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4年12月上
人民网>>传媒>>正文

别让读者以为我们“骑着自行车”

蔡笑元

2015年01月21日09:59  来源:青年记者  手机看新闻

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发展迅猛,并且开始向国外推销。国家能有一项技术站在世界顶尖,确实是让人颇感欣慰的事。偶然间从网上看到某报报道的我国高铁规划,其中的宏图伟业让人振奋。顺手下拉到评论区,想看看网友们欢欣雀跃的样子,结果却大跌眼镜,几乎有一半的评论都在吐槽,“‘从东北北上经过白令海峡的海峡隧道,到阿拉斯加、经过新加坡然后到美国,里程8000公里’,这地理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有心人一眼就能看出,该报道里有个常识性错误:从阿拉斯加经过新加坡到美国,这简直是在横穿太平洋了。“新加坡”应为“加拿大”的笔误。

多好的一条正能量新闻就被这“小小”的笔误毁了,着实令人唏嘘。

稍作分析,我们就可以想到,交通运输部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的规划中出现这种错误是断不可能的;而发言人王梦恕,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也不可能犯这种错误;只能是负责该报道的记者出现了笔误,而编辑、部门主任乃至值班总编都没有勘出。退一万步讲,王院士在发言时出现了口误,将“加拿大”误说成了“新加坡”(这是有点可能的),记者和编辑就该原封不动地照写吗?新闻工作者的独立性在哪里?连这最基本的判断都没有吗?

这个错误小吗?从字面上来看确实很小,三个字的笔误而已;从意义上来看,错误也不大,只是规划中的一条路线报错了而已。但是,从结果来看,这个貌似无足轻重的错误,无疑已经影响到了读者对该媒体乃至交通运输部和王梦恕本人的定位。

华罗庚有句名言:“人是可以上月球的,但是骑着自行车上月球是不可能的。”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有关陈景润的一个故事。陈景润读高中时,数学老师是航空教育家沈元。为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科学的憧憬,沈元在课上给大家普及了哥德巴赫猜想,并说这道看似简单的题目很难很难,谁要是做出来了,那可不得了。孰料,第二天就有几个学生自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并将证明方法交给了沈元。沈元笑着说,你们的解答我是不会看的,你们这是想骑着自行车去月球啊。

为什么不看学生们的解答呢?因为以他们的层次、知识水平、掌握的数学方法,妄想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是绝无可能的,就像骑着自行车去月球一样。想去月球,就必须得有相应的水平,必须得开火箭。作为一家媒体,你被读者定位在了哪个层次,在读者眼里是骑着自行车还是开着火箭,直接决定了读者会不会继续读你的稿件,会不会信服你的报道和评论。而读者是根据什么来对媒体定位的呢?一般来说是靠该媒体的核心价值观、口碑和细节。

打造细节,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篇报道,是媒体提高在读者中的地位、以期获得更高公信力的最有效途径。如今生活节奏快,除了几家路人皆知的媒体,大部分媒体都不被公众所熟知,媒体在报道中的细节就直接决定了读者对你的定位。如果发生了不应有的失误,那该媒体乃至报道中所涉及人物的形象都会一落千丈。如果一本数学杂志的文章中出现了“2+3=6”的错误,这篇文章你还会信服吗?这本杂志所传达的思想、内容你还会相信吗?就算该杂志的其他内容都有理有据,让你觉得无懈可击,但心里恐怕还是要打几通将信将疑的鼓吧。居然把“加拿大”和“新加坡”混淆了,这种媒体如何让人信服?这种政府部门如何让人放心?“什么样的人都能当院士了”?

或许有人会有这样的想法:整篇报道大部分内容都做得很好,就因为这一处错误将其抹杀,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那笔者只能说,现实就是如此,这种一棒子打死的逻辑在读者中是真真切切地存在着的。确实有部分读者层次较低,真的就认为院士缺乏常识、智商低下;确实有人以偏概全;确实有人不怀好意,揣着明白装糊涂,将此失误强加给交通运输部,借此攻击政府。这部分人本身的做法确实有待商榷。但这些人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都是客观且一定存在的,而且为数不少,没人能够、也不应该消灭他们。媒体的受众,特别是官媒的受众,应该是包括所有人群在内的,给这部分人报道新闻事实,也是媒体的责任。如今未能将政策规划通俗易懂地告知公众,还凭空制造阅读障碍,造成部分读者对政府及专家的误解,这属于明显的失职。官媒本有责任辟谣、澄清事实、反驳不怀好意者的谬论。如果不能做到将他们完全驳倒,至少也不应该授人以柄,让读者觉得媒体和政府总是想着骑自行车去月球。

当然,这并不是要求媒体做到分毫不爽,那也太苛求于人了。错误允许有,但是在关键细节上,必须得多下工夫,至少不应该在报道高铁规划时弄错线路。(作者为本刊编辑)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