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4年12月上
人民网>>传媒>>正文

好记者的好故事

时统宇

2015年01月21日10:16  来源:青年记者  手机看新闻

十月中下旬,中宣部和中国记协等部门举办了新闻界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我担任评委。刚接到通知的时候没太当回事,以为这又不是政府奖的评选,最多也就是个集体活动。但每半天八九位选手出场,每人八分钟的演讲,静下心来从容地聆听和回味好记者们的好故事时,我明白原先的想法错了。好听的故事不见得让你感动,但让你感动的故事一定好听,我把这次经历视为自己的年度记忆。

比如《人民日报》国际部的记者焦翔,他的故事来自战火纷飞的西亚北非。“照片上的这个小男孩,就是在买牛奶的路上被炮弹炸上了天,后来,他的父亲连他的肠子都没集全。”“大屏幕上的这个女孩叫莱拉,当时只有15岁。一场持续了10天的激战,让她失去了父母和弟弟。她就在漆黑的地下室蜷缩着,‘带我去中国吧!我可以嫁给你,假如你有妻子,我可以当你的第二位妻子。请带我走!’”他的感悟令人十分信服:忽视自由与平等,忽视经济与民生,轻信西方的承诺,盲从泊来的民主,就是葬送自己的美好家园。

比如中央电视台西藏记者站站长陈琴,她的故事来自三进墨脱。在墨脱这个曾经是中国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县最偏远的岗玉村,她路遇一对姐妹,四五岁的样子,她们俩只有一双鞋,一人穿一只,山路很磨脚,心里酸酸的。这个村子与外面的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是一条二百米的过江溜索,当终于有了一桥飞架时,陈琴的体会是:“知屋漏者在宇下”,同甘共苦,滴水穿石,只要我们把这一方土地上的百姓冷暖挂在心上,报道出来,这就是好故事好新闻。

比如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持人简然,她讲述的夜幕下的故事来自普通人自强不息的奋斗进而梦想成真。严重弱视而又倔强的秋云说“我不是个废人,我想自立”。大山深处的孤儿胡军忘掉饥饿的方法是拼命做题,而他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多年以后,他们实现了儿时的梦想。已经成为故事中人物的简然,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不当旁观者,我们是建设者!”她主持了21年的节目《今夜不寂寞》,致力于发现普通人的价值、尊严和生命的闪光点。“作为媒体人的我们不仅倾听故事、报道故事、追踪故事,更是故事的参与者,是美丽梦想的缔造者。”简然的这一论点获得了决赛评委的高度认同,得分高居榜首。

比如厦门卫视的美女记者林懿琳,她的演讲题目是《发现南台湾》,这是一个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十分陌生的地方,但这同样是一个只要有一段乡音就能够弥合那又长又深的心隔的地方。林懿琳告诉我们:高雄发生史上最大气爆灾难时,她楼下拉面店的老板失去了妻子和孩子。一个月后,拉面店重新开张,业绩翻了四番,老主顾和新朋友用吃碗面的方式来安慰这个不幸的小老板。这就是她发现的南台湾,一个个体坚韧、群体温情的南台湾。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与站在世界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现场类的宏大叙事相比,《发现南台湾》更像小桥流水,但好故事同样需要于细微处见精神,何况台湾乃至建设海洋强国的光荣与梦想,决不细微。

11月4日晚,在中央电视台1号演播大厅录制“好记者讲好故事”节目,从初赛、决赛到录制现场,我已经是三次聆听,但依然深受感动。

几天以后,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照例举办一年一度的记者节论坛,我说了这样的开场白:2014年,新闻界的一些贪腐大案再次让中国记者蒙羞,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到某财经网络媒体多人被刑拘,这窝案的“窝”也太大了。以我的习惯,我本来是打算痛骂他们一通,但“好记者的好故事”让我打消了原来的念头,记者队伍中的败类已经不值得我们再去浪费口舌。恰恰相反,那些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的记者,才是记者的主流和主体。记者节是属于他们的。(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