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人民网>>传媒>>正文

新媒体“微宣传”为校庆助力

张龙

2015年01月20日16:31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校庆是一所大学值得庆祝的日子,在这样具有特别的日子里面,如何利用新媒体更好的传播校庆、让师生了解学校校庆进展,让校友利用新媒体参与校庆活动,成为目前新媒体环境下宣传校庆的主要工作。

通过对2014年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所高校的校庆“微宣传”研究后,我们可以从中学习一些他们校庆的经验。

如今,微博和微信都已经成为高校新闻宣传的新渠道,感情维系的新纽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都已经开通了官方微博和微信,这两所学校官微语言风格的定位是轻松活泼路线。在信息服务上面主要是针对两方面,对内服务在校的师生,对外服务校友和社会。新媒体平台可以用多种方式宣传学校校庆,通过策划活动、设置话题、参与转发、征集活动、转发有奖等方式提高微博和微信与广大网友、师生、校友的参与度。

通过对这两所学校的微博内容梳理,我们可以发现,高校官方微博在校庆期间的主要内容来源于几个方面:

第一、官微原创信息。主要是学校官方校庆活动,内容主要以官方新闻照片和文字背景资料为主。

第二、学生原创信息。这部分信息主要以学生自己利用手机创作的照片和文字@陕西师范大学官方微博,学校官微二次转发,转发时候可以配一些简单的俏皮话或者评论、表情。

第三、校友原创信息。校友将自己以前在学校的生活、学校照片上传微博后并@陕西师范大学官微,有60年代的校庆照片、结婚后带着新婚妻子或者孩子来师大再次拍摄的照片、也有些是自己的爷爷奶奶、父母在陕师大就读时的文字信息,上传祖孙校友照片,截止校庆结束,官微发布的最早的校友是1956年的校友照片资料。这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校园情怀,是一所高校人文情怀的直接表现,充分说明了师大校友对师大的关注和热爱。

第四、校庆活动彩排或者直播信息。校庆活动作为学校当年的大型活动之一,学生是参与的主体,他们在彩排时拍照片、写感想、发微博,记录参与校庆活动的点点滴滴。在校庆相关系列活动的现场,许多同学拍摄后台的彩排花絮、会让校庆更有活力。

第五、部分官微还通过微博展示校庆的纪念品、社团活动、校园往事、社会祝福等内容。

微博策划:

1. 开通#我对七秩师大说生快#栏目,阅读量超过863.5万,通过让学校师生、校友撰写与学校有关的故事并且@官方微博互动,及时更新微博信息。通过查阅微博可以看出,已经毕业多年的校友有回忆自己当年上学的情景、刚毕业的校友有回忆自己的导师。

2.策划精美图片拍摄计划。《师大二十四小时》的拍摄计划,该图片通过对陕西师范大学的二十四个时刻拍摄,向外界展示陕师大的情况。

3.话题设置。通过设置相关校庆话题,让师生、校友关注本话题,提高校庆宣传力度。例如:#西农80校庆那些事儿# 浏览量51.4万、#校庆倒计时# 浏览量73.4万、#我对七秩师大说生快#【献给70岁师大的礼物:《师大故事》出版啦】《师大故事》全书分校史钩沉、画镜文心、先生之风、慎终追远、散礼存录等七辑,收录了师生和校友关于师大的系列文章,是师大历史和师大情怀的记录。即日起,编辑话题#我对七秩师大说生快#+对70华诞师大的祝福语 即有机会获赠书一本哦!通过微博转发送书的方式让更多的网友参与微博转发活动中,这样的方式既扩大宣传力度,又增加了学校官方微博与学生的参与感,有利于传播。

微信策划:

1.陕师大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对微博原创内容的整理,撰写2000字数左右的文字稿件,写有简单编者按,并将每个微博网友针对固定议题的内容分段编辑整理。除了部分专题性的原创内容外,其他内容和微博都有重复。

2.陕师大校友自创“师大门下三千蜡烛”微信公众平台,该微信平台原创内容丰富,大部分都来自校友创作,撰写关于师大的点点滴滴,通过挖掘学校、师生、校友之间的小故事,增强学校之间的交流。特别是一些退休的陕师大老师回忆曾经的教学、科研、生活等内容,丰富了公众平台原创内容的可读性,阅读时让人轻松愉悦。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官方微信对学校、老师、校园的历史梳理,整理成文字稿件刊发在微信平台,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学校历史。西农校园官方微信开通校庆倒计时,从距离校庆还有一百天的6月5日开始每天发布一条校庆倒计时图文内容。

总之,通过多样化的微博微信策划,让校庆与师生、校友、甚至社会大众都有了关联性,美景、美图让校庆更具有亲和力,通过新媒体的传播,让大学校庆更具有活力。(作者:人民网陕西频道)

 

(责编:燕帅、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