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与大众网报网深度融合推出的“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一周年特别策划”,历时十几天,囊括了动漫视频短片、微纪录片、新闻漫画、网络评论、网友跟评、深度报道、碎片化小故事、网页版和手机版两个专题等报道手段,综合运用网站、手机报、客户端、微博、微信、微视等多平台传播,覆盖2亿多网络受众,取得很大成功,也开启了重点新闻网站进行重大主题报道的新境界。这次融媒体的宝贵实践,带给我们诸多新思考、新启示。
一、报网融合,首先是团队融合
本次融媒体项目,大众报业集团领导高度重视,亲自点题、调度。大众日报总编室和大众网编辑部一起开策划会,报网记者共同采访,双方编辑、美编、技术人员通过微信群时时沟通,第二天报网发什么内容、各自如何呈现都清清楚楚,“一条心、一盘棋”,实现了报网内容相互导引、彼此融合传播。
启示:建立定期选题互通、共同策划机制,通过一个个项目的不断融合实践,探索出一条富有大众特色的融媒体体制创新之路。
二、报网融合,更要统分结合
报网融合,贵在解放思想。本次融媒体实验,大众日报统领全局,把握策划主线,主打重头稿和重头评论,虽是政治性很强的重大主题报道,但给予大众网充分信任。大众网从一开始提出用动漫短片表现习总书记到山东考察的设想到提出网络新闻漫画的思路,一路绿灯,甚至大众日报同仁主动承担起脚本大纲的创作,大众网推出的“跟着习大大看山东”动漫、习总书记视察山东的网络漫画新闻,不断出现在大众日报重要版面。没有解放思想的勇气,不可能做到这一步。统分结合还体现在大众日报理论评论部对系列评论的统领,大众日报评论员为6期系列报道逐一配发了评论。这些评论并不都在报上呈现,是专门为网络专题《答卷》量身定制的。这些评论与大众网互动评论部用“分选动作”约写的几十篇网评相得益彰,牢牢把握了重大主题报道的解释权。同时,大众日报的传帮带也很好地提升了大众网年轻采编人员的新闻专业素养。
启示:建立打通报网的用稿激励机制,鼓励报纸记者、评论员为网站进一步提升新闻影响力提供智力支持。
三、报网融合,要强化各自专长打通两个舆论场
本次融媒体实践,大众日报充分发挥了党报高度、版面厚重、稿件深度等优势,牢牢占据了主流舆论场,同时又利用二维码、专题推介、网文精编、网友互动等编辑手段,引导报纸读者上网看,延展了版面的更多无纸化空间。大众网则立足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民碎片化阅读的特点,把一篇篇深度报道拆成了60多个更方便阅读的小故事,每个小故事附全文链接。同时,为方便手机阅读,在客户端、WAP网站分别设计了更适配阅读的手机版专题。山东手机报推出了7期号外。融媒体报道的报网内容,全部在微博、微信呈现。这样,基本打通了主流和网络两个舆论场。
启示:报业的新媒体探索是集团一盘子的分工与协作关系,而非“单兵突围式”的子报网络化热潮。报纸读者和网络读者重合度并不高,这就决定了即使单一报纸的网站、微博、微信名气再大,也很难转化为报纸的影响力,甚至还会加速读者的网络化存在,冲击报纸的实体盈利能力和纸质影响力。在多媒介生态时代,报业的舆论引导优势仍很大,盈利平台的再造方向不应该重点选择盈利模式仍不清晰的微博、微信。各自把握主业不动摇,按产业规律和不同的传播规律办事事半功倍。
四、传统新闻网站面临新课题
融媒体实验必须分段实施,先易后难。传统新闻网站在社交化平台、移动化阅读的冲击下,也面临着转型重任。这次融媒体报道之所以成功传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多平台传播,对商业门户网站、微博、微信、视频网站,不求所有权所有,但求影响力所在。
启示:大众网从山东新闻第一网、山东网友生活圈,再到向移动互联新门户的平滑转移是大势所趋。在这个趋势下,要下决心进行部门重构、流程再造,更加明确地向图表、微视、动漫等新型传播方式要影响力,更加重视用户创造内容的互动性和参与感,向客户端、手机报等新型自媒体自有平台要传播力。通过这些新手段、新平台的打造,进一步拓展网站的新型舆论传播阵地和产业运营新业态。(作者为大众网总编辑)