公司的经济效益也有日渐增长的趋势,所以正是应了那句话:“技术与媒介在敞开艺术的同时,却遮蔽了艺术地本性存在。互联网使艺术的唯一性、独创性消失于拼贴与复制的链接中,艺术成为集体的生产和狂欢,而艺术消费者也越来越具有被生产的特点。[4]”

三、小 结

时代变迁造成社会语境的改变,对消费文化时代的到来我们不排斥,但不可陷入只追求经济效益的漩涡:对于电视工作者来说,必须坚守“内容为王”原则,具有社会责任感,以制作精美节目为目标;对于受众而言,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素养与鉴赏能力,抵制“三俗”,有效反馈,以推进我国歌唱类真人秀的发展。(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胡智锋.电视美的探寻[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 王杰,仪平策.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和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4] 范玉刚.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文艺美学话语重构[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12.

[5] 刘隆民.电视美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