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我,爸爸,历史有什么用?”若干年前,面对自己小儿子的提问,马克·布洛赫——法国年鉴学派著名历史学家,没有认为幼稚,也没有敷衍过去,反倒郑重其事,认为必须做出解释,并专门写了一本书(《历史学家的技艺》)来回答。
借用布洛赫小儿子的提问:新闻有什么用?我相信不同媒体的从业者,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即便同一位媒体从业者,在职业生涯的不同时间节点,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和解释。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刚好有事去香港,在港龙航空的班机上,听到广播员的声音,我忽然想到约翰·克鲁森的故事(详见《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一书)。
“请问机舱内有医生吗?有乘客突发急病,需要救治。”相信这样的广播,很多人不陌生,在火车上也可能听到。
约翰·克鲁森也经常听到。20多年前,他在《芝加哥论坛报》当记者,当时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坐飞机往返巴黎。在一次飞行途中,他再次听到询问医生的广播。他开始琢磨:在数万英尺的机舱内,发生严重疾病的相对风险有多大,航空公司为此做了哪些预防措施?
风险的严重性超过预期。克鲁森询问了一些空乘人员,有一位空姐说,自己曾在航班上遇到乘客死亡的情况。之后不久,乘客斯蒂芬·保罗·索姆斯(波士顿道富研究与管理副总裁)在航班上因心脏衰竭死亡,轰动一时。
从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中,克鲁森捕捉到一个细节:当时正好有医护人员在场,然而病人还是没有挽救过来。问题出在哪?原来是因为飞机上没有配备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和除颤器。
飞机上缺乏这些药物器械,影响有多大?通过查找资料数据,克鲁森发现,在美国,乘客飞行途中因心脏病或其他疾病发作死亡的概率远远超过空难。
面对如此严重的问题,该如何解决?一直以来,包括航空公司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能给予生病乘客的最佳帮助,就是在就近的机场快速降落。然而,现实却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飞行途中的医疗紧急事件,不能成为要求临时降落的理由。那么,飞机上有必要随机携带足够的医疗服务吗?代表航空业的美国航空运输协会的反对理由是,飞机不可能成为飞行医院。
克鲁森并没有到此为止,他比较了发生在不同国家的危及生命的紧急医疗案例,一个是美国航空公司乘客死亡的案例,一个是英国航空公司乘客获救的案例。比较的结果是,“一家最新款波音747飞机价值1.7亿美元,在上面配备一个价值1100美元的医疗箱乃至3000美元的除颤器毋庸置疑”。而按照克鲁森的成本—效益分析,在未来10年内,给美国每架商用飞机配备医疗箱和除颤器共需5600万美金,每张机票涨两美分就可筹到这笔钱。“这些医疗箱和除颤器每年只要能挽救3个人的生命就物超所值了。”
报道的影响超乎想象,也在意料之中。一年之内,美国航空公司在飞机上配备了除颤器,不久,有乘客因奔跑赶飞机而死在了航站楼里,除颤器随后出现在了美国的各个公共领域。后来,美国航空公司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自安装第一台除颤器之后的10年间,该设备共挽救了80条生命。
这个美国“除颤器”的故事之所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特别的感动在于,一个记者运用自己的职业技艺,锲而不舍,详尽报道,层层追问,解决了一个被“习惯”忽视的社会问题,挽救了至少数十条生命。
而在我这十年的职业经历中,另一类感人新闻却屡见不鲜:火车因患病乘客临时停车就近找医院进行救助。在2014年的春运期间,K9285次列车上有两名乘客先后发病,列车为患病旅客开通救助绿色通道,两次临时停车,将他们送往附近医院救治。以至于“临时停车 紧急救助”几乎成了一种报道范式。
当然,比较这两种不同的报道范式,结论显而易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更愿意从“新闻何用”的角度,思考一下媒体记者的职业技艺。就像《真相》一书的作者提问的那样:面对新闻和信息时,追问一下,信息完整吗?假如不完整,缺少了什么?(作者为凤凰网资讯中心副总监、评论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